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
发布时间:2024-11-25
发布时间:2024-11-25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
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的分配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1)按劳分配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以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是消灭了剥削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消费品分配模式。(2)按劳分配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总是以一定经济基础为条件而存在的,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1](P306)。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而且整个社会就只有这一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是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的一致性。(3)按劳分配制度下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且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都是公有制,消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消灭了剥削。(4)按劳分配所得的产品并不都是自己所有劳动的回报,而是都有所提取和扣除。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进行了下列提取和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2](P16-17)。在我国同样如此,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把这些需要从劳动者所创造的总价值中提取和扣除。与我们过去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还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所贯彻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模式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点:
(一)按劳分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实行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商品经济不复存在。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那里具备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因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经过一段过渡时期便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阶段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支配和使用。同时由于整个社会不存在不同38的利益主体和对立阶级,再加上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非常丰裕,已经能够取消市场和超越商品经济,因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在消亡的商品货币关系下实行的按劳分配也就直接从社会中取得,每个生产者不再需要交换自己的产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到现在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不具备实行马克思那种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价值规律的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不同,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直接分配,而是要分别对企业联合劳动和职工个人劳动作两层次的估量。相应地,劳动报酬也要经过先集体后个人两个层次的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与自身的辛勤劳动、劳动的熟练程度等劳动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在企业占有生产资料状况、经营好坏有密切关系。按劳分配完全置身于市场环境之下,受价值规律支配。
(二)按劳分配主体不同。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社会,全社会就是一个统一的分配单位,每一个劳动者直接把他的劳动贡献给社会,然后由一个社会中心(国家)根据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直接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个人消费品,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同为国家。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只能在公有制的企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按劳分配,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具体说
来,一方面,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产品都是企业员工的联合劳动产品;另一方面,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差别很大,只有承认差别,才能调动所有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践按劳分配,而不是在全国。企业成为分配劳动成果的微观主体,国家在分配过程中扮演着宏观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公平,我国分配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是不同的。(三)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而我国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马克思在设想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时认为,“等价交换的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交换的内容不再是价值,而是劳动,交换的形式不再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里已经不存在商品经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内在地客观地要求等价交换,要求承认差别,而且我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激发竞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在现实中表现为:多劳不一定多得,少劳不一定少得。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脑体差别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存在,消除“三大差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为否认、强制消除“三大差别”只会使大家都贫穷。(四)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劳动券”,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结束后,“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凭这些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3](P304)。而且劳动者所领得的这份消费资料是实物形式的,而非价值形态的货币,可以直接消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的形式,其具体实现模式是:劳动———商品———企业货币收入———货币工资———商品。在这里,劳动力也是商品,经过市场交换,才能形成企业货币收入,通过企业内部的分配,劳动者得到货币工资,货币工资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不是类似劳动券的“证券”,劳动者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去购买商品。由此可见,我国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得到的是价值形态的货币。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说我国的按劳分配是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五)获得消费资料的具体劳动的差别。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每个人有可能随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同时,在未来社会中劳动者的培养费用将由社会承担,于是复杂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即比较大的价值也归社会所有,工人本身没有任何额外的要求。这些均表明,未来社会的分配不必再考虑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差别依然存在“,劳动还只是人们的谋生手段。历史上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旧的分工还不可能完全消失,消灭旧的分工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技术水平极大提高,显然在我国现阶段还做不到这一点,人们还不可能完全摆脱旧分工的束缚,达到全面发展的程度。因此在劳动差别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劳动还不可能从一种负担变成为人们生活的自然需要,只能被当作谋生的手段。
