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1~2册)6 7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六、 七单元 遗传 【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变异 进化
(高三生物辅导材料 6)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1、遗传试验材料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严格的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条件 下,豌豆都是纯种,便于取材。 玉米:雌雄同株,便于去雄和人工授粉;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易于种植,便于管理。 果蝇:突变性状多,相对性状明显;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能够及时得到试验结果;分布广泛,易于饲养。 2、基本杂交方法 植物杂交试验: 选择亲本→母本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授粉→套袋隔离→栽培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与结论 果蝇杂交试验: 选择雌雄果蝇→交配产卵→移去亲本→孵化与饲养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结论 3、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 ①、亲本必须为纯种。 ②、部分 F1 个体自交或同胞交配,验证 F2 的性状分离比(3:1);部分 F1 个体与隐性类型个体测交,验证 F1 产 生配子比(1:1)。 ③、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个体。 ④、无雌、雄配子或胚胎的基因致死现象。 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遗传分析的基本知识 ①、性状分离比占 3/4 或连续遗传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比占 1/4 或“无中生有”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③、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则至少含有一个显性性状。如高茎豌豆(D)。 ④、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则为隐性纯合子。如矮茎豌豆(dd)。 ⑤、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稳定;杂合体自交(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⑥、杂合体连续自交 n 代,则后代中杂合体占(1/2)n,纯合体占 1 - (1/2)n,且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等;纯 合子越来越多,杂合子越来越少。 5、遗传分析的基本步骤 ①、绘遗传图解:根据杂交或自交关系以及各代的表现型,绘出个
体间的遗传关系和每一个体的基因型通式。 ②、推断基因型:根据绘出的遗传图解和所学遗传规律,尽可能地推导出每一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③、比例求值:根据分离规律、伴性遗传的比例和每一亲本基因型所占比例,计算子代中某一表现型或基因型 的比例。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 F1 自交,后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 RNA 为模板,以转运 RNA 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 1/16,共占 4/16;双显性 个体比例占 9/16; 双隐性个体比例占 1/16; 单杂合子占 2/16×4=8/16; 双杂合子占 4/16; 亲本类型比例各占 9/16、 1/16; 重组类型比例各占 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 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
① 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有 DNA 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 物和 DNA 病毒) ,DNA 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 DNA,只有 RNA,RNA 才是遗传物质。 ②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DNA 的作用。 二、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①DNA 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 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②DNA 的复制 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c.条件:模板(DNA 分子的两条链) 、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 等) ,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 DNA 一样的 DNA 分子。 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基因的结构:基因中的 碱基序列要可分为非编码区和编码区,非编码区(调控序列)中最重要的是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原核生物的编码 区是连
续的;真核生物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由外显子和内含子交替排列而成(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叫非编码 序列) 。 ③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转录: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 RNA 的过程。
1
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 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④、用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乘法定理求子代概率 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基因型种数之积,子代基 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性状相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 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 ,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作用发生时,X 精子和 Y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 1:1。 (2)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 VD 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 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 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6)人类遗传病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 四、生物的变异 (1)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 染色体变异 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 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 ③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各不相同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
细胞(精子 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 1 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 ⑤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 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⑥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⑦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 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 。 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比较 杂交育种 依据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 1、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常用方法 纯合体 2、杂交→“杂种” 优点 缺点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 中一个个体上 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人工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辐射诱变 激光诱变 化学诱变 可以提高变异频率或出现新性 状,加速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 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的特点: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④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⑤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基因突变 本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 出现了新性状 细胞分裂新时期 DNA 分子复制时,由于外 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碱基互 补配对差错或碱基对的丢失 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 因素之一。通过诱变育种可培育新品种 可能性很小 基因重组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 而是产生新基因型,使之性状重新组 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以及 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自由组合 不同个体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减 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因素,通过杂交育 种性状的重组,可培育出新的优良品 种 非常普遍 缺 点 (5) 、染色体组与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别 优 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技术复杂一些 2、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常用方法 依据原理
(3) 、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的培育原理不同 无籽番茄是用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使子房发育成果实;而无籽西瓜是由于 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紊乱
