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4-11-25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期间,是我区“建设百年鄂尔多斯、打造百万人口城市”和加快转型升级、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也是继续领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十二五”规划精神,准确把握战略机遇,精心谋划发展思路,科学编制、有效实施《东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一、发展背景及奋斗目标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是社会建设成就最好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全区围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推进结构转型,着力构筑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完成“十一五”既定目标任务。先后获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县、市)、全国平安建设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区)、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中国现代服务业投资环境十佳区(县)等荣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全国爱卫会技术评估。全区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制约瓶颈不断突破。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亿元,是“十五”末的4.4倍,年均增长34.1%,人均GDP达到12.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8亿元,年均增长41%,连续五年位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区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亿元,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亿元,年均增长45.7%。

——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大力实施“拉大、补欠、崛起”战略,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实施了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优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建成区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集中供热率提高到90%,基础设施覆盖率和城市化率分别达到90%、95%,人均道路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提高到27平方米、8.2平方米。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47.4︰50.6优化为0.3︰39.2︰60.5,产业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三产方面,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性服务中心优势进一步显现,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1%。二产方面,着力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启动建设了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初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一产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牧业“三区”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明显,林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城乡统筹基础进一步夯实。大力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按照“住房是基础、培训是关键、就业是根本、保障是后盾、管理是重点”的指导方针,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制定出台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建立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等七项惠民配套政策体系,给予转移农民养老、医疗、参军、教育、低保等政策优惠,建设了罕台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十一五”期间累计转移农民4万多人,实际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下降到6000人。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投入力度大幅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先后被列为国家科技工作试点区和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教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标准化办学,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率先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双高普九”区(旗、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建大型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阵地26处,累计创作文艺精品60多部(件)。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区医院、疾控中心大楼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农村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城镇无业居民全部被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年均增长17.1%;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7.2平方米和36.8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45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6%。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日趋良好。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完成污染物排放量减排任务。完成造林 51.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0%,中水回用率达到100%,城镇饮用水达标率100%。区域气候日渐改善,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47天。

“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指标完成情况

(二)发展环境 ——发展机遇。一是“十一五”期间,我区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各类产业园区和集聚区陆续建成,辐射带动能力和发展潜力显著增强。二是我区已挺进“金三角”城市群,地处国家、自治区能源化工基地和“呼包银”经济带,“十二五”期间能够在整体的区域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潜力优势,保持现有发展速度,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三是我区城市化快速推进,工业结构实现转型,地区经济总量提升,地区辐射能力增强,具备了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四是自治区要求集中精力打造东胜,市委、政府要求打造“双百”城市,这对于我区进一步扩大城市体量、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增强城市包容性、建设现代化新都市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五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基本态势长期向好,正处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阶段,即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这将有利于我区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进行产业谋划,增强优惠政策对经济的拉动力。

——面临挑战。一是我区财政收入总量虽然实现大幅增加,但可用财力依然不足,而建设任务逐年增加,资金严重短缺与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凸显。二是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项目用地、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土地供应指标量小与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两大瓶颈。三是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竞争日趋激烈,我区扬长避短、占领制高点的任务异常艰巨,提高我区辐射带动能力的文章还没有做足,稍有不慎将被赶超,失去发展先机。四是科技合作的范畴较为狭窄,科技对地区发展的支撑力不够明显,科技人才较为缺乏。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不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综观全局,“十二五”期间我区仍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阶段。我们必须把握和利用好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扬长改短,解决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安全城市为载体,大力提升城市承载力、竞争力、辐射力和创新力,使东胜成为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呼包鄂城市群和晋陕宁蒙经济圈中的重要一极、全市科学发展及富民强市的推动先锋。

(四)发展原则

——做大做强原则。树立“大东胜”理念,围绕产业布局,做大园区、集聚区规模,增强带动力;围绕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建设,做大城市体量,增强城市承载力;围绕百万人口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宜居宜业城市,增强城市吸纳力;围绕结构转型,做大非资源型产业,增强发展潜力。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民生优先原则。把促进人民群众增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广覆盖、多层次、管长远的民生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惠民措施,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的惠及人民群众。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居民幸福指数。

——创新争先原则。围绕国家、自治区、市产业政策导向,依靠国内外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在增量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争当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典范。

——统筹发展原则。强化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把“双百”城市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强化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的结构调整;强化速度、效益协调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强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

——集中集约原则。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功能分区,加速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郊、镇区集中;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强化节能减排,加大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非资源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加大,产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建成功能完善、生态友好、文明和谐、繁华舒适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力争把我区打造成全市现代化城市核心区、自治区结构转型引领区、国家城乡统筹示范区和西部社会和谐首善区。

——经济增长。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5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50亿元。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优化为0.1:34.9:65。在第三产业中,金融、物流、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工业内部结构中,非煤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85%以上。