(六)按劳分配中的“劳”的量的区别。马克思按劳分配中的“劳”是生产者的“个人劳动”,而这个“个人劳动”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中的“劳”则要求是“社会劳动”,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是表现为“私人劳动”,它要成为按劳分配中的“劳”,还需要转化为“社会劳动”。马克思所构想的、借以分配的劳动量是“个人劳动量”,因为未来社会个人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是同一的,所以作为按劳分配依据的劳动量,是以个人劳39动时间计量的“个人劳动量”。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劳动时间不直接是社会劳动时间,“个人劳动量”和“社会必要劳动量“两者通常是不等的。而作为分配依据的劳动量则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这就是现阶段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所说按劳分配中的“劳”的量的区别。这一区别无疑会使现阶段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不会是直接的,它必然表现出间接性的特点。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过程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差异,片面地进行纯理论上的解读,必须结合实际,根据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的反思,灵活地运用马克思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比较研究
种产权理论的共同点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
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和制度现象的重要性, 把制度安排当作影响经济绩效的重要因 素;都把产权关系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 种经济关系,把利益问题当作产权关系的 核心问题;都研究了资本的所有权、土地的 所有权、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与 支配权或控制权的分离等产权现象;都强 调与市场经济属性相适应的产权的纯粹的 经济性质和排他性质;都认为产权具有社 会强制性,是以法律形式确认或界定的,以 此来形成个人的各种行为约束;都认为产 权是一种社会工具,是体现在物与物交换 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意志关系、法 权关系;都认为产权是可以转让的;都研究 了商品所有权之间的等价交易关系等。 两种产权理论的区别
(一)产权研究的目的不同
马克思研究产权问题的目的是揭露资 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中资本对雇用劳动剥削 的实质,说明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虚伪性 和不合理性,进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内 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结果。而西方现代 产权理论是以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不变的 两制度的前提条件下,从交易费用出发,依 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安排和调整产权关 系和产权制度,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 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可见,不同的产权 理论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是为不同的 阶级利益服务的。
(二)分析产权的视角不同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坚持资产阶级经济 学的一贯传统,采取的是个体主义的微观 分析方法。因此,产权关系首先是个人对 于财产的一种排他性的占有关系,这种占
有关系在给经济主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 产生了交易成本;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变 迁,是个人在交易成本约束下追求利益最 大化而进行自发交易的产物,因而对产权 问题的分析完全是建立在以成本收益分析 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 假设基础上的。而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则是 建立在整体主义宏观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的,是一种整体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按 照整体主义宏观分析方法,一定社会的所 有制形式和产权结构不是个人之间自由交 易和自由契约的结果,而是社会结构的整 体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矛盾运动的产物,不是理性的、个人 的自由选择导致了产权制度的变迁,相 反,是社会结构和产权制度的变迁决定着 个人的行为方式和选择空间,因此,产权 制度首先不是个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关系, 而是不同阶级或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一种 生产关系。
(三)对产权是永恒先验的还是发展
的权利认识不同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把财产制度当作某 种先验的、超历史的权利,这是从孤立的 个人出发考察问题的必然结果。根据这种 观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财产制度是历 史发展的起点,是生产发展的前提,是自 然的人类本性造成的。这种观点把资本主 义社会的自发秩序当作了人类社会永恒不 变的自然规律,因此,把私有制看作是人 类利己本性的最适表现;他们运用交易费 用、自由契约、个人选择、成本收益等资 本主义自由经济范畴,不仅来说明资本主 义社会存在的产权问题和其他经济现象, 而且利用这些范畴来说明包括奴隶制度、 封建制度在内的产权现象。将资本主义私 有产权看作是永恒的范畴。但是马克思对 产权关系的认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产权“看成是一个与生产力、经济和文化发 展环境相关的历史范畴,认为人类社会是 一个自然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处在不断 的发展变化之中,制度现象也是一种历史
现象,产权结构的演变是随着生产力水平 的变化而变化的。即使是奴隶制度,也曾 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资本主义制度虽然对 其他社会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最终 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产权最终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消 亡,产权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对于产权与效率的关系认识不同
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 史范畴,因而对不同产权制度下的生产效 率做了历史性的分析,对私有产权和共有 产权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而西方产 权经济学对产权与效率的关系研究是基于 肯定私有产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充分 肯定了私有产权的合理性和高效率,否定 公有产权的科学性,这与马克思的观点有 着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分析了自然经济条件下、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产权制度与经济效率的 关系。马克思认为,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 权制度不是纯经济性质的,而是与各种自 然的、政治的因素掺杂在一起的,不能自 由地运行,因而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 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产 权制度既有刺激生产率提高的一面,又有 阻碍生产力提高的一面。
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只有资本
主义的产权制度才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公有产权会导致效率的损失。根据产权 的外部性分析,得出了私有产权较之公有 产权有效率的结论。德姆塞茨比较了公有 产权和私有产权的生产效率,认为关键看 它能否给其支配下的人们提供比外部性较 大的内在刺激。他认为,公有产权所具有 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公有权利的监督和 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 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可能有部分 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而且每一 个公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成员
来分享他努力的成果,共同体内所有成员 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都相当高, 因而公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而按 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外部经济,不论是外 部正效应还是外部负效应,都会降低资源 配置效率,因而公有产权必然导致效率低 下。相比而言,私有产权却能实现外部经 济内部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在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看来,“产权的一 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 地内部化的激励“,对外部性负效应与正效 应的任何界定,本质上都是对产权的界定。 如果对造成外部成本或外部收益的行为主 体,界定了明确的产权,即不存在产权残 缺,则其外部成本或外部收益内在化了,经 济效益也提高了。外部收益的内化,还可 以激励外部收益生产者的积极性以实现微 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生态 效益的统一,从而增加社会福利总量,提 高资源的社会配置效率。
(五)对推动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认
