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管理学期末复习点及考试题1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管理学要点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四层定义
(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2)管理的过程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组成的。(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的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是“正确地做正确地事”。(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3.管理的职能
(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
(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
4.管理的两重性
(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2)信息角色(3)决策角色
7.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
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早期管理思想
英国的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强调分工。
积极意义: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局限性:存在着“市场不灵”,如存在垄断。忽视了市场的负面的外溢效应,如环境污染。
2.科学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1)对泰勒制的评价: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劳动效率,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2)对法约尔的评价:在管理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提出了新的观点。组织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弥补了泰勒的不足。
3.行为管理思想
(1)人群关系论:美国的埃尔顿·梅奥的霍桑实验。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尊重、社交、安全、生理。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4)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5)格尔斯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6)威廉·大内的Z理论
4.霍桑实验说明了: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5.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只能起保持人的积极性和维持工作现状的因素。
(2)激励因素:能够促使人们在工作中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与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激励感联系在一起的。
6.决策理论学派
(1)管理就是决策。(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1.管理的特征
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1)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2)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3)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3.系统原理
(1)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
(3)要点: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
4.人本原理
(1)人是企业的主体
(2)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员工参与
(3)管理的核心在于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5)小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5.责任原理
(1)明确职责的方法:职责界限要清楚,职责中应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职责要走落实到人。
(2)职责的保证:公正的奖惩要以准确的考核为前提,奖励有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及时而公正的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章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1.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
(1)功利主义伦理观(2)权力至上伦理观(3)公平原则伦理观(4)社会契约伦理观(5)推己及人伦理观
2.伦理的特征
(1)把遵守伦理规范既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视作一种责任。
(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有时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不惜在短期内牺牲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