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整理资料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国际金融整理资料
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计算方法;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实例:
1、甲国某公司向B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这一出口行为导致该公司在B国的银行存款增加。
借:其他投资-银行存款 100万美元
贷:经常项目-货物-出口 100万美元
2、C国以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
借:经常项目-进口 100万美元
贷:直接投资 100万美元
3、甲国居民到D国旅游,花掉其10万美元的存款该笔费用从该国居民的国外存款帐户扣除。
借:经常项目-服务进口 10万美元
贷:其他投资-银行存款 10万美元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E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药品援助。
借:经常项目-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经常项目-出口 60万美元
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借:直接投资 75万美元
商品进口 50万美元
官方储备 25万美元
贷:经常项目-收入 150万美元
6、甲国居民动用在国外的存款40万美元,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
借: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银行存款 40万美元
国际金融整理资料
二、 蒙代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模型、斯旺模型
1、斯旺模型——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1955年首次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提出。
基本前提和政策搭配模式:
贸易收支=国际收支;可变动汇率;不考虑资本流动,在此条件下运用支出变更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实现内外平衡。
图:
斯旺模型的缺陷
没有考虑资本流动,则外部平衡和失衡均为贸易收支的平衡和
失衡,和现实经济差距太大。
当汇率无法变动,失去政策性时,斯旺图形的分析陷入了“米德
冲突”的窘境。
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能够流动的条件下能否避免米德冲突?蒙代
国际金融整理资料
尔解决了这个问题
2、蒙代尔的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认为(出发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就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目标。
结论: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政策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每一工具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
则: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最大的影响力,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他提出了货币政策服务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服务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图:
根据上述政策搭配原理可得如下几种搭配方式:
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整理资料
1 失业/逆差 扩张 紧缩 2 通胀/逆差 紧缩 紧缩 3 通胀/顺差 紧缩 扩张 4 失业/顺差 扩张 扩张
三、 米德冲突
上表中第2、3种情况运用政策调节是一致的,而1、4种情况存在内外均衡的冲突。
第2种:衰退 刺激需求 进口增加 顺差改善
第4种:膨胀 压缩需求 进口减少 顺差更大
四、 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 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经常账户改善- 改善国际收支
需要政策调节的理由:
1、市场调节需要一些难以实现的客观经济环境。如汇率机制、
资本流动的管制等。
2、自发调节可能需要牺牲国内其他宏观经济目标。如利率机制. 3、市场调节所需过程可能相当漫长。
4、无力解决社会制度、生产力国际差异造成的失衡。
五、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我国的国际收支及其统计的发展
(一)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
国际金融整理资料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中国仅有外汇收支统计。
第二阶段:1980年-1984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初步建立。1980年开始试编。
第三阶段:1984-1995: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不断改进。
第四阶段:1996年至
(二)特点: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征分析(见表)
1、经常帐户和资本与金融帐户持续“双顺差”,从而使我国国际
收支总体保持顺差,经常帐户顺差占主导。
2、我国经常帐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顺差。
3、服务历年逆差,收入从2005年开始为正。
4、资本与金融帐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
5、外汇储备每年大幅增加
(三)影响:国际收支大额顺差的影响
1、加大了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特别是一些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商品的大量出口,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
调整;
2、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容易引发我国与有关国家和 …… 此处隐藏:55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扶贫互助社资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