识不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推动了社会制 度的变迁,也就是所谓的“一元动力论”。 正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才导致了社会制度的 更替。这种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只要存在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的变迁就 无法避免。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则认为,社会制度 的变迁是由多种外生因素变化导致的,这 些因素包括人口因素、制度因素、国家、意 识形态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口因素。 诺思用产权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解释人类历 史上经济、政治乃至社会诸方面的结构与 变迁,指出有效率的产权结构是经济活动 的源泉,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最终 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 结构的效率负责;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 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其功 能是弱化偷懒和搭便车的道德风险,它能 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历史上国家的不稳定性,
即国家的兴衰的内在原因。诺思关于社会
二#从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当前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1.劳动力资源丰富,供给大于需求,就业形式比较严峻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在农村,据最新调查统计,目前农村人口有八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57%,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农民大部分会选择去城市谋求职业,在现在这样的高新技术条件下,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趋于饱和,加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就造成就业的严重压力,从 2008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经济危机引发了周期性失业冲击,给中国社会到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超过 2000 万的农民失业返乡,中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当前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城镇失业率绝对数在持续攀升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虽被控制在 5.3%之内,但是失业人口的绝对数的不断上升,特别是进入 2000 年以后,失业人数更为明显增多,但这只是显性失业人口,大量存在隐形失业风险的人群并没有计算在其内,
虽然政府加大再就业保障力度,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但这部分人员数量依然较大,据调查,2009 年 9 月底,中 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 930 万人$ 3.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进程的加快,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483 万人,比 2006 年增加了 75 万人,’十一五(期间 全国将有 2500 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式
制度变迁的动力也被称之为“多元动力论 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失业是一种虚假的饱和状态$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或失业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培养理念,个人期望和市场需求错位造成的结构性矛盾$我们面临一个尴尬场面,就是很多基层的单位或民营企业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去充实,而大学生却总挤在大城市或外资企业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矛盾 (二)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1.劳动力总量增长过快中国人口总数较大,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就造成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如果以 18 岁作为劳动力开始参加工作的话,那么从 1998 年开始劳动力供给继 1982 年和 1987 年之后的另一个高峰,并且这种状态要延续到 2020 年左右$ 2.体制转型的深化,高校扩招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为适应社会国家的需要,对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在不断深化,大量体制性冗员不断释放,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实行工资低,就业率高的政策,许多单位出现冗员过多,结构臃肿,生产和工作效率明显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冗员被释放,所以出现了大批失业人员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城镇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远 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另外,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往往 出现’僧多粥少(现象$
3.劳动者自身的原因$劳动者的质量取决于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岗位,如生物工程#金融#外贸等行业对劳动者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许多劳动者因为技能和劳动水平偏低不能胜任这些工作,这就造成了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建设,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首先要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同步进行;其次,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更多新的岗位,满足不同层次劳动者的需要;第三,鼓励支持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由于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受原材料限制较小,同时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层次交广,因而提供的就业机会容易被劳动者接受 2"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劳动者自谋职业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解决办法,创业不仅仅使劳动者本人实现就业,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同时,我们要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的准入限制,加强自身的素质培训,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的形成,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中的技术存量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教育和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考虑的必要因素,所以,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势在必行的策略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增长快是造成失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4$对于失业较严重的地区实行政府倾斜政策$在我国,失业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一些经济不发达#老工业基地#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如陕西#甘肃#青海#东北三省等地区,对这些地区应实行地区倾斜政策,如减免税收,进行一些政策性的补助来改善这些地区的失业情况$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
口的最低生活
标准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它与相对过剩人口之间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失业也就意味着收入的中断,一些失业的人员会使自己及家人陷入极度贫困的状态,这样就会造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为了保证失业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业人口的生活问题
(二) 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
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 ,既有以社会化大 生产为基础的社会 (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 义社会) 共有的普遍性原因 ,又有基于我国当前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特定阶段的特殊性原因
第一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 广泛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必然出现资本有 机构成的提高 ,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