——城乡统筹。建成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城乡统筹示范区,构建城乡制度统一、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谐相融的发展新格局。从事一产的人口下降到3000人以下,转移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基本相同,全面融入城市生活。

——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原则,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力争将东胜建成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交通道路便捷、生态景观优美、城市管理有序、减灾防灾有效的现代化新都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到97%。

——社会发展。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保障;公共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人人享有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2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年均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8平方米;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呈现全面下降的趋势,万元GDP能耗年均降低1.5—2%,达到每万元GDP能耗≤0.9标准煤,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25%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25%;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自治区规定目标。

“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型园林城市 围绕“双百”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使新旧城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加速人才、资本、产业集聚,努力扩大城区人口规模,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西北地区现代化中心城市。到“十二五”末,将东胜建设成为自治区沿黄经济带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和晋陕蒙宁陇经济圈中的重要一极、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及富民强区的实践先锋、宜居宜业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一)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加强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引导,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大主体功能。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大、经济开发需求较高、适宜进行较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新区三期、布日都片区、吉劳庆片区、灶火壕片区、二火壕片区在内的南部区域。功能定位为东胜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低碳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示范区。这个区域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主动承接产业转型。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大开发力度,引导人口和产业的集聚,逐步发展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指开发强度已经较高、环境容量接近饱和、不宜大规模开发的主城区78平方公里区域(旧城区和新区一二期)。功能定位为城市核心功能区,承担全区的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严格限制低水平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新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完善教育、社区体育文化、医疗卫生、广场绿地、便民服务等,努力发展成为核心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经济开发条件不够好和城郊林木资源较好的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地区。功能定位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景观服务等功能。这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型产业,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生态修复和养护,引导人口向重点和优先开发区域转移。

——禁止开发区。主要指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煤田开采区、水源地及水源涵养区域、生态廊道和吉劳庆川、三台基川、昆独伦川及割舍壕川等。这类区域要依法进行强制性保护,禁止任何有损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

(二)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科学规划布局中心城区各功能区块的开发、改造和建设,从长远、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与其他区块发展相协调,打造城市的新亮点。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优化提升主城区功能。重点在完善配套、调整布局、优化环境上作文章,在发展模式上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加快调整和完善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多板块联动的发展格局,实现交通便捷、功能合理,环境优美。

1.实施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区功能为主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到2011年底,全面完成旧城区剩余10平方公里范围内2.5万户、3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商业、住宅等各类建筑面积控制在800万平方米以内。

2. 加快旧城商圈改造。以伊金霍洛街和达拉特路为十字轴的旧城区商业核心区,要加快华研、大润发连锁超市、王府井百货、宏大、宝泰兴、吉旭、东达、原汽车站等商业设施建设,形成核心商业中心。

3.加快推进南部副中心建设。将三台基片区打造成为汇集居住、办公、商务、购物、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街区。滨水区域要利用现有水体资源,在两岸设置酒吧街、公园、水上剧场、滨河码头、垂钓乐园等文化休闲设施,打造东胜最具活力和魅力的现代生活休闲区。“十二五”末,要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区启动运行。

4.加快推进北部副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城市北出口片区,注重功能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打造,构建伊煤路两侧片区商业、居住、办公等城市综合体。要根据城市空间设计和功能布局,将人文与自然融合,打造品质良好的北部门户区。

5.加快东部门户区域建设。全面启动现有富兴农贸市场,改造周边地块,把富兴工业园区原有羊绒企业进行外迁,建设城区东部商业次中心和特色居住组团,展示城区东部新形象,促进城区均衡发展。

6.完善新区功能。重点启动新区一期商圈,完善商业服务功能,拉动旧区人流、商流向新区合理分流,疏解旧城商业职能。继续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文体、娱乐、行政办公等公共服务设施;二期重点引进现代商贸、文化旅游、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型产业,全力推进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外围组团建设。在完善城区的基础上,合理打造几个重点组团,发展新型产业。

1. 装备制造基地片区。高品位设计、高起点规划,与东胜片区、康阿片区的城市设计有效衔接。围绕汽车整车、零配件生产和以新能源、电子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成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生态良好、产业承载能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2. 罕台片区。围绕打造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重点推进现代羊绒产业园区、医药园区和食品园区的建设;启动国际赈灾基地建设。营造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3铜川汽车博览园片区。全力打造成为集汽车整车销售、汽车后市场、汽车物流、汽车文化、汽车博览于一体的汽车综合服务集聚区。

4.危险化学品园区。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解决周边化工产品的储藏、集装、外运,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的入驻;同时,提高煤炭、石油等供应和储备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能源储备保障。

5.万利片区。根据城区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建材、家居等相关产业,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合理的专业市场,打造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片区。

