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

时间:2025-04-05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处置和报告各类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深圳市xxx化工有限公司。

三、定义和术语

3.1、职业病危害:是指职工从事某种工作,因为工作环境或者客观条件,逐渐造成职工身体伤害,导致生病,称为职业病危害。

3.2、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理与报告。

四、职责

4.1、主要负人负责保证紧急情况下抢险所需人力、物力、财力。

4.2、管理者代表或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级应急预案,负责公司紧急情况响应的统一指挥调度。

4.3、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紧急事故的应急预防措施、应急准备与响应以及紧急情况的消除工作。

4.4、各部门应急预案报安全安部备案。

五、制度内容

5.1、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参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5.1.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5.1.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5.1.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5.2、管理分工

5.2.1、确立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专职机构和各部门负责人;

5.2.2、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方案,明确各类危害事故发生时,各负责人和相应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5.3、事故处置紧急措施;

5.3.1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5.3.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5.3.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5.3.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

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5.3.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5.3.6、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

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5.3.7、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5.4、事故报告:

5.4.1、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

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5.5、组成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配合上级行政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调

查内容包括:

5.5.1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查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

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5.5.2、分析事故责任;

5.5.3、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5.5.4、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的意见;

5.5.5、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六、支持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七、相关记录

7.1《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