第二 ,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形成 潜在的过剩人口
第三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 的转变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结构升级 和资本深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大大下 降 。
二、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西方经济 学 失 业 理 论 的比较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相比具有 某些独特和优越之处,在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和失业有利 论上两者还存在相似之处。
(一) 前者更为科学和优越
第一,马克思将非自愿失业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劳
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支配权力由劳动者手中向资本
家手中的转移。 资本家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和资本家之间 激烈的竞争不断地推动着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力水平提 高,由此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会造成一些雇佣劳 动者被迫失去工作或很难找到工作。 相比之下 , 西方经济学或者假定并不存在非自 愿 失 业,或者认为非自愿失业是心理规律作用的结果,或者将对 非自愿失业的解释局限在说明:在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时候, 工资为什么不下降以实现劳动市场出清。 在对劳动市场非 出清状态的解释上,他们或者将工资刚性作为前提假设,或 者对工资刚性做出多种解释,比如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做 出的解释有:“劳动合同往往具有较长的期限、 劳动合同具 有分批到期的性质、效率工资、厂商无法与失业工人联系” [9] 等等。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效率工资模型。
效率工资模型存在多种版本,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 学都从不同角度对效率工资提出了不同解释。 信息经济学 认为,“除传统竞争性经济理论所描述的功能之外, 价格还 会发挥其他功能:价格传递信息,并且会影响行为,从而造 成质量对价格的依赖”。 [10]具体到劳动市场上就是,“工资会 影响到雇员更新成本, 影响到劳动市场上具有不同能 力的申请者的组合 , 影响到雇员的工作激励 , 影 响到雇员的士气”,[11] 从而影响到雇员劳动生产力和企业利 润,这样,在面对非自愿失业的时候,企业并没有动力降低工 资。 行为经济学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成果,对存在非自 愿失业时劳动市场参与者不愿意降低工资的行为做出了比 较令人信服的解释。 比如“经济行为主体具有看重公平的心 理和相互倾向心理, 这种心理往往会使得劳动市场参与主 体在面对非自愿失业时反对或不愿意降低工资水平”。 [12]
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仍然具有西方经济学 的一大通病,即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将失业的产生和 存在说成是由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无关的市场缺陷、 市场参与者心理等因素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第二,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在区分劳动力和劳动 的基础上区分了劳动供求和劳动力供求,具有更好的劳动 (力)供求函数。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需要将劳动需求细化 为劳动需求增量和纯劳动需求增量来理解;劳动需求增量 取决于可变资本增量;而纯劳动需求增量不仅取决于劳动 需求增量,而且还取决于现役劳动军的劳动小时数和劳动 强度。
需要把劳动力需求细化为纯劳动力需求来理解;在纯 劳动需求增量既定的情况下,纯劳动力需求量取决于即将 就业劳动者的劳动小时数和劳动强度,而后者往往又跟劳 动力市场上失业严重程度紧密联系。 需要将劳动供给细化为现役劳动军的劳动供给增量 来理解;在现役劳动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他们的 劳动时间和加强他们的劳动强度可以增加劳动供给量。 而 且,由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现役劳动军的数量往往小于 劳动力供给量。 另外,由于纯劳动需求增量=劳动需求增量-现役劳动
军的劳动供给增量, 因此, 劳动供给对劳动需求是有影响 的。
相比之下,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供求函数的看法过于 简单,首先并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其次认为劳动供求仅 仅是工资或者实际工资的函数,最后没有认识到劳动供给 对劳动需求具有影响。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 中各部门就业状况苦乐不均的现象。相比之下,西方宏观经 济学往往采用一种总体水平的分析方法,用来表示整个社 会的就业水平,用表示整个社会的潜在就业
量,而用来表示 整个社会的失业水平。 [13] 直到二战以后,就业结构才得到西 方 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 其 中 比 较 有 代 表 性 的 是 James
Tobin 的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理论, 他认为劳动力市场可 以按照工人技术水平细分为若干个局部市场,每个局部市 场代表一定技术水平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局部市场的专业 性很强,即使有的局部市场供大于求,有的局部市场供小于 求,也会因为局部市场的不可替代性而发生失业和职位空 缺并存的现象。托宾只是描述了这一现象,并用一定技术工 种的劳动力在各岗位之间的不可转换性来说明失业和职 位空缺并存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而并没有说明这种现象 产生的原因何在。
第四,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既强调劳动供求规律 的一般性,又强调劳动供求规律的资本主义制度特殊性。相 比之下,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介绍的是所谓一般劳动供求 规律。 这种一般劳动供求规律抽象掉了市场经济的资本主 义制度特征。
(二) 两者相似之处 第一,在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上两者存在相似之处。 效率工资模型认为,雇主不愿意雇佣那些愿意接受更
低工资的申请者的目的在于:激励雇佣劳动者努力工作,避 免劳动力市场上逆向选择效应造成雇员平均素质的降低, 避免雇员更新率和雇员更新成本上升。也就是说,非自愿失 业存在是因为雇主害怕降低工资会妨碍利润最大化目标 的实现。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资本家对利润最大 化的追求促进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结果必 然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由此可见,效率工资模型和马 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或明或暗地揭示了雇主对利润 最大化的追求是非自愿失业产生的根源。另外,效率工资模 型间接地告诉我们,非自愿失业人口相对于资本家获取最 大化利润来说是过剩的,这与马克思对相对过剩人口的定 义相类似。
第二,两者都认为失业存在对资本家有利。 信息经济学认为, 雇主-雇员关系的信息结构具有不 对称的特征,雇主无法无代价地对雇员工作行为进行监督。 这样,如果存在充分就业,雇员会选择偷懒,因为如果因偷 懒而被解雇,他还可以立即找到其他工作。 “为了引诱雇员 不偷懒,企业会支付高于现行水平的工资;这样,如果某雇 佣劳动者因偷懒而被解雇,他会付出代价。如果提高工资对
一家企业来说有利,那么对所有企业来说都这样。当所有企
业提高工资时,不偷懒的激励再次消失。 但是,所有企业提 高工资造成的结果是,他们的劳动需求减少了,结果造成非 自愿失业。在存在非自愿失业时,即使所有企业支付相同的 工资水平,雇佣劳动者也没有偷懒的激励。 ”因为,如果因偷 懒而被解雇,他不会立即找到其他工作。 因此,与“偷懒联系 在一起的惩罚取决于失业率 ”,[14]失业率越高 ,因偷懒被解 雇所遭受的惩罚就越大,这样雇员工作时努力工作的激励 也就越大。与此相类似,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论证了维持相对 过剩人口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是有利的和必要的。
三、 结语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更为科 学和优越。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必须 坚持以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为根本指导,吸收西方经 济学就业理论的可取之处,最终目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创 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理论。
另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 ,马克思相对过剩 人 口 理论忽略了在资本增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新行业、新部
门,新行业和新部门的出现和成长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因此,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一种假设社会分工体系 不变的静
态理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另外,一些西方经济 学家也研究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很值得 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利润学说与西方经济学利润理论的比较
(一)不同点
