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时间:2025-02-21
时间:2025-02-21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注意事项:
1. 课前擦净黑板2. 课中遵守教学纪律
3. 复习时主要参考每章后所附练习题4.期末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 (70%) + 平时考勤 (10%) + 平时作业 (10%) + 期中测验 (10%)
对本课程教学的几点说明一、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二、对教材结构体系的说明 1、体系的理论基础缺乏有效的统一,导致政治经 济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象一个大杂拌, 马克思的价值观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二者本身是严 重冲突的)混杂出现,使得理论的不同部分在逻辑上出 现了诸多不一致甚至冲突的地方,这也是当代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按劳分配的价值观与消费 者行为的价值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2、理论体系内部各部分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典型例子就是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并不
存在天然的逻辑关系,或者说,微观经济行为的总和并不当 然地表现为宏观经济的效果。例如在微观经济运行中讨论的 消费者行为,并没有体现为当然的宏观消费总量。以上两点可以理解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与政治 经济学(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明显的差别。 3、在某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本教材基于概念认可的 普遍性,更多地使用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如GDP(市场 价值)、GNP、国民收入等概念。 三、本教材研究的对象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曾明确说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 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整部资本论,就是以价值和剩余 价值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依附在商品之上的资本主义的生
产关系,并且通过剖析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的异化,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伴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而出现的新形式,可谓立论坚实,分析逻辑严密,结论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研究了生产关系 (所有制关系、企业中的生产关系、消费关系等),但不 可否认的是:由于整个体系缺乏统一的立论基础,对不同 生产关系的研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现行的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普遍具有的缺憾。 另外,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人们对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所有制关系、体制运行特点和规律等,还处于 理论上不断深化,实践上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用于指导实践的经济政 策(宏观分析部分),分析经济政策的实际运用及其效果。 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双重的, 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 五、本教材的结构体系
本教材由4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
体制。该部分主要探讨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是对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在制度层面上的分析。 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该部分主要研究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产关 系,以及居民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关系。
以上两部分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生产关系这 个对象的具体研究。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运行。该部分主要探讨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的另一个研究对象—经济政策(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实际应用。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该部分作为经济 理论的延伸章节,主要目的是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发 展生产力)以具体的明确的指标(经济增长和发展指 标如增长率、产业结构优化等)和更详细的理论(索 洛增长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初级阶段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部分内容(P1—P4)要求通过自学,简单了解。 补充材料1:社会主义概念的由来“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一词 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引出。 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使用,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 最早使用该词的是德国神学家安塞尔姆.德辛,他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 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该 词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 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 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 西
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 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 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合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 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指通过生产 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所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一文,恩 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 “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 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遇来使用的。从此以后,作为一种思 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指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 的学说。19世纪70年代,西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