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推拿按摩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5
发布时间:2024-11-25
中医适宜技术
第十四节 针灸急救
三、针灸急救:
1、晕厥
治则:苏厥开窍,实证只针不灸,泻法;虚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主穴: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 百会 内关 合谷
加减:气厥实证配太冲、行间;虚证配足三里、气海;血厥实证配行间或涌泉;虚证配关元、膈俞、足三里;痰厥配中脘、丰隆;热厥配大椎、中冲;寒厥灸神阙、关元;牙关紧闭加颊车、下关。
操作:实证、热证诸穴强刺激泻法,百会可点刺出血,再开“四关”(合谷向后溪透刺,太冲向涌泉透刺),或同时针刺“五心穴”(即百会、双劳官、双涌泉);虚证、寒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神阙、关元可用隔盐灸,或重灸“五心穴”。
其他疗法:
①指针:紧急情况下用拇指重力掐按水沟、合谷、内关穴,以病人出现疼痛反应并苏醒为度。
②三棱针:适用于实证晕厥,取穴大椎、百会、太阳、委中、十宣。点刺出血。
③耳针:取心、脑、神门、下屏尖、下脚端。每次选2~3穴,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弱刺激,留针30分钟,每5分钟捻转1次。
注意事项:
①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应紧急救治。针灸急救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患者苏醒后要特别注意查找病因,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贻误病情。
②急救时患者应去枕平卧、注意保暖、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的地方立即给以上氧;医生应动作迅速、沉着冷静、不慌
中医适宜技术
不乱;应嘱咐患者家属加强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2、抽搐
治则:熄风止痉,只针不灸,实证用泻法,虚证平补平泻。 主穴: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 大椎 筋缩 合谷 太冲 阳陵泉
加减:热毒壅盛加劳宫、曲池、中冲;风邪甚者加风府、风门;气血虚弱加膈俞、足三里、气海;肝肾阴虚加肾俞、肝俞、三阴交、太溪;神昏加百会、涌泉。
操作:热极生风者用强刺激、泻法,中冲可点刺出血;风府、风门不可深刺,以免刺伤脊髓和肺尖;虚风内动者中等刺激,平补平泻。抽搐频繁者每日治疗2~3次。
其他疗法:耳针:取肝、肾、皮质下、神门、脑干。毫针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或埋针数小时。
注意事项:①抽搐属危急病症,经针灸急救处理抽搐停止后,应及时查找病因,明确诊断,积极治疗。②病人抽搐发作时,不可过度用力对抗抽搐肢体,以防伤及患者,并且小心将软毛巾等塞入患者口中,以防咬舌。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堵塞窒息。③病人在抽搐时针刺或针刺中出现抽搐,特别要注意防止断针、滞针、弯针等现象发生。
3、胃痛
治则:消食化滞、通调腑气、温中散寒、理气镇痛,以针刺为主,泻法。
主穴:以足阳明胃经腧穴及相应募穴、郄穴为主。中脘 天枢 梁丘 足三里 内关 公孙
加减:饮食积滞加建里;寒客胃肠加灸神阙、关元;胃痉挛加梁门;肠痉挛加上巨虚、下巨虚;恶心呕吐加膈俞;腹皮挛急加筋缩、阳陵泉。
操作: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者,中脘、气海、神阙、足三
中医适宜技术
里、脾俞、胃俞、阿是穴等施行一般灸法或隔姜灸(中脘、气海还可施行温针灸),并可加拔火罐;期门、膈俞等穴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其他腧穴常规针刺,强刺激泻法,动留针20~30分钟;针后加灸或用温针灸。急性胃痛每日治疗1~2次。
其他疗法:①指针:取中脘、至阳、内关、足三里等穴,以双手拇指或中指点压、按揉,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感觉舒适为度。同时令病人行缓慢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即可止痛。间歇5分钟,再重复操作1次。②热熨法:将食盐和吴茱萸混合炒热,装人布袋中,热熨脘腹部,至脘腹疼痛消失为止。③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④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注意事项:①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若经治疗疼痛不能缓解者,应查明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急性胃痛往往针灸l次或数次即有明显止痛效果,但慢性胃痛需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②饮食调理、生活规律和精神调节对胃痛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多吃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少食易产气的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饱食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力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③胃痛证候有时可与肝胆疾患、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相似,须注意鉴别,以免延误病情。④对溃疡出血、胃穿孔等重症胃痛,应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或转外科治疗。
4、腹痛
治则:饮食停滞、肝郁气滞者调气化滞,只针不灸,泻法:寒邪内阻者温中散寒,针灸并用,泻法;脾阳不振者温补脾阳,针灸并用,补法。
中医适宜技术
主穴: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中脘 天枢 关元 足三里
加减:饮食停滞加里内庭;肝郁气滞加太冲;寒邪内阻加气海;脾阳不振加脾俞。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寒邪内阻和脾阳不振者可用灸法或温针灸;神阙隔盐灸。
其他疗法:药熨:取艾叶、食盐混匀放铁锅内炒热,布包,乘热熨疼痛处。药凉后再炒热再熨。适用于虚寒腹痛。