(F)利润的理论基础不同(马克思的利润源 泉理论是以价值论即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指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劳动创造的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没有劳动创造价值,利润也就不会产生(马克思又指出,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才转化为利润(因此,+EF+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E 卷资本家取得利润是对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商品价值的无偿占有,是对劳动者的剥削(西方经济学的利润理论是以财富论为基础,把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都看成是利润产生的源泉(
(I) 利润的目的不同(马克思认为,随着资 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必然会表现出利润率下降和利润总量增加,利润下降必然会引起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在西方经济学当中,利润是不断地在流动的,厂商可以选择在利润回报的行业进行投资,当出现所有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时,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其他行业,也就是说利润可以随着资本的流动不断地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动(他们必须遵循%边际收益 k边际成本&原则进行生产
((G)利润概念的界定不同(马克思认为利润 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包括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是剥削关系的产物和表现(西方经济学家对利润理论认识则不同,有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是所投入资本的报酬,新古典主义把企
业经营要素的收益称为利润,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则认为平均利润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收益,只有超额利润才能称为%利润&( (J)利润的功能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利润学 说是从剩余价值理论导出的,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成为利润,利润发展的第四过程中又提到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以及资本主义地主瓜分剩余价值(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隐藏剥削的矛盾性,这足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性(西方经济学从获利性考虑,体现资本的效益( (二)相同点
马克思主义利润学说和西方经济学利润理论都是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都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的,它们虽然在理论基础$目的$功能和对概念的界定上有异同之处,但是它们在资本的功能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资本家投入生产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基本共同点有:
(F)利润体现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报酬(体 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关系(马克思虽然说资本主义的利润公式掩盖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本质,但也承认利润公式合理的一面(
(I)利润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些共同特 征(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在生产力较发达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不同的只是经济关系(利润公式要求参与生产的不同的要素都要获得相应的报酬(马克思对此也说过,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剩余(剩余价值)也必需要作出一定的社会扣除(因为社会剩余价值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反对的只是剩余价值全部给资本家阶级剥夺( (G)利润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识到利润
在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个别利润低于行业平均利润的厂商迟早是会破产的,马克思在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时说得很清楚(市场经济中检验竞争的效果就是看利润(
(J)利润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贫穷 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同样也要讲效率(其中利润高低就是评判效率的一个客观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为主,但并没有说共产主义就不讲生产效率(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尽所能&就是很讲效率,所以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利润率最优化(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共性研究
(---)研究经济周期背景的共性
首先,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都是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提出来的,这是两种理论具有的最根本的相似之处。 早在l9世纪4O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 剩经济危机的现象。《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 论的完成。虽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并没有采用完整系统的专著形式 , 而是把周期问题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运动中去分析,具 有论述分散的特点,而对生产方式矛盾分析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这些 分散论述的内在联系,其整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框 架。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的。经 济周期本身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早期西方经济学主要从不同角度对 经济周期进行归纳和描述。1860年开始,有关西方经济周期的描述逐步问 世,并由西方经济学家纷纷提出来,然后由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做出 理论上总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长中短三种周期并存的经济周期理论框 架,并 育沿袭到今天。
(2 )经济周期表现形式的共性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过周期的
长度。例如 :“在世界贸易 的幼年期,自1815-1847年,大约是五年一个周期,自1847-1867年,周期显 然是十年一次。”又如:“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 ,由中等活跃、生产高 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 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 吸收、然后再形成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他又指出:“可以认为, 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但是,这 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并说:“直到现在,这种周期延续时间是十 年或十一年,但决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 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 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 西方经济周期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一大研究领域 ,其周期理论的发展 遵循经济学发展的规律。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有一些零碎的关 于一些经济问题的见解和看法,但还不成体系,也没有与经济周期相关的 经济思想出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起来,并出 现了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现象,为了适应和驾驭这些新的经济规律并解 释这些新的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才得以诞生。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一般认为主要有五种长度的经济周期,其 中包括 西蒙 .库兹涅茨提出的平均长度为2O年左右的 “库兹涅茨周期”(中长周 期或 “长波”)、基钦提出的平均长度为4O个月的 “基钦周期 (短周期)、朱 格拉提 出的平均长度为9至10年的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康德拉季耶夫 提出的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的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以及约瑟 夫.熊彼特建立的熊彼特周期模型。 (三)经济周期发展阶段的共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往往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 后才会发生,并且是隔一段时期发生一次。从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到下一 次经济危机发生之间间隔可称之为经济周期。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由危
