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片上纳米碳管电极的集成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碳
1050
物理化学学报(WuliHuaxueXuebao)ActaPhys.-Chim.Sin.,2005,21(9):1050~1054
September
玻璃基片上纳米碳管电极的集成*
王升高1,2
2
赵修建1韩建军1汪建华2
(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武汉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3)
摘要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孔穴中定位生长纳米碳管电极,分析了负偏压对纳米碳管电极
生长的影响.该电极对铜离子的电化学检测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碳管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检测性能,位于-0.0100V附近的铜离子的还原峰峰形良好,其电流在铜离子浓度为0.01 ̄0.30mmol L-1时,与Cu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5,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和重现性.关键词:纳米碳管电极,电化学检测,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图分类号:O646
纳米碳管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
化学特性及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涉及到众多领域[1-3].在电化学分析领域,碳纳米管电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与其它碳电极相比,纳米碳管能增大电流响应,降低检出限,电化学分析性能更为优异.就目前较多的纳米碳管用于电化学检测的研究[4-7]来看,通常是将预先处理好的纳米碳管采取合适手段固定在其它电极材料上作为纳米碳管修饰电极使用,而很少直接将纳米碳管生长在其它电极材料上.这些方法所获得的纳米碳管修饰电极均能表现出相当优异的电化学检测性能.但由于纳米碳管与基体之间结合力相对较差,通常得到的纳米碳管电极可能存在机械稳定性不够的问题,不一定能满足长时间稳定测试的需要.基于此目的,本研究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将纳米碳管电极集成生长在玻璃基片上的孔穴中,并利用该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Cu2+进行检测,初步分析了该电极电化学检测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1GY-300E型脉冲激光焊接机,上海辰华仪器公司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以及自制的电镀槽和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原料:1mm厚的载玻片,分析纯的硫酸铜、硫酸镍、硼酸、盐酸、硝酸银以及模数为2的硅酸钠(水玻璃).
1.2纳米碳管电极的制备
纳米碳管电极制备过程见图1所示.利用脉冲激光焊接机在载玻片A上打孔,孔径约为400μm.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在清洗干净的载玻片B的局部位置制备一层均匀的铜膜及金属铜引线.B上铜膜位置与A上的孔位置相对应.在载玻片B上无铜膜及金属引线处均匀涂上50%(w)的硅酸钠溶液,将载玻片A贴上,放置一天后在450℃的高温作用下使两者紧密结合.以粘合后的玻璃为负极,通过电镀在玻璃孔穴中制备铜柱和银膜,再在银膜表面电镀一层用于催化合成纳米碳管的镍催化剂,放入微波等离子体腔体中进行纳米碳管的制备.使用银膜的主要目的在于将铜柱与待测体系隔离,消除单质铜对电化学检测的影响.纳米碳管制备条件:微波功率300W,腔体内气压1kPa,甲烷和氢气流量分别为2和100mL min-1(标准状态下).制备过程中在铜膜及金属引线上施加合适的负偏压促进纳米碳管的生长.1.3纳米碳管的表征与电极的电化学检测性能
利用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SM-5510LV型扫描电
*
1实验部分
1.1实验设备与原料
实验主要设备:实验室自制的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8],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磁控溅射镀膜机,武汉楚天激光有限公司JHM-
2005-01-19收到初稿,2005-03-24收到修改稿.联系人:王升高(E-mail:wyysg@163.com;Tel:027-87194533).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
计划(20045006071-3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ABA063),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SYSJJ2003-06)资助项目
碳
No.9
王升高等:玻璃基片上纳米碳管电极的集成
1051
carbonnanotubescatalystcoppercolumnandsilverfilmcopperfilm
图1纳米碳管电极制备示意图
Fig.1Preparingprocessofcarbonnanotubeselectrode
①holeswithdiameterofabout400μmpreparedinplateglassAwithlaserwelder;②copperfilmpreparedonplateglassBthroughDCmagnetronsputtering;③bondingofglassAandB;④electro-deposition …… 此处隐藏:584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