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液压行业经济与技术协调发展趋势
上海豪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许仰曾 朱小明
中国的液气行业己从1996年世界排名第9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占有比从1.4%上升到1.6%,有了明显发展。但差距仍大,如何在近3-5年内再跃至第5位乃至更前仍我们行业界之所望。为之提供作者之见解,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液压行业以美国Vickers公司1921年建立为象征,各大工业国于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液气工业协会为标志已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液压在现代化工业发展中已成为不可取代的技术,并成为大多数主机中的关键技术与元件之一。我们可以从它的宏观经济特点及技术竞争对企业结构与发展的影响进行剖析,对当今液压行业的格局进行了解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及竞争点。
一. 液压行业宏观经济的几个特点
1液压市场的高波动率增长及衰退
液压工业半个世纪的市场销售值表明液压工业的发展与机械工业的发展几乎完全同步, 但是波动要大. 从图一至图四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与此同时,液气产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从持续增长转成波动性增长,这种波动在九十年代后日趋激烈以至个别工业国负增长。 尽管近十年全球液气产品仍呈整体增长态势,共平均年增幅为3%(见图五),但是年波动率却高达20-30%。例如日本1992年液压产品产值为2680亿日元,比1991年3437亿日元下降近28%。反之,增长率也如此,它总高于机械业的当年增长值许多。
这种高波动率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是液压件是主机配套件,发展速度肯定与主机同向. 由于主机库存量与维修量的吸 纳与释放,使其销售会产生这种波动的放大。
其二是液压技术的发展与其它技术(如电)的竞争,会影响到这种总体发展速度。
其三是日本的液压产值的持续下降除去与该国经济有关之外,还应注意与技术应用的联系程度,说明液压的应用面存在差距 .
2液压经济的全球化方兴未艾
·从图五至图六可见主要工业国液压进出口总值在增长
·随主机出口,液压元件跟随生产国主机出口,这种间接出口对德国可占生产总值的40%之多. ·跨国公司全球化及所在国的本土化。
·液压各大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的采购与协作,目前十分普遍及活跃. 涉足的不只是液压企业,更多是加工企业。
3液压应用的拓展与系统制造发展的困惑
·液压行业的发展与应用领域的拓展密切有关。液压技术人员与主机技术人员在一般程度上的脱节使这种发展受到影响.液压大企业的批量生产与应用拓展提出的要求往往有矛盾。
·国际液压企业对介入系统制造态度并不一致. 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看,成套风险大,周期长,占用技术人员与资金多. 但同时系统开发才是液压行业在技术源头上创新的源泉 。风险大与利润又有一定联系,因此,仍有不少投入者。但系统成套的发展不如原料想的那么迅速,这在工业液压中更明显..
·不少跨国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是与主机商联手的模式。这亦为中小企业或特色企业留下了空间。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液气产品销售值(亿美元) 销售值(亿美元
)
进口 出口
二.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过去二十年,我国液压界十分关注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 在80年代引进了以Rexroth、Vickers泵阀为主以及Sauor的静液压泵与Eaton摆线元件等技术。今天,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及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是对技术而且对跨国企业发展之道也成了行业界关注点。因为许多条件正在成熟,使我们可以从其发展之道来审视我国企业的未来之途。在本文,不将其资本运作作为重点,而是从市场与技术角度来观察它们对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世界各大跨国液压公司建立半个世纪左右,它们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级:技术起家(从公司建立——上世纪70年代左右)。
Vickers是叶片泵发明人,其叶片泵的技术优势保持至今;Eaton是摆线元件的尊基人,至今仍是主要领域之一;Rexroth凭借百年铸造技术优势转入液压元件生产,其生产质量优势坚恒至今;再如Sauer及其前身的静液压转动泵与马达,Moog的伺服阀、Stafa马达都是企业名与产品优势已密不可分。我国80年代初引进的各大公司液压技术及产品,基本上反映当时这些产品领域中占优势而选入的各大公司(可参见“液压工程手册”的最后部分, 雷天觉主编)。