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他在不少著作中描述了周期的各阶 段的循环交替的顺序。在 《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中,马克思说:“资 本主义的生产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性循环。它要经过 消沉、逐渐活跃、繁 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 。” 在 Ⅸ资本论 》第3卷中,他写道: “如果我们考察—下现代工业在其中运动的周转周期一一沉寂状态、逐 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崩溃、停滞、沉寂状态等等。”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提出过许多理论,但大多学者认为 “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波动形态。但一个经 济周期总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所发生的扩张,跟随其 后的是相似的总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与下一个周期的扩展阶段相 结合,这种变化的序列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长度从 一年以上到十年、十二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性质相似的、振幅与其接 近的更短的周期” ,这个定义是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非常经典的定义。 所以说资本主义的每一个经济周期都是由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 四个阶段所构成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对于经济 周期发展阶段的表述具有一致性。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区别
(一)对经济危机发生可能性的看法不同 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说过,“可是我们这里谈的,不是以生产的比 例失调为基础的危机,就是说,不是以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领域之间的分 配比例为基础的危机 ,而是指 “带有普遍性的 (相对的)生产过剩 。马 克思在这里特别强调了经济危机并不仅仅是个别生产部门间的生产与需 求的不协调,而只有 “整个市场上引起多少带有普遍性的 (相对的)生产 过剩 ,才是经济危机。换句话说,经济危机不仅仅是个别部门的生产与 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调,而只有整个经济的生产与消费之 间的严重比例失 调,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 (前者超过后者),才能称作发生了 经济危机。
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就已经包含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马克思 管理与财富 .. 163 指出,“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在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本身就存在,并且是双 重的。如果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买和卖的 分离中。如果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 值尺度和价值实现的作用一一一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 离中。”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说明 r危机在两种形式上的可能性。商品交 换上卖和买的分离是危机第一种形式 上的 可能性,商品价值实现时刻上 的分离是危机第二种形式上的可能性。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 第一种可能性也可能出现 这就是说,在没有信用没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的职能的情况下,也有危机的可能性。但是,在没有第一种可能性的情况 下,即在没有买和卖彼此分离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第一种可能性。 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看法有两种。 一种队为资本主义不存在 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代表人物有萨伊、拿嘉图等人;另一种认为存在这 种可能,代表人物有西斯蒙第人。萨伊认为生产物是由生产物购买的,是 “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萨伊根据占典经济学家关于货 币只是流通工具的说法,认为 “在以 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巾,货币只一瞬阃起作用。当交易最 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这就是萨 伊的销售原理。根据这个原理,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存在普遍生产过 剩危机的可能性。
二、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不同
马克思认为一个危机周期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而固定资本的更 新则是经济危机周期性或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从危机过 后的萧条阶段开始,资本家积存的大量商品不断消失,不少资本家便开始 进行大规模投资,大搞固定资本的更新,这样做的结果促进了资本主义社 会生产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固定资本的更新,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 扩大了生产的规模,使生产能力进 一步盲目发展 ;同时,随 着
生产技术水 平的发展,生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本家又可以大量解雇工人, 人 的收入水平也随之下降,从而社会购买力逐渐缩小;再者,由于固定资本 的大量更新只有在少数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才能办到,这就会使中小企业 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遭到大企业的排挤乃至破产。从而进一 步削弱了日益相对缩小的社会购买力。因此,固定资产的大量更新,必然 又一次使生产的盲目性增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会重新激化,最后又会爆 发经济危机。 西方经济学因其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多种多样 ,提出的传导机制 也是各不相同。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更多的是存在 于市场经济运行方面或者是通过人的预期失误,或是通过闲暇的跨期替 代等来传播经济波动的,注重对效用最大化的个人和利润最大化的厂商 对经济冲击反应的研究。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劳动者通过判断技术 冲击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来决定自己劳动供给量的改变,引起就业、产 出的改变,导致整个经济的波动。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中提出的传导机制 能够在经济到达衰退的最低点时,或通过市场自身的力量或通过政府的 力量,让经济恢复均衡增长。 三、对经济周期产生后果的看法不同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既然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产物,因此,不可能在保存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条件下,消灭经济危机。而且,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爆 发,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这些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一次经 济危机都使生产力遭受一次巨大的浩劫,使生产水平倒退若干年,甚至 几十年。周期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资本主义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将被杜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还提到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经 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危机频 繁发生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主要成因。 通过对马克思经济
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研究,我们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西方经济学家的阶级 立场和经济哲学决定其周期 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周期理论在根本问题上的分歧,但这并意味着现代西 方周期理论中的任何观点和分析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相悖的。它包含了某 些符合实际的分析和观点,以及一些很有价值的技术分析方法,这都是 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的。
一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一 )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是从商品流通形式的分析开始的 。当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交
