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1122134_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1)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突出基础性和时代性 彰显学科特色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一)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 历史课程和历史教学的认识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关于初中历史课程的认识
课程目标的定位: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于学科教学目标的定位策略: 义务教育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 几点基本目标:
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知识(时序/线索) 基本的学科素养(明真伪 / 辩是非) ……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二) 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彰显历史学科特色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特点一: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强调了历史发展
过程的时序性,进一步彰显了历史学科特色,有利 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强调史实的时序性
中学历史课程的特点
史实做为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呈现和应用时,应该比较严格地遵循时间的顺序。
对初中学生的要求
以感知为主,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适当增加一些理性的要求
强调:初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把握
尊重历史,敬畏事实
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塑造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中国古代史的课标体例
2001年版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1年版
1.史前时期 2.夏商周时期 3.秦汉时期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5.隋唐时期 6.宋元时期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八)科学技术 (九)思想文化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特点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 身边,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注重体现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感知历史
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
鲜明地突出了人文性
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
历史名师工作室 ◎ 初中课标
2014年2月8日
以新课标增加的部分内容为例
中国古代史
◇
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
◇ ◇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
上一篇:新能源开发现状及意义
下一篇:毒品预防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