第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所促使的产业结构调整。(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 70年代末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潮流,加上当时流行的从自身技术优势转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理念即“making a solution”,可见端于各种样本及广告中. 实际上这是争取市场的新观念。那就是公司的存在是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资源,产品只是一种物质体现.这将”服务”的内涵已体现其中.此时,各公司纷纷收购或建立一些电控部门,Moog公司当时从仅有液压伺服拓展到电伺服领域,图七提供了当时某液压跨国公司的业务结构图,可显而易见。这种业务的格局在大多数液压大公司均类似,只不过具体体现方式不尽一致。
第三阶级:合/兼并改组(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
随液压技术与元件日趋成熟及液压市场呈现高波动率,各液压大企业为扩展市场占有率进行了空前的合并改组,与社会其它金融、工业等各行业的兼并改组应对社会经济新发展潮流相一致,以期望达到下列目的:
1扩大公司对应用或对产品的覆盖面,满足用户要求,并以最快速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如Eaton收购Vickers,立即将市场从工程机械液压扩展至工业液压与工程机械液压二大方面。
2 可实现产品结构性调整,如Sauer与Danfoss合并,将静液压传动与工程机械其它开式回路或伐控元件的二方面优势整合,他们加强了螺纹插装伐产品的整合,不仅对开拓工程液压有利,也有利于进入工业液压领域某些方面。
3 扩展经销渠道 小公司或其他大公司的局部产品参于合并之动力之一在于利用大公司的完善的全球性营销网络。
4 节省企业的非经营性开支,包括行政开支与非生产人员的精简或调整.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这种产品/市场覆盖面的增加,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营等各种资本运作手段进行.在营销上;也可体现“One Step Purchasing”的理念,以期望满足用户减少供应商数量便于管理降低运营业员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需求。
这种兼并改组使企业技术能力增强,包括人才集聚,加大竞争力,为减少兼并组合给市场带来的负效应,一般保留原有品牌,即使公司不再存在,但品牌仍然保留, 如Vickers即如此, 一个有78年历史的并是最占前列的老牌Vickers就此消失,但Vickers品牌产品依在等。
这种变化可以经过表一及表二来表达. 表一是98年日本油空压工业总览上发表的超过3亿美元产值的10家跨国大公司.
这次合并改组(表一、表二)的特点体现在:
1 企业总体规模增强,这次改组涉及几乎所有主要国际液压跨国企业. 列出的这五大企业在液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压的总产值,几乎占据世界液压市场的一半左右。
2 工程机械液压的势头在增强,重组得到更大关注
3 电控部分在结构调整中与液压的整合性得到了重视与保留,但各公司对策不一样,有的关联性不强部分有所削弱,有的独立性在增强。
4 在合并中体现了产品在某一领域内求全占先、企业求大、技术实力求强并保留特色.
序 次
公司名称
国家
液压建立年份
母公司销售额(亿美元)
89年年
液压件销售额 元附件
Hannifin
美国
泵阀
液压元件销售占总额百分比
工业液压元件(泵阀),流体连接件,密封宇航,过滤
主要液压产品 主要液压市场区域
液压分销商
液压工厂数及展览数
母公司其它主要部门或产品
20~25
%
70% 北美
900 36家空调与工业控制.自控,仪表 电控CNC
10000人以上
美国
Vickers (ANV) 3
Mannesmann Rexro th
22 工业与工程液压元
件,流体连接件,宇航,过滤
65%北美30%欧洲
33%德国39%欧洲其他国家
830 22家近10000
德国 1952 19..6(90年) 33亿马克
23.6(96年
)40
工业与工程液
压元件与系统
30家左右10000人左右
气动,NC数控,直线驱动与传动
亿马克
(A/S)
丹麦 17.42(9
6年)
工程液压 欧洲\北美向东欧\中欧\南美开发成功
积极发展
冷冻系统,汽车控制
Bosch
德国 亿马克)
13.7(包括气动)
工业液压泵阀,
电液产品
70%欧洲
汽车,通信
美国 年)
工程液压元件美
国
5
3.07(94)
静液压传动工程液压件
汽车,电器设备与控制
瑞典 年)
液压马达 55%欧洲 25%北美
美国 年)
伺服阀军
用 80
电控伺服
rand 11
萱场
德国 年)
14家3700
美国 液压泵阀 电气
日本 年)
15.8(96) 90.7(96)
6)
6)
29.10%44%油缸22%马达
12 川奇重工 日本 年)
4.60% 46%泵马达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改组或兼并的公司
收购了进50个企业,在液压方面有Commere
Intertech Dana的Gresen。
总产值 液压元件产值 (2001年后)(指泵、阀) >60亿美元亿
合并后的优势 增强工程机械液压、密封与过滤电控系统。
工业液压、工程机械液压、气动、电驱动与控制。 使原摆线为特色的公司扩展至在工业液压与工程机械液压均有竞争力的公司。 为占据世界工程机械与车辆市场夺得领先地位,加强了电控能力与向工业液压拓展余地。 加强伺服阀产品向伺服泵等方向发展。
序改组后名称 号
Hannifin
Bosch自动化部38.7亿欧元亿
AG 与Rexroth合并。
收购了
Aeroqip-Vickers公司、日本住友重机。
26亿美元亿
Sauer-Danfoss合
Inc. 并,收购了美国集
成控制技术公司与螺纹插装阀公司。
8.4亿美元亿
兼并Vickers电气部门Bosch的径向柱塞泵公司。
6.4亿美元
这次兼并改组的利弊分析:
兼并改组均在亿级美元上进行投资运作、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产品重组, 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可以想象. 目前改组情况均良好, 尽管各有千秋与难度.