换媒介的商品流通后 ,卖与买分裂为两个独立的过程 。一个人卖了自己的产品并不一定要马上买回自己 需要的别人的产品 。这就可能造成另外的卖者卖不出自己的产品 。这种卖者与买者之间的对立需要在危 机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
马克思批判萨伊的买与卖具有同一性的观点 ,萨伊认为卖就是买 ,卖者会把买者带到市场上来 ,商品 流通必然造成买与卖的平衡 。如果这是就卖者与买者两个人来看 ,对甲是卖 ,对乙就是买 ,但是就同一个 人来说 ,买与卖却是两个不同的行为 ,说卖就是买 ,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在批判了上述错误认识的 基础上 ,指出 ,“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但是马克思又强调指出 :“这仅仅是可能性 ,只有在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下 ,这种可能性才能发展为现实性 。”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 。马克思指出 :“使危机这种可能性变成危 机其原因并不包含在这个形式本身之中 ,这个形式所包含的只是 : 危机的形式已经存在 。”[ 3 ] 有的经济学 家 ,例如约翰 穆 勒 , 想用 买卖 分 离这 种危 机 的形 式说 明 危 机 , 马 克 思 说 ,“就 是 用 危 机 来 说 明 危 机 。” [ 4 ]他们所以这样说 ,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商品卖不出去是偶然的 ,所以 ,危机也是偶然的 ,这与生产的资本 主义性质是无关的 。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 ,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手段的作用 ,危机的 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 。这是危机可能性的第二种形式 。因为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条件 下 ,商品是以赊销的形式出卖的 。虽然商品已经转手 ,但商品的价值并没有真正实现 ,商品所有者之间形 成错综复杂的债务连锁关系 。因此 ,这里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 ,在各种支付互相抵销时 ,货币只是观念 上的价值尺度 ,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 ,人们要的是实在的货币 ,一旦有一个或几个债务人不能如期支 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 ,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造成经济危机 。可见 ,货币执 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使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向现实转化 。 (二 )生产过剩危机的深层基础
以上分析表明 ,经济危机所以周期性爆发 ,不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这种形式 ,它产生的原因植根 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矛盾的集中表现 。对必然导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马 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开始考察的 。在《资本论 》第一卷 ,马克思在对单个企业的微观分析中 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由于追逐剩余价值 ,资本家有着无限扩大资本积累的欲望 。 马克思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 ,又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的宏观的分析 ,揭示出不断扩大的资本积 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因而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 。正是过剩人口调节着一般工资率的变动 ,它 的存在迫使在业工人不能提出正常的工资要求 。这决定了资本在一端积累 ,而贫困在工人阶级这一端积 累 。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显示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 矛盾 ,显示出阶级之间的对抗 。这一规律表明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根源 ,从而也可以说是阐述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最深层的一般基础 。
生产过程本质关系的分析还没有阐明危机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对资本主义生产阶段运动规律的分析 并没有增加危机的任何新的因素 ,危机的发生问题还表现不出来 “因为这里不仅,谈不到再生产出来的价 值的实现 ,也谈不到剩余价值的实现 ”,“只有在本身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的流通过程中 ,这一点才能初次 显露出来 ”。[ 5 ]随后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二卷专门对流通过程作了深入的考察 。
(三 )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流通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 》二卷里揭示了一般商品流通到资本流通的转变 ,使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 发展了 。马克思仍然是运用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法对资本流通过程作了深入分析 。先从微观上对单个 企业的流通进行考察 ,揭示资本流通过程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 。在微观分析中 ,指出了资本流通过程的 本质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卖 ,而是资本的形态变化 ,是三种循环形态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其中任一种 形态的转化和任一种循环形态的转化发生障碍 ,就会导致整个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破坏 ,形成 危机 。马克思在揭示资本流通过程这一运行规律的基础上 ,又从宏观上 ,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作了进 一步分析 ,指出 ,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过是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循环的总和 。 在这部分中马克思主要是揭露了全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这就是各种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保 持恰当的比例 ,是再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不符合这些条件 ,再生产过程就要遭到破坏 ,就会发生危 机 。而当这种比例只能借助于货币流通为媒介来实现时 ,特别是要借助于货币资本为原动力来实现时 ,比 例经常遭到破坏就是难以避免的 。显然 ,通过这种分析 ,我们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理解就更加接近了 。但 是 ,这种研究离阐明生产过剩危机由可能性变化为现实性还并不具有充分的理由 。因为以上研究所说明 的 ,还是限于买与卖可能分离这种形式 ,还没有说明分离为什么是必然的 、全面的 。所以马克思指出 :关于 危机问题 “在论述再生产的这一部分只能, 作 不充 分的 叙 述 , 需要 在《资 本和 利 润 》一 章中 加以 补 充 。” [ 6 ]这里所说的《资本和利润 》一章是指现在的《资本论 》的第三卷 。
(四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生产过剩危机的直接根据 此前对资本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局部研究 ,都不可能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作出充分的分
析 ,只有在《资本论 》第三卷对作为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总生产过程的研究才能做到 。 马克思指出 :“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 ,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
产 ,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 :一方面 ,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 ,另一 方面 ,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 。”[ 7 ] 关于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这一现实的科学分析是在《资本 论 》第三卷关于利润的理论分析中做出的 。 在第三卷中马克思仍然是运用了从微观到宏观这种分析方法对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进行了研究 。 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 ,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问题 ,而是资本主义现实关系的一种调整 。剩余价值到利润 的转化 ,意味着剩余价值的来源被看做是从可变资本转移到总预付资本上 。这种“转移 ”不是人们偶然看 错了或者某些人的恶意篡改的结果 ,而是资本之间的现实关系的确认 。这就是说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每 个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量只能与他投入的资本量相联系 。利润被规定为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儿 ,实际 上是反映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之间本质关系的确定 。利润在概念上被规定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儿 ,也 就决定了它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必然性 。各个资本获取的利润量与它的投入量相联系这一生产和分配关 系 ,形成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正是这一本质利益关系成为资本无限扩大积累的
