生物化学问答题及易出错习题删减版

发布时间:2024-11-28

问答题

8、何谓不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研究抑制作用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研究抑制作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 A、研究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团 B、研究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 C、研究机体内酶和抑制剂的作用 D、为开发药物,寻找某些酶的抑制剂。 7、糖代谢和脂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答:A、当摄入糖过量,葡萄糖除转变为糖元外,可通过过多的乙酰辅酶A的合成而合成脂肪,胆固醇等; B、脂肪的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转变成葡萄糖;

C、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影响,如饥饿,糖共应不足,脂肪动员加强,酮体增多。 6、试述体内糖如何转变成脂肪?

答:A、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B、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辅酶A,此时体内由于乙酰辅酶A和能量增加,机体将趋于合成反应;C、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乙酰辅酶A被运输到胞浆,通过脂肪酸合成途径合成脂肪酸;D.在酶作用下,脂肪酸与甘油合成脂肪。

7、生物体内糖、脂肪及蛋白质三类物质在代谢上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一)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联系

A、当摄入糖过量,葡萄糖除转变为糖原外,可因增加乙酰辅酶A的合成(脂酸合成的原料增多)而促进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 B、脂肪的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转变成葡萄糖。

C、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影响,如饥饿,糖供应不足,脂肪动员加强,酮体增多。 (二)糖与氨基酸代谢的联系

A、糖可转变为非必须氨基酸,如葡萄糖—丙酮酸—丙氨酸、葡萄糖—丙酮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等。 B、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可经糖异生途径可转变为糖。 (三)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的联系

A、脂肪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非必须氨基酸,如甘油—α磷酸甘油—磷酸2羟丙酮—丙酮酸—丙氨酸;丙酮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等。 B、蛋白质降解—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可转变为乙酰辅酶A—转变为脂酸,也可转变为酮体。 C、氨基酸参与磷脂的合成,如丝氨酸—卵磷脂、脑磷脂等。 核苷酸代谢

6、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CPS)I和II的区别。 答: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和II的区别 分布 氮源 变构激活 功能

3、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激活,指出转录因子与转录起始位点结合的时空顺序。 答:由各种转录因子在转录起始位点进行组装,生成”转录予始复合物”(转录起始复合物) 它们组装的时空顺序是:TFIID(TBP,TAF)-TFIIA-TFIIB-RNA聚合酶II-TFIIF-TFIIE-TFIIH. 4、说明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答:1.阻遏蛋白的负调控,正常情况下,细菌利用葡萄糖做碳源(来源丰富),没有乳糖存在,因此,阻遏蛋白结合在O基因处,基因关闭,没有该结构基因的表达; 2.乳糖的诱导调控: 当培养基中乳糖增加而葡萄糖浓度降低时,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遏蛋白结合,使后者变构失活,并脱离操纵基因,RNA聚合酶识别,结合O处,基因开放; 3.CAP蛋白的正调控: 由于乳糖浓度升高并葡萄糖浓度降低,而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后者激活CRP(cAMP受体结合蛋白,为变构激活),被激活的CRP蛋白与已在启动基因处结合的RNA-聚合酶相互作用,增加结构基因的转录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哪些?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 肝线粒体 氨

N乙酰谷氨酸 合成尿素

氨基甲酰磷酸 合成酶II

胞液(所有的细胞) 谷氨酰氨 无

合成嘧啶核苷酸

答:有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和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信号转导蛋白,核内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蛋白等。 2、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哪些? 举例说明。

答:活化机制:获得启动子,加强子;基因易位;点突变;基因扩增等。

例I: 8号染色体的c-Myc转移至14染色体,置于免疫球蛋白基因强启动区之下,引起C-Myc基因的活化,大量表达c-Myc基因产物,后者作为转录因子,使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癌变。

例II:Ras基因点突变,使Ras蛋白失去(或降低)GTP水解酶的活力,增加了Ras –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强度,增加c-Fos等立早基因表达,使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癌变。(或举其它的例子,如生成截短的生长因子受体,细胞获得持续的增殖信号;MMTV病毒LTR序列重组到宿主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启动区附近,使该基因增强表达表达,细胞增殖,癌变。) 细胞信号转导

3、阐述信号分子的种类和化学本质.

答案:蛋白质和肽类(胰岛素等,胰高血糖素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类固醇激素(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脂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气体(如NO、CO)等

4、按顺序写出cAMP信号转导途径的各成员,指出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的部位.

答案(1):肾上腺素或或高血糖素+受体---激素受体复合物; (2) G蛋白[G蛋白-GDP—G蛋白-α-GTP]; (3)腺苷酸环化酶(AC被G蛋白激活从无活性到有活性并使ATP-cAMP); (4) cAMP激活蛋白激酶A(PKA); (5)---磷酸化酶激酶[无活性---有活性](6)---磷酸化酶(无活性—有活性)—糖元分解,升高血糖. (1),(2), (3),(4),-----存在变构调节(5),(6)---存在共价修饰调节(磷酸化调节) 肝的生物化学

8、血浆蛋白的功能有哪些?