改组过程大致有下列三种方式:
1 全盘改组 产品全部重新调整,工厂很多重新安排,在此大手术下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初期阶段会产生较大困难,包括供货、质量等等方面,但后劲能强。
2 溶合性 采用溶合方式,从形式到内涵逐步进行,达到平稳过渡。 3 局部改组 采用局部产品与生产调整,行政上逐步溶合.
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此大的收购兼并也许还可能发生. 如此大的波及面及收购强度(如Eaton收购Vickers花费17亿美元)可能性不能说没有. 但更重要的是液压数强将会进入全方位竞争与发展,争取坐“交椅”的局面将更加激烈. 在各大公司与其产品整合完成之后,这种竞争将在产品品种、物价比、服务等各方面体现出来. 为缩短交货周期与降低成本,本土化、国际采购协作会更活跃,从而引发公司组织与管理的新发化。大公司的强大又与灵活性相左,中小企业特别是特色性专业性企业仍有活跃空间,去满足不同层次手户需要。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从近十年来有液压产品的更新换代较慢,技术成熟是一个方面,企业的兼并改组也会带来影响,今后由于竞争的加强,情况会有改观。目前各大公司“交椅”之争已初见端倪。
三.液压产品与技术发展的竞争点
液压产品的发展体现在二个方面的竞争:高端产品特别是系统集成的竞争以及量大面广传统元件的竞争,这二个方面的竞争各有特点:
1 系统集成的竞争 --- 机电一体化集成性的竞争
:工业液压系统的成套与集成以及工程机械液压的配套集成是用户的直接需求. 因此对液压行业而言将系统包括电子控制与通讯在内的机电液一体化集成将是在高端产品方面的竞争. 这一竞争从第七届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上可见已呈激烈竞争初态. 它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技术综合能力更意味是高附加性产品的竞争,系统的集成对元件的集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机电液一体化与本身集成小型化.比之发展已相当成熟的工业液压而言,工程机械液压的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已越来越多地规模也越来越多大地进入各液压制造商的视野。一个方面基础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发展促进了工程机械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液压技术的能容比大可布性高的无可比拟优势,正是体现的地方。我国工业液压与工程液压数量之比正以更快速度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从6:4向4:6方向发展。
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看,工程车辆行业的发展对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产业。这些装备于室外或野外作业为主。对于通讯、功能、控制、质量、操作安全舒适都带来了极其高的要求。而液压技术是组成这一系统四大关键基础配件之一,它们是动力装置,变速器,控制器及液压元件. 而且排放清洁的动力装置采用高压共轨电子喷射,也包括液压范畴的元件与子系统;计算机控制的变速器也有液压的方式,这就更不用谈高效体积小集成化程度化的液压系统本身了。工程机械的费用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5%计算的话,暂推2005年预计为6万亿元,则相应关键基础件的费用可达近600亿,分摊到液压元件与系统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已超过这二年的液气元件销售总额。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工程机械,从今后发展光控、电控等的方向看,它具备了机械人的所有要素,诸如行走功能、完成力/速度/距离的传动功能、视觉、接受外界信号的感觉以及具有判断以及具有判断运算等智力功能,以及对外通讯远程故障诊断,因此工程车辆本身就是机器人技术范围内之一种应用领域(见图八液压摊铺机)。
从这一应用看,对液压元件的要求主要应有下列核心技术与元件:
静液压高压泵,目前Sauer 90系列泵、RexrothA4V等可达42/48Mpa,代表了这类产品的当前的发展水平. 按技术要求应向56Mpa发展(电子排量技术)
电液比例伐,它是液压系统实现全自动控制必须的电压转换元件,如Sauer PVG电液控制元件与控制这类元件的通讯软件亦代表了这类产品的当前的发展水平. 软件的开发是这一技术的制高点。
其它尚有马达 、多路伐、重载液压缸等。这些核心技术目前基本已熟,已在市场上形成了产品,但国内产品差距甚大,按目前发展思路看包括软硬件在内,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时间。
以上所述的两种机械中包括静液压驱动的大中型自走式谷物经济作物收割机、装载机、叉车、牵引车、扫雪车、清洁车、混凝土搅拌车、摊铺机、可移动起重车,挖掘机、摊土机、平地机、路面养护机械。
发展静液压驱动技术按目前年产量,需求柱塞泵与马达在10万套以上。
2.普遍产品量大面广的竞争 --- 友好性的竞争
规格齐全多样化与高性价比是用户首先要求的。但是元件的友好性强又是用户难以割舍的。 要达到高性价比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技术层面,比如从营销、物流、管理、加工、采购协作、服务等方面寻找途径,但这里主要提供一些技术方面的思路。
·附加电的功能来提升原有液压功能:现有的电磁换向伐采用电的回路措施减少伐的换向冲击以至延长系统所需的换向时间(见图九)
·友好性表现在易于安装连接并实现另泄漏, 以及维修简单方便. 有时从电方面有时从表面看技术性不高,实际上需要对元件、加工、材料以致电等的综合能力,才能实现,实质是对当前高科技发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展成果的综合. 举例如下.
