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发看政府应急机制0从“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应急机制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发看政府应急机制 ——从“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应急机制
作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张 腾 0906 芜湖奥朋学习中心 专升本 行政管理 苗丽静
内 容 摘 要
本文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发研究政府应急机制,重点研究县级政府应急机制;通过分析“瓮安事件”,不仅可以看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目标是针对政府的,并且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县一级政府显的更为突出;本文提出了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一方面思想上必须重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根源和应对,另外制度上必须强化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只有这样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我们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 县级政府 公共事件 应急机制
目 录
一、“瓮安事件”事件回放................................................2
(一)群众利益漠视不得,积怨过深当心积重难返................................2
(二)作风粗暴易激化矛盾,动用警力须慎之又慎................................3
(三)捂盖子反致疑窦丛生,信息公开才能赢得信任...............................3
二、“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必要性..................4
(一)县级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基本职责和职能作用........................4
(二)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结构中的基层地位,必须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4
(三)规律也要求县级政府必须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4
(四)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县级政府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4
三、“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
(一)缺乏应对能力和处理经验................................................5
(二)信息公开不够..........................................................5
(三)问责机制缺失..........................................................6
四、“瓮安事件”的一般性经验原则.......................................6
(一)思想上必须重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根源和应对............................. 6
(二)制度上必须强化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理..............................6
(三)行动上要坚决..........................................................6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6
五、县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机制........................7
(一)制定应急预案..........................................................7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7
(三)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7
(四)做好应急经费、物资准备与科研工作......................................7
(五)做好监测与预警工作....................................................8
(六)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9
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频发看政府应急机制
——从“瓮安事件”看县级政府应急机制
2008年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以下简称“瓮安事件”)可以看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目标是针对政府的,是对政府实际工作状况和公共政策质量的检验,因此,面对一切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导致的危机,现代政府都应该确立新的职能意识,即在应对一切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是危机发生的防范者,危机爆发的处理者,危机中资源的分配者,危机责任的承担者。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的数量及规模的迅速扩大,突发公共事件又表现出连动性、并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而显著地放大了破坏力,增加了应对的难度。当前,我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尚不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发布机制不够完善,应急准备不足、先期处置能力较低,特别是县一级政府显的更为突出。而县级政府在我国政权结构中的基层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更加积极地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一、“瓮安事件”事件回放
2008年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城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据当地警方介绍,28日下午,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关于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该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一)群众利益漠视不得,积怨过深当心积重难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一些群体性事件突然爆发出来,实乃多年矛盾蓄积而致。瓮安是一个矿 …… 此处隐藏:89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