——加快实施南部生态新城建设。重点建设新区三期(含科教园区)、布日都片区、吉劳庆片区、灶火壕片区在内的南部新城,以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尊崇自然,借势建造,因高愈高,处低宜低,科学布局居住区、商业区与产业区,彰显城市空间立体层次,建设“和而多思”的城市景观,打造城市特色。

(三)完善城区基础配套设施

加大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努力形成“以人为本、覆盖全区、分布合理、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供水方面。强化水源地和输水管线建设;完成20万吨/日规模的中心城区黄河引水工程,使城区供水能力增加到32万吨/日,彻底解决水资源瓶颈问题;同时将饮用水、市政用水分质供应,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

——污水处理。新建、扩建铜川、罕台、布日都和装备制造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5%;提高中水转化利用水平,景观用水全部由中水提供。

——供电方面。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电网改造和扩容工程,新建3处220KV、17处110KV变电站,实现双回路供电,确保城区用电安全;加快城区110KV以上线路的整合工作,使之满足城市景观需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供热方面。扩建2处热电联产项目,新增3处大型热源,拆除城区所有分散小型供热锅炉,使集中供热率达到95%以上。

——供气方面。完善城区供气管网,提高燃气管网覆盖率,实现城区全覆盖。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城区环境,加快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

——垃圾处理。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城区建成垃圾收集站350座、垃圾压缩站50座、水冲厕所450座,配套建设总库容为324万立方米的垃圾厂,日处理垃圾1000吨,生活、餐厨及医疗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通讯方面。提高现有通讯网络和管网覆盖率,达到城区全覆盖。对现有网络设施进行合理整合,提高通讯质量。大力实施无线网络技术,形成覆盖全区的网络通讯系统。

——道路交通。实施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相结合的交通网络建设。对外交通,加快高等级公路和国、省道建设,完成机场高速、210和109国道改线、东康快速通道复线等工程建设,完善城区与周边区域间快速路网,实施路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公路扩容升级;新增公路里程400多公里,实现各级道路的无障碍对接。积极推进呼-准-鄂快速铁路和东-康轻轨东胜段建设,围绕重点矿区新建塔然高勒-韩家村、铜匠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川-杨家村等铁路专用线,增强煤炭外运能力。对内交通,打通城区所有断头路,疏通新旧城区连接通道,城区主次干道达到514条,总里程达到112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30平方米;强化城区静态交通管理,建设30处公共停车场,基本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优化和完善地面公交线网,增加公交数量,推行燃气动力车,加快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0%。

(四)强化城市管理

——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努力营造整洁、美观的市容环境,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通过精心规划,雕琢一批城市雕塑和文化小品,营造文明优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氛围。注重天际线、城市空间、建筑立面的塑造,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为主导,实施户外广告整治和街景改造工程,形成与城市空间相协调的整洁美观的景观体系,同时对伊金霍洛街、天骄路、中央路等重点街路实施夜景亮化工程,打造清新靓丽的现代都市形象。

——借助信息产业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管理

创新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建立区、街道(派出所)、社区三级视频监控网络,积极推行集监控采集、指挥控制和信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卫星雷达监控系统,实现城区范围可视化管理全覆盖,促进城区管理的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小区功能,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打造物业服务品牌。扩大物业覆盖面,物业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打造服务业集聚中心区

将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业,全面增强服务业的辐射能力,力争使服务业成为我区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载体,努力建成服务呼包鄂榆经济圈、影响内蒙古、辐射中西部的区域服务中心。主要目标是集中打造“两大基地”和重点发展“五大产业”。

(一)集中打造两大基地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推进产业集聚为目标,打造总部经济基地。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发达地区大企业、研发机构、中介机构总部入驻东胜。加快“总部经济”建设,在新区二、三期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积极争取入驻装备制造基地的大型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建设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实现中小企业集聚竞争发展。

——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打造科技研发基地。以科技教育创业园区为阵地,发挥清华科技孵化器功能,依托煤炭、羊绒、沙棘等特色产业,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和工程中心,配套引进高新技术创业项目、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依托入驻装备制造基地的制造企业,吸引国内外生产厂家的研发机构入驻园区。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为各类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二)重点发展五大产业

——以打造西北地区信息服务中心为目标,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以“草原硅谷”云计算服务业园区为核心,以“数字东胜”建设为龙头,培育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本地区“政务云”、“企业云”和“商务云”,使东胜区成为新型云计算产业的集聚基地。引进上海宇光等创新创业型企业及信息产业精英、领军人才投资兴业,积极培育信息产业企业上市。发展物联网产业,建设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打造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和羊绒交易中心,开展网上交易、信息咨询、代购代销、运输物流、仓储配送等业务,煤炭网上交易实现3亿吨。

