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一一…一———————————————————————一———————————————一————————一
2004.2中国电化教育总205期
文章编号:1006
睡络技术
986()(20(;4)02--0083--03
基于Web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明仲,戚杰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由于网上考试系统必须解决可维护性较差,网络负荷过大,稳定性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以下技术:C/S结构;五次通信模式;即时存储功能;减少数据交换开发了一个适用的网上考试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和网络的利用率。
关键词:客户/服务器;五次通信模式;稳定性;网上考试系统
文献标识码:A中文分类号:G434;TP311
一、系统总体设计
1.基本结构及开发工具选择
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网络体系结构。C/S是指将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分解成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服务器作为整个应用系统资源存放和管理的核心,多台客户机分别处理相应功能。这种体系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资源,提高系统效率,保证系统运行稳定、信息可靠完整。
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交互关系体现为“服务请求/服务响应”,即客户端只要将请求发给服务器端,而服务器端处理完客户端的请求后,只将结果发送回客户端,实际在网络上传输的只有请求语句和结果数结构;主要是交换能力和可靠性方面;
●对接人设备性能的要求:二层结构高于三层结构,主要是访问控制能力和安全性方面;
●可靠性:二层结构高于三层结构;
●安全性:依靠访问控制能力强大和安全性高的接入交换机和用户认证功能,二层结构的安全性更高;
●投资:接近。
交换机除了需要考虑带宽能力外,在二、三层网络结构中还应该有其他功能和性能方面的不同要求,这主要是MAC地址表、IP地址表、IP路由地址表方面。
对于三层网络结构来讲,汇聚设备完全隔离二层广播域和三层网段,核心设备仅需要进行三层路由,其直连路由的数量很少,但网段路由很多,如果不是单一的网络出口,(即不能使用缺省路由屏蔽所有的网段路由),大型园区网络的路由表是非常大的。比如一个5000用户、25个汇聚交换机、两个网络出口的大型园区网络,路由地址表很少低于IOK。
据,从而大大减轻了网络的通信负担,改善了系统运行的总体性能;客户端完成应用事务的组织和友好人机界面的实现,而服务器端专门负责数据库的操作维护,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和相应时问。系统以ADO为数据访问接口并以超级连接编写客户端应用程序接口。
2.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确定考生和管理员身份:首先在考试系统中建立考生和管理员的信息库(监考老师的花名册),用以验证管理员的身份,并且为每一个考生分配唯一的准考证号码和密码,考生凭此进行注册考试;(2)确定考试科目:为每考试科目分配一编号,它们一一对应,这样就可通过编号确定考生的考科,也对于二层网络结构来讲,核心汇聚设备除了要处理纯三层路由外,还要对二层广播进行终结,处理直接路由和二层数据。该设备的MAC地址表和IP地址表的大小,决定了它作为此类设备的能力,对于上述5000用户的网络来讲,MAC地址表大于8K,IP地址表大于8K就应该没有问题。
鉴于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网络结构的比较,我校在规划校园网拓扑结构时,采用了双高端核心的混合结构,既保护了原有的投资,又充分利用了二层网络拓扑结构和三层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势。混合网络拓扑结构的校园网建设方案即将在广东商学院校园网三期工程中得以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1[2】2【3】3
刘培基于第三层交换的校园网规划与管理武汉大学学报(工学
版),2003,36(1):12—13.
Andrew
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3版)[M】一E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0.
聂飞翔.IP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Ⅱ】邮电设计技术,2003,(2):27~
28
——一———————————————————————————————一l翮
万方数据
—网络技术
二—二—二—————————总第205
激活考试注册学生答题系统—中国电化教育2004.2
可避免同名考试面向不同群的考生;
试程序、远程查询系统3部分,如图2所示。
(3)3确定考试题目和答案:使用题目编号确定唯眄翮
一的题目。这样即使题目一样,答案不同的题目,考试系统也能够判断答案是否是标准答案;
服务器端客户端—远程查询系统(4)题目和科目的挂接:题目编号分两个部分,科考生管理目号和题目号,这样通过题目编号的前几位知道题考试列表
考生信息
目属于哪个考试科目,通过后几位的题目号确定在
禁用考生自动计’时 …… 此处隐藏:42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2008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下一篇:5.3 土石坝的渗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