,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当然就不会有种子。用二倍全西瓜 成熟花粉授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并不是受精作用。由于三倍体西瓜无种子,就必须每年用四倍体西瓜 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制种获取三倍体种子。无籽西瓜不但没有和子,而且瓤的糖分多,甜味浓,深受人们的喜爱。 (4) 、单倍体育种、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多倍体育种比较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组成倍减少, 再加倍后 得到纯种 花药的离体培养,然后再 加倍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 幼苗 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 成分 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 难于开展
③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发生时间 及原因 条件
意义 发生可能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 非同源染色体。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
2
(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中的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 4 条, 此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 ②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 色体组。如基因型为 AAaaBBbb 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 4 个染色体。
(5)基因频率的有关问题 基因频率的概念是某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影响基 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等。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①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如课本例题);②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 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 l/2 杂合子频率之和。 所以,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 (6)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1、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2、不同点: ①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进化论克服了这个缺点。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在达尔文学说中,自然选择来自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而现代进化论中,则将
自然选择归于基因型有差异的延 续,没有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在进行。 (7)隔离在进化中的作用 有了变异,只有将其从原来的种群中分离出来,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物种,这就需要隔离。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 要条件,主要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只是地理空间上的隔离。如由于地质变迁,一个种群分成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几个小种群分布在不连续的区域,使生物 不能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小种群不能相遇,无法交配而进行基因交流。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 选择,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不同方向分化,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产生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分类学上把只 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亚种。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个体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进一 步的地理隔离使它们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朝不同方向发展, 形成更大的差异。 把这样的群体和最初的种群放一起, 将不发生基因交流,说明它们已经和原来的种群形成了生殖屏障即生殖隔离。 如果仅有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以再融合在一起。地理隔离是物 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 绝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可见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真正的界线。生殖隔离 保持了物种间的不可交配性,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生殖隔离分受精前隔离和受精后隔离。教材中提到的
染色体数 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 。如果蝇体细胞中有 8 条染 染色体形态数
色体,分为 4 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 2 个。 (6) 、结合果蝇和人体中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全面理解染色体组这一概念和特点、大小形态完全不同的一组 染色体。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二倍、单倍体、多倍体等相关概念,进行列表比较,从概念、植株特点、产生的过程及来 源几个方面来比较。 五、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 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六 、生物的进化 (1)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
配和繁殖, 并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 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 新物种的形成。 (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开花季节、花的形态等的不同而不能受精属于受精前生殖隔离。胚胎发育早期死亡或产生 后代不育属受精后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在同一自然区 域 A 物种进化为 B 物种。但是,在地理隔离基础上,经选择可加速生殖隔离的形成,所以,经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形成新物种是物种形成常见的方式。 巩固练习: 1、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赫尔希通过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实验包括 4 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 s 和 P 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06 扬州期末)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时,做法是 A.分别用 35S 和 32P 的人工培养基培养 T2 噬菌体 B.分别将 35S 和 32P 注入鸡胚,再用 T2 噬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 T2 噬菌体 D 一分别用 35S 和 32P 的动物血清培养 T2 噬菌体 3、 (06 连云港一模) (多选)以含(NH4)2 SO4、KH2 PO4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 P 标
35 31 32 35 32
3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中的 S、P 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一般不可能发生 记的 T2 噬菌体(S 元素为 S) 的是 选项 A B C D S 元素 全部 S 全部 S 全部 S 全部 S
35 32 35 32
32
13、 (06 连云港一模)右图示 DNA 分子复制的片段, 图中 a、b、c、d 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b 和 c 的碱基序列互补 B.a 链中(A+T)/(G+C)的比值与 b 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a 链中(A+T)/(G+C)的比值与 c 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 和 c 的碱基序列互补 14、如右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 A、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 B、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 C、原核生物的 DNA 分子的复制 D、真
核生物的 DNA 分子的复制
P 元素 全部 P 多数 P,少数 P 少数 P,多数 P 少数 P,多数 P
32 31 32 31 32 31 31
a 复制 d
a b c d
4、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做 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用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鸡血而不用猪血的原 . 因是 A.鸡血的价格比猪血的价格低 C.鸡血不凝固.猪血会凝固 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 DNA D.用鸡血提取 DNA 比用猪血提取操作简便
5、 (2006 年普通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综合)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 DNA、单链 DNA、双链 RNA、单链 RNA 四种类型。 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A.基因 D 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 d 能控制隐性性状 C.4 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B.基因 D、基因 d 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15、 (06 常州一模)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 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F1 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 1:1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 表现型之比 3: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6、 (06 连云港一模)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
