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数第6周教案朱成中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苏 教 教学内容 主 备人
版 第
八
册
年级:
四
学科: 4.7
数 学 课型 21 练习
练习五 朱成中 执教者 朱成中
使用日期
第 1 课时 / 总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课件 课前预习 书 30、31 页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用竖式计算。 35×168= 127×4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指名说说学过的数量关系有哪些。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 题) 二、基本练习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完成教材第 30 页“练习五”第 3 题。 (1)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这几道算式的特点。 (2)提问: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组织练习。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讲评。 结合具体题目,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 31 页“练习五”第 10 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 系,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提问: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分别求什么?它们有 什么不同? 学习要点 改进建议
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 学 生 独 立 笔算方法 完 成 后 指 名某学生 说说计算 过程。 总价=单 价×数量 路程=速 度×时间
组织学生 独立计算, 学 生 读 指名学生 题 , 说 说 板演。 题目中包 含哪方面 的数量关 系,各是 什么数量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提醒学生关注对 应的量。 (2)完成教材第 31 页“练习五”第 11 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 系,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提问:这道题求哪个量?怎么求?题目中哪个量是不变的?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先根据“路程= 速度×时间”求出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速 度。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五”第 15 题。 出示练习题, 提问: 这道题又和我们生活中什么问题有关呢? (工程问题) 组织学生结合题目认识工程问题中的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
分析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第(1)题:24×8=192(个) 第(2)题:192÷24=8(时) 第(3)题:192÷8=24(个) 2.完成教材第 30~32 页“练习五”中的其余练习。 教师根据课堂时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不够时将剩 余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 3.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五”思考题。 这道题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在巩固竖式计算方 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补充习题第 24、25 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常见的数量关系
关系。
组织汇报 让学 这 道 题 求 交流, 哪个量? 生 说 说 解 怎 么 求 ? 题思路 题目中哪 个量是不 变的?
工作总量 =工作效 率×工作 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总 量÷工作 时间 工作时间 =工作总 量÷工作 效率
通过本节课练习,学生对于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的较好,对于公式的变 教学反思 形也能很好的掌握,从练习上看效果还是可以,但仍有个别的学生对于 除法计算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查阅意见
苏 教 教学内容 主备人
版 第
八
册
年级:
四
学科: 4.8
数 学 课型 22 新 授
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朱成中 执教者 朱成中
使用日期
第 1 课时 / 总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 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 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 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课件 课前预习 看书 33 页例 4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一、谈话引入 1.创设问题。 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 5 写成了 50 并进行了计算。 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 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导入新课。 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 会引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一 …… 此处隐藏:36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