答:(1)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2)维持血浆正常PH,,(3)运输作用,(4)免疫作用,(5)催化作用,(6)营养作用,(7)凝血抗凝血作用。 9、血浆蛋白可分为哪几类?

答:(1)载体蛋白(2)免疫防御蛋白(3)参与凝血与抗凝血的蛋白(4)酶 (5)蛋白酶抑制剂 (6)激素(7)参与炎症应答的蛋白。 10、试述红细胞内糖代谢的生理意义。

答:红细胞内糖代谢途径主要是I. 糖酵解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途径(旁路); II.磷酸戊糖途径, 它的意义就在于该途径的代谢产物 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和NADPH2的作用;

A、ATP的功能(1) 维系红细胞膜上钠泵的运转(Na—K-ATP酶), 通过消耗ATP将Na泵出,K泵入,以维持红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 (2) 维持红细胞膜上Ca 泵的运行; (3) 维持红细胞膜上的脂类与血浆脂蛋白中脂类的交换,该作用须耗ATP (4) 少量ATP用于谷胱甘肽(GSH)和NAD+ 的合成, (5) 用于葡萄糖的活化,启动糖酵解的过程。

B、2,3BPG可调节红细胞的带氧功能,它浓度的增加能降低血白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有利于红细胞放氧。 C、NADPH2是细胞内重要的还原物质,它能维持红细胞内GSH的含量,使红细胞免受内外源性氧化剂的损伤。 部分名词解释

1、信息分子 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被称为信息分子。

2、受体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配体(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毒素、药物)并与之结合、引起生物学效应的一类物质。 3、 靶细胞 具有受体并能与配体结合继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细胞称为靶细胞。

4、 第一信使 细胞外或细胞间的生物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称为第一信使。

5、第二信使 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的细胞内信使物质(如CAMP、CGMP、三磷酸肌醇、甘油二酯等)称为第二信使。

6、模板 DNA复制或RNA转录所依据的分子称为模板。

7、半保留复制 在DNA的复制过程中,以亲代的DNA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规律,各自合成一条与之互补的新链,形成两个结构与碱基序列与亲代完全一致的双链子代DNA,这种复制称为半保留复制。 8、逆转录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

9、 操纵子 在原核生物中,若干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控系统的调控,这种基因的组织形式称为操纵子。 10、转录 在生物细胞内,以DNA为模板,合成与DNA某段碱基互补的RNA分子,将遗传信息传递给RNA,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11、调控 随着组织细胞及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或内外环境的变化的不同,使处于转录激活状态的基因种类和数目也随之改变,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基因表达的调控。

12、 密码子 mRNA分子上,从5′→3′端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决定一种氨基酸,三联核苷酸就称为密码子。

13、反密码 tRNA分子上中间的一个环称为反密码环,其顶端的3个碱基能与tRNA上相应的密码子形成碱基互补,称此3 个碱基

为反密码子。

14、 翻译 以mRNA为模板,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过程称为翻译。

15、核蛋白体循环 是指活化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16、调节基因 操纵子上,编码阻遏因子或调节蛋白的基因称为调节基因。 17、结构基因 能编码具有一定功能蛋白质的基因称为结构基因

18、增强子 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位于结构基因附近的一种特异的DNA序列,它能够增强该基因的转录活性。 具有与氧结合的高亲和力,每个血红素都可以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当四个亚基组成血红蛋白后其结合氧的能

力就随着氧分压及其他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犹豫血红蛋白分子的构象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另外,血红蛋白分子上残基若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其功能的改变,如血红蛋白β-键中的N末端第六位上的谷氨酸被缬取代,就会产生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使血红细胞不能正常携带氧。

4. 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9、顺式作用组件 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特异DNA序列称为顺式作用组件。 20、反式作用组件 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称为反式作用组件。

21、癌基因 又称为转化基因,它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

22、抑癌基因 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或抗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 23、基因重组 将不同的DNA分子间接通过共价连接成为重新组合的DNA分子,这一过程称为DNA重组或基因重组。

24、基因工程 为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和相关技术统称为基因工程(将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克隆的基因表达、制备特定的蛋白或多肽产物,或定向改造细胞乃至生物个体的特性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统称为基因工程)。

25、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中,具有我们所需要特性的DNA片段称为目的基因。(我们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又称target DNA) 26、工具酶 基因工程中,能用于对核酸进行剪切、连接、合成片段核酸等操作的酶类统称为工具酶。