——以打造西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为目标,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电子交易平台,申请成立保税库,将铜川汽车博览园打造成为集汽车整车销售、汽车后市场、汽车物流于一体的汽车服务集聚区。依托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全国交易规模最大的煤炭物流基地和区域煤炭电子商务网。一是依托装备制造基地、包西铁路和荣乌高速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二是在万利镇片区依托210国道、运煤专线和拟规划建设的北环线建设以服务中心城区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仓储物流配送基地;三是在罕台煤炭集装站、铜川旧庙沟分别规划建设物流仓储基地。发挥东胜区位优势,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加强与广东、京津冀及西北地区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将我区打造成为辐射西北地区物流枢纽。

——以打造西部地区商贸中心为目标,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新、旧城区商业项目的建设进度,推进已签订入驻协议的商业项目落地实施,提高商贸服务业的品质,打造都会体验之城;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中低端百货商品批发市场、社区便民超市,打造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高、中、低端商品集散地。

——以打造西部文化旅游中心为目标,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中视文化产业园区、天风动漫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出一批凝聚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情感的动漫精品,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启动和建设环球嘉年华等特色商业项目,发展休闲娱乐业。加快实施中华慈善总会华夏九九城等项目,发展保健、疗养产业。依托我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积极打造九成宫、少数民族创业示范基地、秦直道文化产业园区、城郊观光农业区、漫赖草原文化旅游产业带,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兴建现代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挖掘文化底蕴,举办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做优做强节庆文化品牌;积极举办商务会展、学术研讨、体育赛事等国内外大型文体活动,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业管理团队,提高现有酒店管理服务水平。

——以打造内蒙古西部金融中心为目标,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及高端金融人才,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壮大金融总量,加快金融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及服务水平。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加快企业上市进程,推动企业发行债券,发展基金市场。进一步发展地方金融企业,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合理引导规范民间资本,促使民间资本管理规范化,降低民间融资的风险系数。到“十二五”末,使我区金融机构总数达200家(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培养各类金融人才100人;全区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占全区第三产业比重达18%以上;新增上市公司5家以上,直接融资总金额达160亿元。

(三)支持发展新型服务业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支持鼓励新兴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项目策划、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财务顾问、专业化设计、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实施家政网络服务项目,提升家政服务业水平。

四、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示范区

按照市委、政府“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全力推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羊绒服装产业品牌内涵,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全力推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将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成我区产业集聚、人才集中、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基地以及全市结构转型的示范基地。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800亿元,其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0亿元,配套服务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0亿元,工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80亿元。引进企业100家以上,投产项目70家以上,实现产值800亿元,实现增加值320亿元,实现税收30亿元,吸纳就业3万人。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工业基地。同步发展商务、餐饮、金融、教育、医疗、现代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建成比较完善的市政服务设施和城市商业设施,提升基地产业承载能力。全面完成75平方公里范围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幼儿园、小学、职业技术学院、医疗服务中心、公租房以及其他设施;依托包西铁路,打造大型物流集散中心,货运年吞吐量达到8000万吨。二是加快核心产业的培育壮大,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依托奇瑞、中欧等重点企业,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产业,加大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的研发力度,形成规模生产。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研发为龙头、引进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LED、高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业发展,注重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到“十二五”末,实现年产整车40万辆,引进配套企业50家以上,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年产风力发电整机1000台、各类型号电机3000台、太阳能光伏组件及薄膜电池2000兆瓦、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100万台(套)、各种LED芯片60亿片、LED照明产品250万套、LED显示屏20万平方米、LED封装产品40亿颗、笔记本电脑180万台、手机200万只、白色家电80万台、煤炭机械5万吨、工业机器人500台、数控机床1000台。在加快三大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积极打造产业门类丰富,技术领先、人才集中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三是打造产、学、研一条龙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研发能力和人才引进力度,逐步形成与产业衔接紧密、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人才培养机制。引进1—2所工科类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支持基地骨干企业建成集汽车制造、光伏、风电和动力电池为主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力争获得国家相关部委认证。

(二)大力提升羊绒服装产业品牌内涵

充分发挥我区绒纺产业品牌、技术、市场领先优势,依托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世界一流的绒纺工业园区,全力推动羊绒服装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开发中高端产品,积极采取高新技术改进纺织、染整工艺,提高羊绒服装的设计水平,实现绒纺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纺织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年产无毛绒3000吨、羊绒纱6000吨、羊绒制品1000万件,精纺羊绒面料100万米。

(三)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煤炭资源二次整合,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开采水平,建设大基地、大集团、大企业,积极筹划组建东胜区能源集团,形成中小型煤炭生产、运销企业集团,壮大煤炭产业整体能力和水平。以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为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耗物耗,加强煤炭选洗配一体化,提高开采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回采率。煤炭生产能力达到7000万吨,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实现增加值50亿元。

(四)积极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