注意事项:①针灸治疗腹痛有较好的疗效,但针刺止痛后应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②急腹症(如胰腺炎、腹膜炎、肠梗阻、肠穿孔等)引起的腹痛,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严密观察,及时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或转手术治疗
5、胆绞痛
治则: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针刺为主,泻法。
主穴:以足少阳胆经腧穴和相应募穴、背俞穴为主。中脘 日月 胆俞 阳陵泉 胆囊穴
加减:肝胆气滞加太冲、侠溪;肝胆湿热加三阴交、阴陵泉;蛔虫妄动加百虫窝、迎香透四白;发热寒战加曲池、支沟、外关;恶心呕吐加内关、足三里;湿热发黄加至阳、肝俞、阴陵泉。
操作:日月沿肋间隙由内向外斜刺;胆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勿深刺,以免刺伤内脏;肝俞、胆俞可用大艾炷灸至皮肤灼热;余穴常规针刺,宜强刺激,久留针(可根据病情留针1~2小时),间歇行针以保持较强的针感。每日2次。
其他疗法:①指针:取胆俞或其附近的阳性反应点;以拇指重力点压10~20分钟。②耳针:取耳穴肝、胆、腹、神门、交感、胃、脾。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动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中医适宜技术
注意事项:①针灸对胆绞痛止痛效果较好,对急性发作、病程短、无严重并发症者疗效更佳。但在治疗中应查明原因,结合病因治疗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②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注意保暖。
6、头痛
治则:疏经活络、通行气血,“通则不痛”。以针为主,虚补实泻。
主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⑴ 阳明头痛:印堂 上星 阳白 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 合谷 内庭
⑵ 少阳头痛:太阳 丝竹空 角孙 率谷 风池 外关 足临泣
⑶ 太阳头痛:天柱 风池 列缺 后溪 申脉 昆仑
⑷ 厥阴头痛:百会 通天 太冲 行间 太溪 涌泉
⑸ 偏正头痛: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合谷 内庭 外关 足临泣
⑹ 全头痛:百会 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合谷 风池 外关
加减:外感风邪加风池、风门,风寒加灸大椎、风热针泻曲池,风湿针泻三阴交;痰浊上扰加丰隆、足三里;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膈俞;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足三里;各部头痛均可加阿是穴。
操作:头部腧穴大多应平刺,少数腧穴如太阳、天柱、风池可直刺,但风池穴应严格注意针刺的方向和深浅,防止伤及延髓;外感风邪、痰浊上扰、气滞血瘀、肝阳上亢针刺用泻法;气滞血瘀、肝阳上亢可在阿是穴点刺出血;气血不足针用补法,加灸。急性头痛每日治疗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慢性头痛每日或隔日l次。
中医适宜技术
其他疗法:①皮肤针:重叩印堂、太阳、阿是穴,每次5~10分钟,直至少量出血。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或肝阳上亢型。②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③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刮肘窝、腘窝。
注意事项:①针灸治疗头痛疗效显著,对某些功能性头痛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对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针灸也能改善症状,但应同时注意原发病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②部分患者由于头痛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故易产生消极、悲观、焦虑、恐惧情绪。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附:针灸急救特定穴位歌诀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阳白与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中医适宜技术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中医适宜技术
第二章 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
第一节 针刺疗法
1、毫针的选择与保养
毫针在使用及消毒前必须认真检查。针尖必须尖而不锐、圆而不钝、形如松针。针身必须光滑挺直、弹性适中、韧性良好。针柄要固而不松,针根要滑而无锈、便于捏持施术。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体形胖瘦、病情虚实及针刺部位的不同,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毫针在使用后,必须用棉球清洗干净,放在垫有纱布的针盒内,并在针尖端放臵棉花防止针尖受损。毫针必须认真消毒,常见的消毒方法有高压蒸气灭菌法、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
2、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
选择体位的原则以患者自然舒适、医师操作方便、便于正确取穴、持久留针为度。尽可能采用卧位以防止晕针。临床常用的体位,一般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为主。
3、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
常用进针法主要为以下5种:
①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于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此法适用于短毫针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②夹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此法适用于3寸以上的长毫针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③舒张进针法:以左手五指平伸,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
