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群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4-11-25
发布时间:2024-11-25
维普资讯 http://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 0 0 2年第 l 8卷第 5期
43 l
【综述】
我国人群 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吴先萍。杨晓妍。张宁梅。张梅王燕。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 7 . 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 06—4 2 (0 2 5—4 3 4 0 8 2 0 )0 1—0代组织过 3次大规模的糖尿病横断面调查,本文埘这 3次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人群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居住、饮水、卫生等条件的
改善,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逐步被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 DM)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另一方面,糖尿病病程迁延,并发症多且严重,加之目前还无法根治糖尿病,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
信息。 我国从 7 0年代末开始的 3次较大规模的 D流行病学调 M查,按时间顺序,分别是 1 7—17 9 8 99年全国 l 4省市 4 0万人口
经济负担,WH O根据 19 90年我国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资料,推算我国 19因糖尿病造成的残疾调整生命年损失 90年总共为 7 6 6万人年。
糖尿病调查 (即第 1次全国普查,以下简称第 1次普查 )’,一 19 94年全国 1 9省市 2 5万人口 ( 5岁)糖尿病普查 (≥2即第 2 次全国普查,以下简称第 2次普查 ) - 19 L 4及 9 6年全国 l 3 l省市 4万人群 (0~7 2 4岁 )糖尿病抽样调查 (以下简称第 3次抽查 ) J文将这 3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近年我。本国 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有一总体认 3次横断面调查基本情况见表 1。
国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不同层面揭示了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开展较晚,全国各地虽有不少次中小规模的调查,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状况各异,抽样方法及诊断标准不尽相同,所得资料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人群
糖尿病的危
险因素情况。我国分别于 7 0年代、8 0年代和 9 0年表 1 3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情况表
l患病率
人群 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这是我们深入探
表 2我国 3次调查 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第 1次普查
讨 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其防治的客观依据之一。2相关危险因素
患病率/%1. l* 2 2、 8 2 3. 2 6
2 1年龄 .
历次调查结果均显示 2型糖尿病患病率有随年龄
第 2次普查第 3次普查
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这与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棚一致。由于我国人口生育率在短时期内迅速下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转
注: *为第 1次普查人群包括了 2 O岁以下者,表中数据为除去这部分人群后得到的 2 0岁及以上人口的患病率。 第 1次普查其诊断标准不同于 WHO标准。根据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 19 9 4年在北京地区所作分析表明,第 1次普查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得患病率高于用 WHO标准所得结果,相当于 WH O标准诊断的糖尿病与糖耐量低减 (G、 I q)患病率的总和。可见,第 1次普查所得患病率比实际偏高 .我国基金来源:生部疾控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项目卫
变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老年人口糖尿病的监测,开发研制经济有效的糖尿病筛检方法。 2 2性别 .从 3次调查结果来看,除第 3次抽查患病率女高于男外,第 1、2次普查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这与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23体重 . 3次调查提示超重是 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凼紊之一。第 1普查上海地区调查结果表明,消除了年龄、性次
别、职业 3因素的影响后,超重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l四川省防疫站 (都成 6 0)1 l1 ) 3
着,超重者占总调查人数的 l . l;第 1次普查全国 l 96% 4省
2四川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医学系
市调查结果:超重者患病率及标化率分别是非超重者的 5 2 .6倍和 28 .6倍,提示发病机制中肥胖为季要因素 .超重者总
下一篇:管理学_第九章_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