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5.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以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电脑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地 里知识的实用性,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地貌 河流侵蚀 河流堆积 (1)分类: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 地貌。 外力作用 有关。 (2)成因:主要与________ 2.河流侵蚀地貌: 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 形成侵蚀地貌。 (1)定义: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 下 和向_____ 源头 侵蚀为主,使河谷 ①初期:河流落差 大 ,流速快 ,侵蚀作用以向___ 延长 ,横剖面成______ V 型。 不断 加深 __ 和_______ 河谷两岸 的侵蚀作用 ②中期:河流落差变 小 ,河流向 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_________ 拓宽 凹岸侵蚀,在___ 凸 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被_____ 增强,河流在__ 。 ③成熟期: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不断_____ 展宽 ,横剖面呈宽而浅的 U 型。 3.河流堆积地貌 (1)定义: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搬运能力 减弱 的情况下,堆积 下来而形成。 (2)分类 ①洪积平原(山前) 砾石和泥沙 流出山口,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慢,搬 季节性洪水或河流携带大量___________ 洪积扇 ,进而形成宽广的洪积平原。 运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_______
②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凸岸 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 凹岸 侵蚀,_____ 河流在_____ 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_______ 。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③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滨海地区) 减慢 河口前方 ,形 在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 ______ ,泥沙堆积在_________ 成三角洲,连接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 水源 (1)_________ 充足 交通 (2)__________ 便利 (3)地势 平坦 ,土壤 肥沃 ,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2.影响 (1)分布
密集 河流的中下游:城市______ 平原低地: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冲积平原 山坡 过度的地带 山区河谷地: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 向_____ 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2)规模 小 耕地破碎区:乡村的规模 ___ 大 耕地连片区:乡村的规模 ____
华 山 北 坡 大 断 崖图片1 图片2
繁昌一中何美慧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
发育初期
横剖面成 V 型(河谷深而窄)向下侵蚀 向源头侵蚀 河谷加深 河谷延长
溯源侵蚀
我国黄河的龙门瀑布,落差为17米,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 瀑布每年后退约5厘米,目前已退到了壶口。
发育中期A B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展宽
侧
蚀
凸岸
凹岸
A
B
A
B
A
B
小组合 作探究
读 图 回 答
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 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凹岸易 被侵蚀。 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岸, 可能有含金矿砂 堆积。
成熟期
横剖面成 U 型(河谷宽而浅)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
河 谷 的 形 成初 期 成熟期
沟 谷
沟 谷 流 水
下
蚀
溯源侵蚀
沟 谷 加 深 和 延 长
V 字 形 峡 谷
侧 蚀
出 现 河 湾
侧蚀
槽 形 河 谷
上一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
下一篇:人教版二上9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