多种元件一体化.如泵轴与联轴法兰一体、补油泵与主泵合一、泵与电机合一等. 插入式安装方式,便于安装维修,如插装式叶片泵芯、插入式轮边减速器等 新的:螺纹插装连接方式, 易于实现另泄漏.
这一方面,螺纹插装伐是一个十分典型而成功的阀种,并正在发展中. 它是继管式、板式、叠加式、二通插装式之后的一种新型等五代阀种元件.这一阀种的开发是利用了CNC 的发展成果, 其本身原理并无大突破, 然而恰给对液压的内含带来比较深刻的影响. 列举如下:
图八 液压摊铺机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图九 软切换换向阀(带电冲击保护切换)
·性能上 与传统伐原理上一致,但可作到另外泄漏,是向56Mpa发展的优选伐种 ·质量上 用钢材在CNC上加工,质量易保证。交货周期短 ·成本上 是板式伐1/3~2/3
·开发性 易形成新的伐品种,如两位两通阀,开发周期短,开发成本易降低. ·应用性 体积小,重量轻,尤适于工程机械,现已向工业液压发展
·多种连接变溶性 可以是叠加伐的组成元件,使叠加伐更易维修与故障诊断
·组合性 易形成个性化设计,针对应用需求开发。是其他元件集成时,优先选择的阀种. ·易调试 利用盲伐便于调试 ·易安装 比板式伐易安装 弱点
·在同样通径下通流量比板式伐小些(20%左右) ·设计需较高技巧. 需有关CAD软件
·需专用刀具 目前机型不完全标准化,通用性有一点问题,刀具寿命短,价格偏高 .
3.未来型产品的竞争——w-液压与e-液压
这里所谈未来型产品是实际上已有一定应用但尚未形成市场上的定型批量产品,并有相当的技术优势与潜力。
w-液压(水液压)是人们应用液压技术对绿色化的追求与回归,因此其优势、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其市场化有两个障碍:
·成本高 由于水介质粘度低,溶性差易造成浸蚀与锈蚀,在材料、工艺性上要求高。 ·应用强制性场合不多,运转中成本的减少不够明显,节能缺乏正面效应。 与海洋水下有关的应用中应是w-液压的伸展之地。但水液压与电液压要能在应用中平分秋色仍有待时日。但是也正是某些液压企业在争抢起跑线的时机。
e-液压是又一个挑战与机遇., 应用将会越来越多, 特别在工程液压的故障诊断方面会有市场应用前景.
四.对中国液压跨国公司的期待
1 中国液压在跨国公司的环境正形成 国际环境:
·中国进入WTO为天时,既是市场双向开放又是公平竞争,促使创业扩业、创新拓展 ·中国在世界制造中心 中国的过程中,液压工业制造业也不例外。
·世界液压跨国公司重组与兼并的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液压工业是一个挑战也有机遇。 国内环境:
·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
·中国液压工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已 过体制深入改革改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自由度 行业环境:
·中国液压企业数百并有几十年的生产经验, 外企已进入并也逐步或发展或融合.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是世界液压人才大国
。新企业或特色企业正不断形成
·与液压相关的主要行业的兼并改组已风起云涌,液压行业能否主动参与?!