中医适宜技术
指臵于穴位上,分开两指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之间刺入皮下。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皮下。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穴位的进针。
⑤管针进针法:用金属管或特制的进针器代替押手,选用平柄或管柄的毫针,从管中拍入或弹入穴位内,进针后将套管抽出。
4、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
行针技术是指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这是针刺的基本手法。主要有两种:
①提插法:针尖进入皮肤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即将针从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的纵向行针手法。
②捻转法:针尖进入皮肤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的行针动作,即将针向前向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行针手法。捻穿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必须注意捻转时不能单向转动,造成肌纤维缠绕,导致出针困难。
5、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辅助行针手法是为促进针后得气、或加强针感的一些方法。常用的辅助行针手法有:
①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
②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
③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促使针感扩散。
④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针
中医适宜技术
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
⑤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
⑥飞法: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总则,补泻手法贯穿于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针刺过程。常用的补泻手法有如下7种:
①随补泻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②疾补泻法: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补法。
③提插补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④捻转补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⑤呼吸补泻法:当病人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补法;当病人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为泻法。;
⑥开阖补泻法:出针时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压为泻法。
⑦平补平泻法: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7、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获得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①针刺的角度:分为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或不宜深刺的穴位)、平刺(针身
中医适宜技术
与皮肤表面呈15°~25°角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的穴位)。
②针刺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对于延髓部、眼区、胸腹部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③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而定。如头面部、胸部正中腧穴多用平刺;颈项、侧胸、背部多用斜刺;腹部及四肢多用直刺。
8、针刺得气或针刺感应
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称为“得气”。当针刺入到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患者即有酸、麻、胀、重等感应,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和传导现象。医者针下有沉重紧涩、如鱼吞钩之浮沉的感觉。如未得气,则针下虚滑,患者也没什么感觉。针刺得气与否,是疗效的关键。故当准确取穴,同时运用留针侯气、循弹催气、补益经气等方法使其得气。
9、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①晕针
现象: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呕、精神萎倦、脉象沉细,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原因:病人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劳、过饥、大汗、大泻后;或体位不适、医者手法过重。
处理:立即停针,并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温;轻者静卧片刻,饮温水可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并温灸百会、气海、关元,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
中医适宜技术
预防:初次受针者,当尽量消除其紧张情绪;尽量取卧位及选择舒适持久体位;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过饥、过劳患者暂不宜针刺;医者边治疗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应及早处理。
②滞针
现象:在穴位内行针或出针时感到涩滞困难。
原因:行针用力过猛、角度过大,或一个方向连续捻转致肌纤维缠针身;或患者精神紧张及因疼痛致肌肉痉挛引起滞针。
