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
发布时间:2024-11-25
发布时间:2024-11-25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叶小琴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 本课延续上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研究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教科书从上一节课的内容引人,继续探索影响沉浮的其他原因。对学生来说,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本课的探索就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切人。
如果学生能意识到重量和体积正在同时影响着沉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变量控制的实验来探索其中的秘密。同时,教科书还设计了利用小瓶子继续研究相同体积下重量是怎样影响物体沉浮的实验,也为探索潜水艇沉浮的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潜水艇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
2.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4. 说教学准备:为了学生能顺利地进行研究思考,我为学生准备了如下研究材料:
每组一个水槽、教科书上要求的一七种物体、一套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 一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心,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这对培养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和正确思维活动有积极意义。 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上一定很感兴趣。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出一些常见物体的沉浮情况。也会很自然地把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有关。因此在让学生探究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的关系时会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通过自己亲自探究后,会认识到原来的认识可能不是完全正确。这就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和明白事实证明猜想的最好方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从内心向探究的活动,融入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特征即兴发挥。同时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交流、沟通倾听的能力。
学法: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验证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掌握相关知识。在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中,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探究活动,讨论得出一定的科学概念,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归纳的能力和注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及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教科书从前一节课的内容引人,提出了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它们的沉浮与轻重、体积大小有关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前一节课的材料和实验结果。本课将进行四个阶段的探索与思考: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
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四).潜水艇的原理
1.有了小瓶子活动的铺垫,学生对潜水艇的原理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不过,小潜水艇是学生十分喜欢的玩具,尽管学生理解了原理,还是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甚至亲自制作简易潜水艇,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关于潜水艇的原理,可以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进行讨论,也可以提供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
3.当学生理解了潜水艇的原理之后,接下来的活动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潜水艇,体验潜水艇的沉浮现象;二是要提供自制简易潜水艇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制作潜水艇,提高他们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跟“造一艘小船”一课结合起来,举办自制小船的展览会。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做到简明扼要,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有引领作用,需要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