27、载体 基因工程中,能与目的基因连接并将其导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或表达的运载工具,称为基因载体。 28、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被导入重组体DNA的细胞称为受体细胞。

5. 29、重组体 基因工程中,把目的DNA与载体DNAc以共价键相连接而成的DNA分子称为重组体。 30、转导 基因工程中,借助病毒媒介,使一个细胞的DNA转移到另一个细胞的过程称为转导。

31、转化 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获得供体细胞游离的DNA片段、通过重组机制整合到基因组,从而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这一过程称为转化。

32、转位 正常情况下,有些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可以移位或重排,这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33、聚合酶链反应(PCR) 又称基因体外扩增特定序列方法,是体外以酶促扩增有引物介导的特定DNA序列的反应。

34、杂交 两条不同的DNA单链分子或DNA与RNA链,依靠其单链之间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碱基互补6. 配对结合、形成双链的过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35、探针 是指一段经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其碱基与某一待测核苷酸序列或基因序列互补,用于检测该特定核苷酸或基因。

生物化学-问答题

7.

1.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那些?

8. 答: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是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

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引起变性的因素::①物理因素:紫外,超声波,加热;②化学因素:尿素,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

重金属离子;③生物学因素:生物碱试剂。

2. 蛋白质变性后,其性质有哪些变化?

答:蛋白质变性后,氢键等次级键被破坏,蛋白质分子就从原来有次序弯曲紧密结构变为无次序的松散伸展结构,

即二级、三级以上的高级结构发生改变或破坏,但一级结构没有破坏。

变性后,①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高级结构受到破坏,使分子表面结构发生变化,亲水基团相对减少,容易

引起分子间相互碰撞发生聚集沉淀;②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丧失:一些化学键的外露,使蛋白质的分解更容9. 易。

3. 简述血红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血红蛋白的结构为寡聚蛋白质,由四个亚基组成,既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每个亚基均有一个血红素,

答:⑴ 一级结构不同,生物学功能各异:如加压素与缩宫素都是垂体后叶分泌的肽激素,他们分子中仅有两个氨

基酸差异,但两者的生理功能却有根本的区别,加压素表现为抗利尿作用,而缩宫素表现为催产功能。 ⑵ 一级结构中“关键”部分相同,其功能也相同:如猪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分子中虽有一个氨基酸不同,但其作用与人胰岛素相似。

⑶ 一级结构“关键”部分变化,其生物活性也改变:如把生长抑制素(14肽)中的色8 改为D-色8 时,其相对活性减弱大大减少,当把生长抑制素(14肽)中的丝13 改为D-丝13时,其相对活性就会提高。 ⑷ 一级结构的“关键”部分氨基酸的变化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正向也可能负向导致疾病: 如蛋白质分子发生异变所导致的分子病——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就是患者血红蛋白与正常血红蛋白在β-键第6位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引起的。

举例说明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蛋白质分子特定的空间构象是表现其生物学功能或活性必需的,若蛋白质分子特定的空间构象破坏,其生物

学功能也丧失。

如核糖核酸酶是由12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链,含有四对二硫键,空间构象为球状分子。将天然核糖核酸

酶在8mol/L脲中用β-巯基乙醇处理,则分子内的四对二硫键断裂,分子变成一条松散的肽链,此时酶活性完全丧失。但用透析法除去β-巯基乙醇和脲后,此酶经氧化又自发地折叠成原有的天然构象,同时酶活性又恢复。

何谓酶的抑制剂?举例说明可分为哪几种?

答: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

⑴不可逆抑制剂:重金属、有机磷农药

⑵可逆抑制剂:①竞争性抑制剂:磺胺类;②非竞争性抑制剂:特比奈尔;③反竞争性抑制剂:L-苯丙氨酸。

酶的催化作用有那些特点?

答:易失活;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专一性 ;活性可调控。

简述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答:⑴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在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当底物浓度很小时,底物浓度越大,反应速度也

随之增高;当底物浓度加大,反应速度的增加和底物浓度不成正比;继而底物增加至极大值,反应速度不会进一步增高。

⑵PH的影响:大多数酶最适PH为5~8之间; ⑶温度的影响:最适温度 37ºC ⑷酶浓度的影响 ⑸酶激动剂的影响 ⑹酶抑制剂的影响

酶有哪些调节方式?