16、(06 扬州一模)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 AA 与 Aa 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 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 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 AA、Aa、aa 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17.豌豆的种皮的灰色 A 对白色 a 是显性,现将 F1(杂合子)种植并连续自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 植株上的种子种皮都是灰色 C.F1 植株上的种子胚有三种基因型 B.F2 植株上种子种皮灰色:白色=3:1 D.F2 植株上种子的胚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 1/2
7.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 “○”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18、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他揭示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在下列各项中,除哪项以外,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A.①和② B.②和③
15
C.③和④
D.①和④
14
A F1 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C 各基因在 F2 体细胞出现的机会相等 是 A.1/4 B.1/10 C.1/5
B F1 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
等 D 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8、(06 常州一模)用 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该 DNA 分子在 N 的培养基中连续 复制 4 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含有 N 的 DNA 分子占 1/8 C.复制过程中需腺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嘌呤脱氧核苷酸 600 个
15
19、(06 扬州期末)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即 Ab:aB:AB:ab=4:4:1:1,此生物测交,后代出现 AdBb 的几率 B.含有 N 的 DNA 分子 l 与 7/8 D.复制结果共产生 16 个 DNA 分子
14
D.2/5
9、 (06 扬州一模)用经 3H 标记的 n 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 有噬菌体后代 m 个,试问此时培养基中含有被标记的噬菌体的比例最高是 A.n/m 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C、在第 n 次复制时,需要 2 (m-A)个 11、(06 扬州一模)mRNA 中核苷酸序列与 A.某一个 tRNA 分子核苷酸序列互补 C.DNA 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所有 tRNA 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DNA 分子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n-1
20、(06 扬州期末)某种植株的三对相对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 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这种植物的表现型最少和最多的可能性分别是 A.2 种和 4 种 B,2 种和 8 种 C.4 种和 8 种 D.8 种和 8 种 21.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 F。表型如右图。让 F。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 粒豌豆杂交,F。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22、 (06 南京一模)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 得到 F1,F1 再自交得到 F2;另一种方法是用 F1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
B.2n/m
C.n/2m
D.n/(n+m)
10、某 DNA 分子含 m 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 A 个,下列有关此 DNA 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 B、第二次复制时,需要 2(m-A)个 D、在 n 次复制时,总共需要 2n(m-A)个
12.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选用含有 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 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下列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 A.DNA 复制 B.基因突变 C.翻译 D.转录
4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 F2 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5/8、l/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
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23、 (06 徐州一模) (多选)已知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豆荚的饱满对皱缩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 A 和 B 两株豌豆,其杂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交后所获得到的豆荚和子叶的性状如下:黄色皱缩:绿色皱缩=1:1。则 A 和 B 的性状可能为 A.A 为黄色皱缩,B 为绿色饱满 C.A 为黄色饱满,B 为绿色皱缩 B.A 为黄色皱缩,B 为绿色皱缩 D.A 为黄色饱满,B 为绿色饱满
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 基因型 Aa,系谱乙-2 基因型 X XD.系谱甲-5 基因型 Aa,系谱乙-9 基因型 X X
B b B b
系谱丙-8 基因型 Cc,系谱丁-9 基因型 X X 系谱丙-6 基因型 cc.系谱丁-6 基因型 X X
D
d
D d
28、(2006 年天津卷)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4、 (多选) (2006 年江苏卷)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 米杂交得到 Fl,F。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 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 3:1,非甜与甜比例 3:1 A.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 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 为杂合子 几率为 ③多倍体不育 D.③④ ④未受精 B.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 为纯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 为纯合子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 1:1:l:l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 1:1,甜与非甜比例 1:l 25、(2006 年广东卷)玉米籽粒黄色对五色显性。现用五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 粒中出现五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 A.①② ②外来花粉授粉 C.①④ B.②③
29、(06 扬州一模).右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2 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1 号和 2 号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
26、 (06 连云港一模)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在一个男性多指患者(Aa)的下列细胞中,不含或可 能不含显性基因 A 的是 ①神经细胞 A.①②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B.②④⑤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精子 D. ③④⑤ A.1/3 B.2/9 C.2/3 D.1/4 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30、(06 扬州一模)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 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1、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右图为 某家系
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细胞质遗传病 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 C.①③⑤
27、(多选)(2006 年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丙、丁 4 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 4 种疾病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32、(06 扬州一模)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晶系的幼虫,在 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 蝇仍为残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 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33、(06 扬州一模)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范畴的 是 A.无籽西瓜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 x 染色 B.白眼果蝇种群中出现了红眼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猫叫综合征 C.蛙的红细胞 D.F1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 D.鼠的肝细胞 34. (多选)下列各种细胞中能够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A.雄兔的精原细胞
5
35、 (多选)(2006 年广东卷)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41、右图是白化病和色盲病的家谱图,设白化病 致病基因为 a,色盲基因为 b。请回答:若Ⅲ8 和Ⅲ10 近 亲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 率是多少?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多少?