2理念上差距是最大差距
中国液压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相比是有相当差距,这个差距首先不是技术上差距而是理念上差距.这一差距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正缩小.但对液压行业仍要重视.
发展理念 体制理念
中国企业 改制扩大再生产 小而全
国际大企业
资本运作,兼并、收购 资金体质、生产体质(技术中心)营销体制、
管理理念
产品质量管理,产品为目标,
生产理念
主管自身
企业品质管理-企业为目标,可持续发展
全球协作,培养协作商, 加强ISO9000进程与理
念
技术理念
引进仿制
市场为源、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定位与观念
人才理念 文化理念
资历 思想教育工作
职责 文化氛围
人才管理机制
无形更深层次凝聚力工程 对策
发扬海尔精神与气魄 全球化的理念与思想及机制建立
中国企业下一步目标
表三 理念上差距表
3 中国工业液压发展之途径
对中小企业可以台湾模式为借鉴,中型企业可以意大利模式为考虑, 大型企业可以跨国企业为样板.
(1)更大的集团化 -- 豹子集团型经济
·以现已有大企业进行结构重组,形成产品集中、产量集聚,在民营企中已在活跃进行,中国液压工业地缘特点强,如以产品或产品覆盖率面重组,营销在先,发展速度会加快。
·以现有液压主机集团为依托,进行改组集中,例如中国工程机械多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也意识到液压是关键技术与元件之一
(2)特色产品的企业专业化 --小狗特色型经济
·中国今后应发展有专业特色的液压厂,诸如国外的SUN等公司,在某一类产品中占有一定市场率。且性能在同类产品中有特色有优势(即所谓的小狗经济)。
(3)产品协作溶合化 -- 斑马溶合型经济 ·中国过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中国行业内企业的分化,现在市场经济更容易形成有协作的竞争,即成为有序的合作下的竞争,即有合作协作一面也有竞争一面企业产品及加工均可协作、溶合,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与细分300市场。
·横联纵合。
4可持续性发展的企业战略
在跨国企业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管理也带来了新的要求,这里介绍一下美国的企业品质管理概念,称之为Batridge Quality Program(九十年代初),这已在有的液压跨国公司中推行。
(1)质量空间概念 企业面临对过去质量遗留后的处理即产品返修(1/返修时间)对现在正在主产产品合格率的问题和产品不合格率(6个)以及今后未来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保证性价比的问题即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企业品质当前的管理品质来衡量(1000分)(图十)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2)质量→品质 产品质量是企业品质的总体体现,只有技术不断发展, 设备工艺不断更新才能生产出质量不断提高的产品,但是 要保证这一点是要有一个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下的
管理 具备高质量所需要的素质与观念,同时任何企业的 品质是质量的内在的保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图十 质量立体空间模型
(3) “用户的满意”与 “股东(投资者)的满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营销战略是经济与技术的助推剂,要把营销的理念从低级走向高级.品牌,营销体制,价格体系,营销全球话资源配置都不可缺少.
图十一 企业品质的环境
液压行业发展趋势
类别/项目
1.领导 2.战略规划
3.以客户及市场为中心 4.信息与分析 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领导系统
社会责任和公司义务 战略制定 战略部署
对客户及市场的了解 客户满意程度与客户关系 机械业绩检查 机构业绩分析 工作系统
员工教育、培训及发展 员工福利和满意程度
6.程序管理
产品与服务程序 支持性程序管理 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程序
7.业务成效
以客户为中心的成效 财务及市场成效 人力资源成效 供应商及合作伙伴成效 机构有效性成效
85 40 45 40 45 40 45 40 35 25 25 25 15 15 115 115 80 25 115
分值
125 85 85 85 85
85
450
表四 企业品质管理 (Batridge Quality Program, US)
小结:
(1)世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液压经济的高波动影响着液压工业在其内部结构兼并重组中起到了深层次的影响作用,当今液压企业的变化是其与此经济与技术协调发展的结果。
(2)世界跨国液压公司的兼并改组给国际的液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竞争势态。 (3)技术的发展是市场的竞争与应用上的需要的结果,中国应从引进仿制逐步走向自主自信,这种竞争应该对两个方向:高新技术产品集成性、量大面广产品友好性两个方面进行。
(4)中国液压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天时也有各大跨国公司重组之强势,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出现给予期待。
(5)中国企业应从观念上摆脱旧有舞台的束缚,站到国际市场大舞台上展现身手,为液压工业与技术的发展与世界各国一起作出贡献.
(6)质量的观念与内含要提升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上去,才能适应跨国大集团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