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的思维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一、思维要有宏观性;二、思维要有求异性;三、思维的深刻性;四、思维要有本质性;五、思考问题要有创新性。关键词:思维能力宏观性求异性深刻性本质性创新性
历史现象虽然纷繁复杂,其本质却有一定的共性,我们可以运用思维能力,寻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历史,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和学生素质。因此,高中历史课堂的思维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它既是提高历史教学成绩的需要,也是21世纪人才配培养的目标。
一、思维要有宏观性
现行人教版教材是编年体的,即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编写的,条理较为清楚。其不足是许多重大的问题被章节分割地七零八落,许多重大问题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历史事件中断或分散的感觉。
例如法西斯主义,它的历史根源何在?为何能上台?又是怎样被根除的?教科书由于编年体的局限将其分散在不同的章节,影响了学生对这个重大现象的整体思考。同时,教科书又是国别史体例,把中国史和世界史截然分割,中国和世界在同一时期的发展情况不能对比。例如封建社会繁荣的隋唐,世界是怎样的?西方的封建制度和中国的封建制度有何区别?西方为何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大历史观,讲课要有宏观性,基于教材、超越教
上一篇:预备党员考试题目
下一篇:重庆市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