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_精华版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精华版
第一章 信息化的基础知识 1.1 信息化的概念 1.1.1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定义包括两个层次,及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 本体论信息概念: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识论信息概念:主体对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1.1.2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要素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利益。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的成功之本,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1.2 电子政务
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概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广义的政务概念除包括上述电子政务外,还包括电子党务、电子政协和电子人大等。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技术形式:
(1) 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 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4)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 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 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7) 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8)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1.2.2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过程模式
(1)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2)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3) 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4)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技术模式:
(1)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2)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 稳步推进,严禁重复建设。 (4) 利用统一网络平台。 (5) 规范试点。
(6) 保证建设和运行资金。
(7) 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1.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3.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
概念: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
目的: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物处理、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规划:
(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3) 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4)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6)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7) “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方法:
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布实施。 指导原则
(1) 效益原则。
(2) “一把手”原则。
(3) 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 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5) 以人为本的原则。
1.3.2 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
ERP的概念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是由MRP逐步演变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MRP,闭环MRP、MRPII和ERP这四个阶段。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构成:由系统管理、生产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作业计划管理、车间管理、质量管理、动力管理、总账管理、应收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现金管理、成本核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分销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领导查询、运输管理、工程管理、档案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和定制模块构成。 ERP功能
(1) 财会管理:○1会计核算○2财务管理
(2) 生产控制管理:○1主生产计划○2物料需求计划○3能力需求计划○4车间控制○5
制造标准
(3) 物流管理:○1销售管理○2库存控制○3采购管理
(4) 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2招聘管理○3工资核算○4工时管理○
5差旅核算 ○
1.3.3 客户关系管理(CRM)在企业的应用
C:CRM中的C代表的含义是客户,是指企业产品或者服务所面对的对象。按照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可以分为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按照客户与企业合作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新客户和老客户。
R:CRM中的R代表的含义是关系 …… 此处隐藏:1322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习作介绍自己说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