答:⑴酶原的激活(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⑵变构调节(需活性中心和调节微点) ⑶共价装饰调节(同工酶)

⑷酶含量的调节:组成酶/含量恒定;诱导酶/含量变化较大( P450肝药酶)

10.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4. 何为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答: ⑴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双螺旋结构; 答:代谢物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化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用以使ADP磷酸化生成ATP,这种氧化与磷酸化

⑵磷酸基和脱氧核糖在外侧,碱基链接在糖环内侧; 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⑶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每一圈双螺旋有10对核苷酸; NADH呼吸链中共有三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复合物Ⅰ、复合物 Ⅲ、复合物 Ⅳ

⑷碱基间形成氢键有一定规律: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成对,鸟嘌呤与胞嘧啶成对;A与T间形成两个氢

键,C和G间形成三个氢键,称为碱基互补。 15. 什么叫呼吸链?线粒体内有哪几条呼吸链?试述两条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和偶联产生ATP的部位 11. 下面有两个DNA分子,请比较他们的Tm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①AAGTTCTGAAAGT ②AGTCGTAATGCAG TTCAAGACTTTCA TCAGCATTACGTC 答:Tm值 ②>① DNA的Tm值与其分子中的G-C含量呈正比关系,G-C含量越大,Tm值越高,因为G-C对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含G-C对多的DNA分子Tm值高,本题中①中有4对G-C,而②中有5对G-C含量,所以Tm值②>① 12. 写出下列DNA的互补裢: 5’ AGGTGTCGAGGTCAT 3’

答: 5’ATGACCTCGACACCT 3’

13.

答:在生物氧化(细胞呼吸)过程中,从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

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组成的连锁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

线粒体内有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两条。 NADH氧化呼吸链:由NADH、黄素蛋白、铁硫蛋白、UQ和细胞色素组成; FADH2氧化呼吸链:由黄素蛋白、UQ和细胞色素组成

NADH呼吸链排列顺序: I,CoQ,III,Cyt c,IV ; FADH2氧化呼吸链排列顺序: II,CoQ,III,Cyt c,IV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复合体Ⅰ、Ⅲ、Ⅳ

16. 什么叫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氧化磷酸化?

答:代谢物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化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用以使ADP磷酸化生成ATP,这种氧化与磷酸化

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底物分子发生化学变化(脱水或脱氢),使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键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与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无关。形成ATP在体内所占比例很小。 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 ⑴生物氧化抑制剂①1. 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②解偶联剂③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⑵ADP、Pi与ATP的调节作用 ⑶甲状腺激素(激素的调节)

⑷线粒体DNA突变

17. 试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 18. 计算一份子n个脂肪酸完全分解为CO2和H2O可净产生多少分子ATP?★ 解:⑴ -氧化次数:(n/2)-1 FADH2产生的ATP: -氧化次数*2 ( NADH+H+)产生的ATP: -氧化次数*3 ⑵三羧三循环次数:n/2

产生的ATP: 三羧三循环次数*12 ⑶净生成ATP:FADH2产生的ATP + ( NADH+H+)产生的ATP + 三羧三循环产生的ATP – 2

19. 为什么摄入糖量过多容易长胖?

答:既脂肪合成与糖的解的关系,由糖类转化成脂肪是体内脂肪的主要来源,过量进食糖类,能增加各种合成脂

肪相关酶的活性,从而使脂肪合成增强。 糖(有氧分解)→乙酰CoA→三羧酸循环 →ATP | ①↓

②| 脂肪酸【多余糖类经脱氢、水解、再脱氢、硫解】→酯酰CoA→脂肪

2-磷酸甘油醛→2-磷酸甘油→脂肪

③糖(磷酸戊糖代谢)→NADPH→酯酰CoA→脂肪 以上三步即为脂肪合成与糖的解的关系

20. 简述DNA的复制特点

答: ⑴ DNA的半保留复制以四种脱氧单核苷酸dNTP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新的DNA分子。合成方

向为5’→3’。

⑵ 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合成。 ⑶ 前导链;随从链,冈崎片段

21.

22. 谈谈你对DNA的认识 ★

答 :㈠ 组成:由dAMP、dGMP、dCMP、dUMP组成

㈡ 结构:稳定的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氢键(横向作用力)、碱基堆积力(纵向作用力) ㈢ DNA合成:

⑴ 半保留

⑵ 不对称:前导链,后滞链(冈崎片断)

⑶ 解旋酶,DNA聚合酶Ⅲ, DNA聚合酶Ⅰ,引物酶,单链结合蛋白,连接酶 ㈣ 功能:遗传信息的储存

23. 已知一条DNA序列:5’ ACA TGT TGT CGA GGT 3’ 及部分密码子:ACA——谷氨酰胺、CCA——脯氨酸、CAU

——苏氨酸、UGU——半胱氨酸、UCG——丝氨酸 ★ ⒈)写出该DNA为模版合成的RNA序列 ⒉)写出⒈)中RNA编码的多肽链序列

解: DNA: 5’ ACA TGT TGT CGA GGT 3’ ⒈)mRNA: 5’ACC UCG ACA ACA UGU 3’

⒉)多肽链: N 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半胱氨酸 C

生物化学问答题及易出错习题删减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