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教研教改实施方案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技工学校语文、数学教研教改实施方案
(讨论稿)
邹蕙蓉
探索和研究 技工教育的课程模式,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 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在 技工教育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为专业课服务的双重任务。不断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转移职业岗位、接受继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优化数学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课改目标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课、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习的有效背景。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生成新知与能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3、教师教学行为目标---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不再在课中“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努力让学生体验着学习知识,不再让他们承受太多的“记忆之苦”。教学实现呈现方式、互动方式的变
革,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学习。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周斌
副组长: 周德祥 雷友菊
成 员: 全体语文、数学老师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学习阶段第3—8周)
①学习新课改方案,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学习“双主互动”快乐教学模式及“引导自学、自主学习”的课型教学流程。
③学习有关“引导自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
④学习有关导学案的写法。
⑤学习有关教学的书籍。
2、实施阶段(五年级 第9---14周)
①开展课堂教学,收集整理相关与资料。
②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并推广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式,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3、总结评估阶段(第18周)
①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课改工作的评估。
②撰写课改总结,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
四、教师培训
(一)、加强教师学习
1、教师自主学习。
①一期作学习笔记5000-10000字。
②每月定时常规检查时,除了查数量,还要检查作笔记的质量。
2、每月最后一周写一份你认为比较成功的导学案及反思,教研组长检查。每期每人写一篇教研教改论文。
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比赛。
4、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文本,吃透教材
有助于把握教材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力地提高教学效率。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
课程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的改革,涉及到课程体系、结构、功能、内容、管理等系列的变革,因此,建立符合和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和制度尤为重要。
1、建立起课改实验领导机构、研究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研工作。
2、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一般两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每个教师都要在研究会上说课、听课、评课、上研究课。
3、积极参加或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大型教研活动。
4、召开课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精神,安排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推门听课,以新的思想、方法配合学校进行课改。
5、确立每月教师集体总结一次制度,切实解决课改中的问题。
(二)积极总结经验成果,重视研究过程。
1、为了很好地把教学过程体现出来,总结出经验成果,并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学校将收集课改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成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教学设计方案以及其他成果的评奖活动、竞赛活动。 教学研究: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重点探索怎样将数学内容与专业课联系好,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评比。重点开展评优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
(三)加强制度管理
(1)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教学研讨活动。
(2)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校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3)每月组织1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
循环,注意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同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4)课改教师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5)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四)强化过程管理
下一篇:编译原理选择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