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规律,做好赏析类试题

时间:2025-07-05

寻找规律,做好赏析类试题一周来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小结

现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能阅读一般地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现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能阅读一般地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生要具备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能力 考生要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筛选并 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 进行推断和想象。 考生要具有一定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 鉴赏文章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析文章运 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 么艺术效果等等,对表达效果的分析鉴赏,不同 的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虑。

北国秋叶

薛尔康

14.文中的“我”为什么喜欢北国秋叶?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6分) 15.文中第二段“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 驱逐干净”一句中的“严峻的情绪”具体指什么?(2分) 16.第四段中“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执拗地珍 爱生命的翠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具体的含义?3分)

本段写一位姑娘留下了一张北国秋叶的照片,根据文章提供的意境, 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描述这幅照片。(5分)17.作者为了凸显北国秋叶的美丽可爱,在写作时用了多种手法。 请写出两种手法并举例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北国秋叶

薛尔康

①使用了比喻。比如......,这些比喻既形象地写出了秋 叶的特点,更借此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使用了比拟。.........。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充 满情味,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使用对比。文章最后写南方落叶凋零得慢,落叶已死, 其色彩也不如北方绚烂,其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北方 落叶的绚烂、鲜活及干脆主动地离枝飘落的特点。 ④使用映衬。文章在写北国秋叶时,写了一位身穿鲜红 衣裳的南方姑娘,这里借青春勃发、生命力旺盛的姑娘 映衬了北国秋叶的色彩鲜艳,富有生命的活力。 (写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每点点出手法计1分,举例 恰当计1分,分析作用计1分;举例和分析不够准确酌情 扣分)

写给秋天 罗

兰1.作者在文中,使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好处? 文中第二段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有什么好处?

秋天成了具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作者在和秋天进行面 对面的对话,令人感到亲切自然。 4.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请选择一 例加以具体分析。 排比句子举例......结构整齐,节凑感强,突出表现了 秋天生命的真实而具体。

槐花盛开的季节 单士兵1.本文的题目是《槐花盛开的季节》,作者极力描写了春天里盛 开的槐花,请你说说作者是从那些角度来写坏话的外在美呢? 视觉 嗅觉 味觉 2.通观全文,第七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说明 承上启下

3.作者将黄山比喻为“立着的黄河”,新奇大气,意蕴丰厚。结 合文意,试阐示比喻的内涵比喻的作用和好处 4.读了本文之后,你对黄山有什么样的感悟?请就此写一段思路 清晰、语言流畅的话。

解题规律(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 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为全文定下一个感情基调(散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照应开头 点明中心;深化主 题

解题规律(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各地高考试卷情况 湖北卷 是小说 湖南卷 鲁迅的《忆刘半农》 北京 天津 沿用的是以前的老模式 18分,有一 个双项选择题 上海 很早就与各省命题不同,这次福建也采用了 上海的模式 江西 沿用的是以前的老模式 21分,有一个 双项选择题 广东 山东 海南宁夏 是课改区

全国卷1

总想为你唱支歌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 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6分)

答: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 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

戈壁石”,这对表现文 …… 此处隐藏:10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寻找规律,做好赏析类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