不可遏止的直接动力 。
更为甚者 ,平均利润率有着不断下降的趋势 。西方经济学家不承认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存在 , 这当然是不对的 , 因为如马克思正确指明的 ,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 ,“只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另一种表 现 。”[ 8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 ,就迫使资本家用扩大投资用增大利润的绝对量来弥补 。这就更加推动资本 家不能不排除一切障碍疯狂追加投资 。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 ,生产过剩危机这种现象就真正得到了科学论证 。直接生产过程的从微观 到宏观的分析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 ,流通过程分析揭示了生产与消费的依存 性是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客观的比例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不顾消费的无限扩 大资本积累的不可遏止的趋势 。这样 ,马克思才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 的 、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 ,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条件相矛盾 。 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 9 ] 从以上可以看出 ,不能说马克思没有全面的系统的经济危机理论 ,恰恰相反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进行 了逻辑严谨的科学论证 ,对它的分析像数学严密推导过程一样精确 ,不越过一个必需的中间环节 。这是真 正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品格 。我们有必要对《资本论 》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进一步作认真的系统的学习 , 否则就谈不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
现代西方经济学者的一些人 ,否定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资本不断 节省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变的甚至会下降 ,他们用这个理论否定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必然性的理论 。英国 西方经济学家琼 罗宾逊就这样说 :“对于这样一个世界 ,马克思的分析将没有用武之地 ,他那部分依存 于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危机理论全部都要破产 。”[ 10 ]这种观点显然不符合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事实 。 二 、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的观点
凯恩斯是西方承认经济危机的客观存在 ,并寻求改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的 代表作《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有大量关于经济危机 ,主要是需求不足危机的论述 。需求不足的危机最 终以就业不足甚至大规模失业的形式爆发 。 (一 )经常性失业的客观存在
凯恩斯反对传统的资产阶级学者所信奉的无危机和充分就业理论 ,以及由此导致的对付危机的态度 , 他不同意说资本主义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失业的存在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或只承认失业只是结构性 的 ,是暂时性的“摩擦失业 ”。在他看来 ,危机和失业会经常出现 ,充分就业仅仅偶然存在 。凯恩斯敢于承 认资本主义社会中经常性失业的客观存在 ,与他之前的古典 、经济学家相比 ,是很大的进步 。他承认了供 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批判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谬论 ,承认了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之间的本质区别 。 这些表明 ,一方面 , 1929 - 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已经不再容许闭眼不看事实 ,简单地否认已经 不再可能使人信服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深刻性对他产生了深 刻影响 。他接受了马克思对商品流通内在矛盾的分析 ,并将其吸收到他的危机理论中 。尽管凯恩斯不愿 意承认他的思想源自于马克思 ,但在他的《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中 ,他也提到“总需求函数完全可以置 之不论 ,这也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 。一百多年来 ,我们所承袭的经济学都是以这一观点为基础 的 。 这个概念只能偷偷摸摸地生
活在卡尔 马克思 、西尔 维盖塞尔或道格拉斯少校这些不入流的 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但正是这个“不入流 ”的卡尔 马克思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危机 、弊病的认识 上 ,却要比凯恩斯目光深邃而鞭辟入里得多 。 (二 )将失业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因素
凯恩斯并没有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 ,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去寻找失业的原因 ,而是把失业归因 于有效需求不足 ,并进一步归结为心理因素 。他认为 ,“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新投资量 如果消 费倾向和投资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么 ,就业的实际水平将低于现行实质工资制度下所可能得到的劳动 力供给量 。”“雇主决定雇佣劳动力的人数 N 取决于 D1和 D2之和 D。D1是预期的社会消费量 , D2是预期的 新投资量 。D 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有效需求 。”“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 ,我们的消费 D1也随之增加 ,但不如 收入增加得那样快 。解决我们实际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心理法则上 。”三个基本心理法则是“心理上的消 费倾向 、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以及心理上对资本资产的预期 ”。事实上 ,即使消费与收入增长得同样快 , 生产过剩危机同样会发生 。 三 、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的分析构成了马克思与凯恩斯研究方法的最大区别 。 (一 )从生产领域寻找原因与从流通领域寻找原因
凯恩斯在回答总产出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的根源时 ,完全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把研究眼光 局限在流通领域 ,认为危机的原因就是在流通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来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销售出 去 ,因而提供的解决办法也只是在流通领域中提供足够的购买力来避免危机 。从而得出有效需求不足引 起就业不足的结论 ,他避开了深入到生产领域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探讨生产与消费为什么会处于 对抗性矛盾之中 。这位颠覆了自由市场神话 、开创政府干预经济学的大师在解答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一 切问题时 ,却仅仅是局限在流通领域内 。但是应当承认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队伍里 ,凯恩斯是勇敢地否定自由市场神话的第一人 。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派经济学家批判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的总量研究缺乏“微观行为的基础 ”,说他的
总量理论没有提供个人行为方面的解释 。这些批评实际上是要否定凯恩斯的总量分析得出的关于危机和 失业是资本主义的经常现象的观点 。实际上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不在于缺乏微观行为基础 ,如果作 为一种趋势分析的话 ,他对微观企业的自发活动导致宏观失调的研究 ,应当是他的创意所在 。凯恩斯宏观 分析缺的是生产过程的分析 。对生产过程的本质 ,既缺乏微观分析 ,更缺乏宏观分析 ,这就使他不可能看 到危机形式的深层制度基础 。马克思正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本质的宏观分析 ,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必然 存在的原因和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对抗性矛盾的必然性 。只有这样的研究 ,才能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 有清楚的理解 。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根本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结构 ,这里涉及的人是资本关系的人格化 ,是生产关 系的本质的体现 ,凯恩斯则是研究资本流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考察的是实际的生产当事人资本 家的日常活动 ,和他们对经济运行的预期和决策活动 。在《资本论 》中单个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只是作为人 格化的资本来考察的 ,考察他们的合乎规律性的思维和活动 ,不陷入生产当事人的日常经营活动 。马克思 说 :“竞争的实际运动不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