从图中可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下表。 紫外线波长(nm) 260 280 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 C.280mn;酵母菌存活率高 存活率(%) 60 100 突变数(个) 50~100 0~1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系谱图。据图回答: 答案:①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5 1 ;②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12 12
36、 (2006 年天津卷)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
42. 分)下图是患甲病
(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 )和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 )两种遗传病的 (9
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 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 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
37、(06 扬州一模)(多选)曲线 a 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b、c、d 表示使用 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甲病的类型为_
遗传病。 遗传病,乙病的遗传特点是呈遗传。
(2) 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若 II7 与 II8 再生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 (3) 假设 II3 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类型为 III13 的基因型为;若 III9 与 III12 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其中的多基因遗传病常表现出 等特点。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A.由 a 变为 b、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38、(06 扬州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D.遗传病是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39、 (2006 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 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7 条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40.(2006 年广东卷)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基本步骤。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非家族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的发病,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的存在 B.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D.d 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 42. 分) (9 (1) 常染色体显性 (3) 伴 X 染色体隐性 (2) 家族中世代相传 (隔代)交叉 aaX Y
B
C.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3/4 17/24
(4)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家族聚集现象) (答对其中两点得 1 分) 禁止近亲结婚 43、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 相对性状进行统计,如下图所示。请问杂交后代中: (1)各种子代表现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2)能真实遗传的占总数的,后代个体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 。 (3)表现型中重组类型占的比例为,重组类型中能做品种保留下来的占。 (4)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
6
43、 (1)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3:1:3:1
(2)1/4,3/4
(3)1/4 ,1/2 (4)YyRr 、yyRr
A.逐步增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 C.减少幼体对环境的依赖 因最可能是
B.逐步减少环境对个体生存的威胁 D.增加幼体的生存
44、(2006 年广东卷) (6 分)苯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 X 染色体上基因控 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 (2)若该夫妇再生育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为 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为 。 44、100%, 3/8, 1/48, 1/4 45、(06 扬州期末)下图为一株女娄菜的性染色体组成图。请回答: (1)女娄菜雌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是,雄株的性染色 体组成是。 (2)①号染色体为染色体,②号染色体 为染色体,②号染色体上除Ⅳ区外的基因的遗 传特点是。 (3)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x 和 Y 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 的是图中的(填序号) (4)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娄菜的性染色体与人的性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 45.(1)XX xY (2)X Y 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 (3)Ⅳ (4)女娄菜的性染色体中,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大,而人的性染色体中 Y 染色体比 x 染 色体小得多 。 46、(06扬州一模)有人调查了2792种植物和2315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按偶数和奇数从大到小地排列起来,发 现有以下事实: ①有4.2%的植物和6.6%的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是7,9,11……等奇数; ②不论染色体数目是奇数或是偶数,具有同一数值染色体数目的生物都不只一个“物种”。如染色体数目为 24的植物有227种,动物有50种;染色体数目为”的植物有10种,动物有9种。 (1)从染色体变异角度分析,产生事实①的可能原因是 种,动物有9种。 (1)从染色体变异角度分析,产生事实①的可能原因是 。 a. b. 。(2)就事实②回答:227种植物 虽 然 都 有 24 条 染 色 体 , 但 它 们 的 性 状 不 相 同 , 不 是 同 一 个 物 种 , 从 现 代 遗 传 学 角 度 分 析 , 原 因 可 能 是 。 46. 分) (6 (1)个别染色体增减(2 分) ;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2 分) (2)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2 分) (DNA 分子中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47、在一个随机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AA 为 60%,Aa 为 40%,求 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 基因型占后代总数的( A、2/3 B、1/3 C、12/25 ) D、9/25 ) 。 。 ,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
50、(06 扬州一模)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
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A、它们的祖先不同 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A.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D.抗药性强
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B.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结
51、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
52、(06 扬州期末)(多选)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C.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3、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4. (多选)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 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基因 S 有优势 B.SS 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C.SS 的个体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 D.该种群中 s 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55、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变异的基因 D.肽链结构 56、某海岛上迁入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所示,海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对这种昆 虫进行调查,翅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最可能是 B
48、.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 AA 的比例占 25%,基因型 Aa 的比
例占 50%,基因型 aa 的比例占 25%。已知基因 型 aa 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 aa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9 C.1/8 D.1/4 49、 (06 常州一模)动物行为中的印随学习,在进化上的选择价值是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