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

时间:2025-02-24

30m预应力T梁张拉、压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左线走马盘1号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ZK45+648,桥梁长度为336.4米。桥梁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分为三联,跨径组合为(4×30+3×30+4×30)m。桥梁下部采用柱式桥墩,柱式台,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设计角度为:90O。两岸桥台桥面设置80型伸缩缝,4号桥墩、7号桥墩桥面设置160型伸缩缝;该桥两岸桥台及4号桥墩、7号桥墩上均设置GJZF4350×350×76

板式橡胶支座,1号桥墩、2号桥墩、3号桥墩、5号桥墩、6号桥墩、8号桥墩、9号桥墩、10号桥墩上均设置GJZ450×500×99板式橡胶支座。

右线走马盘1号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45+610,桥梁长度为366.4米。桥梁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分为三联,跨径组合为(4×30+4×30+4×30)m。桥梁下部采用柱式桥墩,柱式及肋式台,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设计角度为:90O。两岸桥台桥面设置80型伸缩缝,4号桥墩、8号桥墩桥面设置160型伸缩缝;该桥两岸桥台及4号桥墩、8号桥墩上均设置GJZF4350×

350×76板式橡胶支座,1号桥墩、2号桥墩、3号桥墩、5号桥墩、6号桥墩、7号桥墩、9号桥墩、10号桥墩、11号桥墩上均设置GJZ450×500×99板式橡胶支座。

左线走马盘2号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ZK46+097,桥梁长度为456.4米。桥梁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分为三联,跨径组合为(5×30+5×30+5×30)m。桥梁下部采用柱式桥墩,柱式及肋式台,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设计角度为:90。两岸桥台桥面设置80型伸缩缝,5号桥墩、10号桥墩桥面设置160型伸缩缝;该桥两岸桥台及5号桥墩、10号桥墩上均设置GJZF4350

×350×76板式橡胶支座,1号桥墩、2号桥墩、3号桥墩、8号桥墩、9号桥墩、11号桥墩、12号桥墩、13号桥墩、14号桥墩上均设置GJZ450×500×99板式橡胶支座。

右线走马盘2号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46+057,桥梁长度为276.4米。桥梁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分为二联,跨径组合为(4×30+5×O

30)m。桥梁下部采用柱式桥墩,柱式台,桥梁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设计角度为:90O。两岸桥台桥面设置80型伸缩缝,4号桥墩桥面设置160型伸缩缝;该桥两岸桥台及4号桥墩上均设置GJZF4350×350×76板式橡胶支座,1号桥墩、2

号桥墩、7号桥墩、8号桥墩上均设置GJZ450×500×99板式橡胶支座。

T梁预制场设置在走马盘1号、2号大桥之间的挖方路基段(ZK45+813~ZK45+872段、K45+790~K45+918.8段),场地宽度54米,左线长度59米,右线长度129米。共设台座11个,设拌和站1座,水泥仓库、钢筋堆料场、钢筋加工场、员工宿舍、以及龙门吊1台(用以吊移梁),投入二套T梁模板。

二、计划试张拉日期:2010年11月 10 日

三、预应力拟采用张拉工艺:

本标段T梁张拉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伸长量不超过计算值±6%,严禁超出计算范围。

一)原材料及锚具技术要求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采用ΦS15.2mm);锚具进场后按有关标准和规定数量进行了复核和质量检验,经检验现全部合格;所有锚具应记录型号、批号、数量,现已全部准备到位。

二)拟投入机具设备

⑴ 钢绞线张拉设备:

2台液压穿心式千斤顶,型号:YCW250G-200;

生产地:广西柳州,已准备就绪。

⑵ 测力仪表:

2只耐震压力表(YN-150),已准备就绪;

2只压力表(Y-150),已准备就绪。

⑶ 配套机具:压花机、挤压机、电动灌浆机、高压油泵、手提砂轮切割机,全部准备就绪。

其他各种辅助机具设备均已维修和校验。

三)钢绞线张拉施工要求

(1)施加预应力前,应将钢绞线与选配锚夹具千斤顶,油表配套送有关计量认证机构校验;

(2)钢绞线与锚具组装时,要使钢绞线与锚具均与孔道中心线重合;

(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设计要求进行;并按钢束编号顺序对称张拉;

(4)在张拉过程中,应边张拉边量测伸长值,分别测0.1σ,0.2σ,1.0σ,时的伸长量;

(5)预应力钢丝束应以渐进的和均匀的速度张拉。

四)张拉工作

(1)穿束时用橡胶皮包扎束端,以便穿束;

(2)将工作锚的锚环穿入钢绞线束,按钢绞线束的自然状态插入夹片,用小锤轻轻将夹片打入锚环内;

(3)工作锚装好后,将束尾端100mm处绑扎成束,以便安装千斤顶;

(4)千斤顶、油泵、工具锚等张拉设备及仪器的安装,安装时工具锚需对中准确;

(5)对预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预制梁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85%,且龄期不少于7天后,方可张拉。

(6)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钢绞线编号):50% N2 —100%N3 —100%N2 —100%N1。

(7)钢丝束微张拉:第一步先将钢丝束略微予以张拉至0.1σ,以消除钢丝松弛状态,并检查孔道轴线、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要注意钢丝束

中每根钢丝受力要均匀。

(8)钢丝束张拉按下顺序进行

0→初始张拉应力(10%σk持荷5min测延伸量)→20%σ …… 此处隐藏:152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