处理:让病人放松以缓解紧张状态,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按揉;或在附近加刺一针以宣散气血;因单向捻转所致者,须反向推转左右轻捻松懈之。
预防:尽量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进针避开肌腱,捻转角度不宜过大,不能单向连续捻转。
③弯针
现象:针身弯曲,在肌肉内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行针及出针困难,病人感疼痛。
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不匀;或患者留针时体位移动;或滞针未及时处理。
处理:针身轻微弯曲者,将针缓慢退出;弯曲角度大者,须轻微摇动针体,顺势将针退出;因体位改变所致者,当恢复原体位,放松局部,再行退针。
预防: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柔,患者体位要舒适,不要变动体位,针刺部位不受压或碰撞,及时处理滞针。
④断针
现象:针身折断,部分针身露于皮肤之外,或针身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原因:针具质量差,针身或针根损坏失于检查;医者用力
中医适宜技术
过猛,致肌肉剧烈挛缩;或患者体位改变,外物压迫碰撞。或电针刺激强度过大。
处理:发现断针后,医者必须镇定,嘱患者保持原体位,以防断针向深层陷入。残留断端者,可用镊子取出。残端完全陷入肌层者,应在X线下定位,立即施行外科手术取出。
预防:针前仔细检查针具;针刺时要将针身留一部分在体
外;及时处理滞针和弯针,不可强拉强拔;使用电针不可突然加大刺激强度。
⑤血肿
现象:出针后局部青紫或肿胀疼痛。
原因:针刺时损伤小血管。
处理: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待其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肿痛甚者,可先行冷敷止血,再行热敷揉按。
预防:剔除带钩针具;熟悉解剖部位,尽量避开血管;针刺手法轻巧,注意眼区穴位的操作技巧。
中医适宜技术
第二节 艾灸疗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臵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1、艾灸疗法的作用
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2、艾灸疗法的分类
灸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3、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
①直接灸:是把艾灸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用黄豆或枣核大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经烫伤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者称为化脓灸;用中小艾炷直接灸之,烫时即取走,灸后不起泡或不成灸疮者称为非化脓灸。
②隔物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种药物如生姜、大蒜、食盐、附子、胡椒而施灸的一种方法。药物可因证因病不同,治疗时可发挥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为厚度约2分许的姜片,中心用针
中医适宜技术
穿刺数孔,上臵艾炷施灸,觉灼热时缓慢移动姜片,可灸多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本法适应于一切虚寒病症。
隔蒜灸:取独头大蒜切成分许厚,用针穿刺数孔,艾炷灸之,每灸4—5壮,因大蒜液有刺激性,故灸后易起泡。该法可治痈疽肿毒、未溃疮疖。
隔盐灸:取食盐适量炒热,纳入脐中,上臵艾炷施灸,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以防灼伤。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效。
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约3—4分厚,艾炷灸之。用治各种阳虚病症。
③艾条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熏灸。
温针灸: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穿臵一段长约2—3厘米的艾条施灸,至艾绒烧完为止。
温和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上方0。5—1寸许熏灸。
雀啄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上方如鸟啄食上下移动熏灸。
回旋灸:点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处上方反复旋转熏灸。
4、施灸壮数的选择
艾炷分为大、中、小三种,小者如麦粒,中者如半个枣核,大者如蒜头。施灸壮数的大小、数量可根据病性、病势、体质、年龄及治疗部位而定。在肌肉浅薄处宜小壮少灸,在肌肉深厚处宜大壮多灸;久病体虚者宜小艾炷,新病体壮者宜大艾炷。
5、一般施灸程序
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
6、灸法的补泻及操作
艾灸的补法操作是:点燃艾柱后,不吹其火,火力宜微而
中医适宜技术
温和,时间较长,待其慢慢自灭,灸治完毕再按其施灸部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艾灸的泻法是:点燃艾柱后,以口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速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灼痛时可更换艾柱再灸,时间较短,灸毕不按其穴,此谓开其穴促使邪气消散。
7、施灸禁忌
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期小腹、腰骶部不宜施灸。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
8、施灸时的注意事项
①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②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
③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
④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⑤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
上一篇:Excel高级使用技巧
下一篇:英语单词分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