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总汇

时间:2025-04-10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有下列四个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体系 2.组群布局; 3.建筑形象; 4.工官制度。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建主要有3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 2、穿斗式 3、井干式

1、抬梁式(主要方式)

2、穿斗式(沿海抗风和抗震用) 抬梁、穿斗混合式

1)中间用抬梁、山墙用穿斗式 2)抬梁与穿斗的穿插 3、井干式(高山多木材地区用)

1、抬梁式木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已完备) 其主要构件有:柱、架梁(梁)、桁、枋、椽、斗拱 1)柱有六种: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瓜柱

2)架梁(梁)----梁架中主要受力的构件

◆按桁(檩)条的数字定出大梁的名称,如三架梁; ◆上下梁架之间用瓜柱支承,瓜柱用角背固定。 ▲ 步架:梁架中,桁条之间水平距离称为步架,清每步2m.

▲主梁----梁架中的架梁称为主梁

▲次梁----在檐柱、金柱之间的梁称为次梁 次梁在大式建筑中叫挑尖梁 次梁在小式建筑中叫抱头梁

当廊子很宽时,两步架宽的次梁称双步梁,一步架宽的次梁称单步梁。

3)桁----梁架上承受屋面重量的构件叫桁,

小式建筑叫檩(受力材)

4)枋----联系两榀梁架之间的,位于桁下的联系材(不受力构件)

5)椽----屋面上,承受屋顶重量(如望板、板瓦、脊饰等),其下传送到桁(檩)的构件称为椽。 按步位分有:

脑椽(扶脊木下) 雀架椽(金桁之间统称) 檐椽(出椽部分)

飞檐椽(檐椽之上重叠而又更长一些伸出之椽)。

(6)斗拱 在大式建筑中用之 A、其构件有:斗、升、栱、翘、昂

斗----承托栱与翘或昂相接处的十字开口构件,坐斗称大斗,小斗也称十八斗。 栱----斗栱上与建筑物面宽平行,置于翘或昂之端上的 似弓形的木构件。 翘----斗栱上前后中线伸出的弓形木构件。

升----栱两端,承托枋或栱的左右开口构件,一般称三才升。正心栱两端的升称槽升子。 昂----斗栱上在前后中线上,向前后伸出,前端有尖向下斜垂之材,其状似象鼻的构件。 B、按斗拱所在的位置,斗拱可分为:柱头科(柱头铺作)、补间科(补间铺作)与角科(转角铺作) C、斗拱的作用

增加挤压面 支撑挑檐檩 联结柱网 减少净跨 抗震性能 装饰作用 等级标志 模数作用 D、斗的组成部分:

▲斗口:大斗正面开口的宽度,清代称为斗口,是官式大木建筑中衡量建筑物的标准单位。 ▲坐斗:即大斗,宋代称栌斗。 ▲斗耳:斗的西侧凸起的部分

▲斗腰:斗的平直部分(宋式称为斗平) ▲斗扁:斗的下部倾斜部分 ▲无斗耳的斗叫平盘斗 E、斗拱的出跳:

▲出跴:斗栱向建筑物的里、外挑出,称为出跴。 ▲拽架:每出一跴,其距离称为一拽架

▲ 斗栱名称: 无昂斗栱称为品字斗栱,如:三跴单翘品字斗栱 有昂斗栱称为:

单昂斗栱(三跴、四铺作) 单翘单昂斗栱(五跴、五铺作) 单翘重昂斗栱(七跴、六铺作) 重翘重昂斗栱(九跴、七铺作)

F、斗拱的模数作用

▲斗栱在宋代称作铺作,其计算单位用材、栔。材栔的比例是,一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足材即1材加1栔。

▲清代以斗口为度量衡单位1斗口相当于1材的宽度,即10分。相当于6寸清1营造尺=32cm 斗栱分11等级,1等斗口用足材,1斗口(6寸),以后每一等级降0.5寸,11等斗口1寸。

1-4等:未见实例 5-6等:大殿 7-8等:厅堂 9-10等:亭榭 11等:给装修用的。 太和殿用7等斗口。

计算方法: 例如:

一个斗栱,也称一品、一组斗栱,称为一攒。清代攒与攒斗栱之间距离为11斗口。 清式大木建筑中,明间斗栱6攒(除柱头斗栱外计算),柱与柱应为7个距离,即柱中心之间的面宽为7*11斗口=77斗口。照此类推,次间斗栱5攒,其面宽为66斗口。

柱高,清式规定为60斗口,斗口就是衡量建筑的计算单位。

2、雀替

作用: A.增加挤压面和受剪断面

B.减少净距

C.改善节点构造,取得艺术上的过渡

3、屋顶

A.屋顶形式有: 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1)庑殿顶:四坡五脊,即古书所载“四阿”屋顶,乃高贵建筑用之。 2)歇山顶:四坡九脊,较高贵的建筑用之。

3)悬山顶:两坡,屋檐悬出山墙,一般建筑用之,防雨较好。 4)硬山顶:两坡硬山墙,一般建筑用之,防火性好。 5)攒尖顶:圆攒尖顶、三角、四角、六角、八角攒尖顶等 6)卷棚顶:无正脊 B. 大屋顶的基本形态

1)深远的出檐,目的是保护木构架和柱、墙。 2)翘起的翼角

3)凹曲的屋面

4)反宇的檐口(屋顶下部叫宇) 5)突出的脊饰 6)丰富的瓦件

C.大屋顶造型的源来 1)帐篷说

2)构架说

a.房屋拼合说

b.用竹做屋顶形成的曲线

c.下凹说 屋顶原是平的,但时间长了,柱子下沉,形成凹曲的屋面。 3)功能说(由林徽因提出的)

a.排水 《考工记》记载:“轮人为盖,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

(轮人:制车匠人;上:上部;宇:下部;尊:陡峭;卑:平缓)

b.调整 …… 此处隐藏:108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总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