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第三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介绍战略分析中的内部环境分
析,包括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 重点掌握企业内部条件分析框
架——VRIO,并能结合价值链分 析法对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能够运用三种方法进行经验效
益计算;
所谓的企业内部条件是指企业能够加以控 制的因素。 企业在战略目标制定以及战略选择的过程 中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取得最终的 胜利。因此,企业不仅要对外部环境进行 客观的分析,也要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加以 正确的估计。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企业 资源和能力的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弱 点,特别是明确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和 基础的特异能力。
值得注意一点,内部条件分析和外部环境 分析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是同样重要的。 如果说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明确了企业可 能的选择,即可能做什么,那么内部条件 分析的结果则明确了企业能够做什么。
第一节 企业资源分析一、企业资源的分类 资源是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投入。资 源依其性质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 大类。 有形资源是能看见和量化的资产,如厂房、 设备、正式的组织结构等; 无形资源是根植于企业的历史,随时间而 积累起来的资产,如知识、忠诚、创新能 力、品牌声誉等。
表3-1资源 财务资源 有 组织资源 形 资 实体资源 源 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
资源的种类
主要特征 企业外部、内部的融资能力; 企业的正式报告结构,正式计划,控制与 协调体系; 厂房与设备,原材料渠道 知识、信任、员工技能与经理才能、习惯 做法 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
创新资源 无 声誉资源 形 资 源
创意、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对顾客的声誉:品牌,对产品质量、耐用 性、可靠性的知觉
对供应商的声誉:高效、有效、相互支持、 互利的关系
相对于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是竞争对手更 加难以了解、购买和模仿的。企业更有可 能以无形资源作为竞争优势的基础。此外,无形资源不会因使用消耗,反而会 因使用而增加其价值。研究表明,无形资 产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1929年,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贡献率分 别为30%和70%,而1990年则分别为63%和 37%。
二、企业资源分析
企业资源分析旨在确定企业资源状态、企业在资 源上表现出的优势或劣势,以及相对未来战略目 标存在的资源缺口等。 资源强势指的是企业所持有的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的资源,如重要的专门技术、宝贵的人力资源等; 资源弱势指的是某种企业缺少或做的不好,使企 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资源
,如缺乏有重要竞争 意义的技能等。 资源强势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资源 弱势则制约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限制企业的战 略发展空间。
企业成功源于对资源的成功开发和利用, 因而必须做好企业资源分析。 1、对现有资源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目前所拥 有的资源量和可能获得的资源量。 2、分析资源的利用情况。原则上是运用产出 与资源投入的比率来进行。 3、分析资源的应变力。由于战略管理是个动 态的管理过程,因此一旦战略环境发生改 变,要求企业的资源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4、对资源进行平衡分析。即企业资源的最佳 存量。
第二节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一、内部分析的相关理论1、特异能力理论:强调一个企业中总经理或创立 领导人的优劣是企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 2、李嘉图的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假定生产要素 都是同质的,李嘉图则假定用于种植小麦的不 同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 可以带来不同的竞争优势。 3、企业增长理论:企业是一个利用所控制的一组 生产资源(异质)来获取利润的管理框架;
4、资源基础企业理论 资源基础企业理论建立了一个用来分析企业优势 和弱点的一般框架,强调企业所控制的个性化资 源的竞争意义;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假定:资源异质性假定、资 源不可流动假定; 资源异质性假定:企业是一组生产资源,不同的 企业拥有不同的一组资源; 资源不可流动假定:某些生产资源复制成本非常 高,或供给无弹性,难以从一个企业无障碍地流 动到另一个企业。
二、企业核心能力
资源是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而能力是指企业 协调和利用资源的技能。 从本质上讲,核心能力就是企业发展独特技术、 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核心能力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1)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2)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 (3)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
三、内部分析框架 在对企业的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时,即对企 业所拥有的资源或能力进行分析时,可以 应用内部分析框架—VRIO框架。 VRIO框架针对企业所拥有的某种资源或能 力,提出了四个问题,通过四个问题的回 答来判断这种资源或能力是否可能成为企 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 四个问题分别是:价值问题、稀有性问题、 可模仿性问题和组织问题。
1、价值问题: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使企业 对环境威胁或机会做出反应吗? 2、稀有性问题:有多少企业拥有某种有价 值的资源和能力? 3、可模仿性问题: …… 此处隐藏:5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网络改造技术方案
下一篇:领导在国际交往中的公关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