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21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母系氏族公社

 母系氏族公社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在血缘家族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的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达到繁盛,并开始逐步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 每个母系氏族公社有自己的名称、墓地,在社会生活中,崇敬共同的神祇或图腾。在婚姻关系上,禁止族内群婚,必须同别的氏族公社实行族外群婚。在氏族公社里,除了氏族公社成员个人日常使用的工具外,土地、房屋、牲畜等都归氏族公社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贵贱贫富之分,过着平等的生活。

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②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③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有阶级区别。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区。

2.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二里头文化

文献中夏人活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其中又以河南的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考古工作者在上述地区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以河南僵师二里头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内涵比较典型,被分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和“东下冯类型”、“陶寺类型”。疑古派的夏朝子虚乌有的极端观点被考古发现推翻。

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5年到公元前1625年之间。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有两座宫殿遗址、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属于早期阶段,造型简单、质朴无文,其种类有爵、戚、戈、刀等。玉器有钺、戈、璋、刀、琮、圭等,这些青铜器和玉器中不少属于礼器和祭器,应该是当时“礼仪以为纪”的反映。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并没有揭开夏王朝的所有谜团,仅仅是我们认识远古社会的开始。

2.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明的探索

同1题。

3.盟(孟)津之会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九年,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大会诸侯,不期而来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盟津之会上,诸侯都认为到了讨伐商纣的时候,武王以:“女未知天命,未可也。”各诸侯听从武王调遣,班师而回。盟津之盟确立了周的盟主地位,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4.牧野之战

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在牧野应战。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临阵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5.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继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商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时,武王进攻朝歌。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

6.周公东征

周武王灭商以后,对商的残余势力实行羁縻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为诸侯,利用他统治商的遗民。又将商的王畿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自殷(今河南安阳)以东为卫,由管叔鲜驻守;殷都以西为墉,由蔡叔度驻守;殷都以北为部邶,由霍叔处驻守。三叔都是武王之弟,其任务是监督武庚和商的遗民,史称“三监”。

克殷后两年,武王病,后二年而崩,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企图,对周公极为不满,散布流言,认为周公将不利于年幼的成王,武庚见有机可乘,便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熊、盈、薄姑等部,起兵反周,局势一度非常严峻。周公协调好内部关系后,亲领大军东征。他首先集中兵力诛灭武庚势力,又杀死管叔,流放蔡叔,至此消灭了叛乱的主要势力。经过三年苦战,相继平定了东方诸国。这次战争的规模比武王伐纣时要大得多,战斗也艰巨得多。历史学家张阴麟指出:周公东征之后,周人的势力才达到他们的“远东”。就周人向外发展的步骤而言,周公东征比武王克殷还重要。此后,周公将殷商遗民及其联盟各族赶到偏远地区,造成周初一次民族大迁移。鉴于管蔡之乱,周公又营建洛邑,将“殷顽民”迁到那里,派军队震慑。从此周朝有了两个都城:西部的镐京称为宗周,东部的洛邑称为成周,随后周公归政于成王。西周政权基本稳定。

7.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发生后,宗周一片混乱。于是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这是《史记·周本纪》的说法。古本《纪年》则说国人暴动后,厉王躲在彘邑不敢返回都城。在这种情况下,朝政由名叫和者的卫国诸侯管理。是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8.宗法制

宗法制是周代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宗法制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庶子分封。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则被分封到各地去当诸侯;诸侯国君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位,其余的儿子则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位,其余的儿子为士。嫡长子与众庶子有双重关系,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就是这样把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用以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9.井田制

所谓井田制有两层含义。一是田地的形状。一般田地由于中有阡陌、沟渠、道路,将田地分割为若干方块,很像井字形。因之井是田地的象形字,简化则为田。二是经营田地的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西周时期的田地都属于国家,都可以叫做“公田”,这是广义的“公田”。而分到土地的贵族往往又把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私田,再分割成小块,分配给一家一户农奴耕种,收获的产品归农奴所有。另一类为“公田”,即狭义的“公田”,贵族们则驱使农奴无偿地代耕这部分公田,其实质是一种劳役地租形态。公私田的分配,儒家理想化的描述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便是对井田制最形象的描述,但这种分配不过是儒家理想化的设想,未必是真实情况,但其中反映出来的劳役地租剥削方式却是当时的实情。

10.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岛,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西周时制定了繁缛的礼乐制度,以配合等级制度。礼的主要内容为各种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以及结婚、成丁喜庆典礼的仪式规定,有所谓吉、凶、军、宾、嘉等所谓“五礼”。在各种礼仪中,为了配合仪程的进行,还编制演出各种相配合的乐舞。孔子曾盛赞西周的礼乐,称颂它“郁郁乎文哉”,可见当时礼乐的完备。

11.亳

商汤的都城。汤灭夏后,建都于亳。相传有三处:谷熟为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城市名亳州,在安徽)。汤所都之毫为南毫。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书所载,自汤起,在亳建都的共有10王,至仲丁始迁于嚣(即隞,今河南荥阳东北)。

12.敬天保民

周公在《康诰》中阐述其“敬天保民”的思想。周公告诫康叔“敬哉!天威棐忱,民情大可见”,强调“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周公还说“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即主张君主要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臣民,使民众安居乐业。《康诰》中还提出了“惟命不于常”的命题。这是对传统天命观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周公天命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从小邦周战胜大邦殷这一历史事实,使周公意识到,上天不会把人间的王命无条件地永远赋予某家某姓,上天的意志、命令是会改变的。这一思想观念也反映了周公作为政治家的忧患意识,并体现了周公天命观的理性精神。

13.夏商周断代工程

近年来,在夏商周史研究中,还需提到的是夏商周断代,特别是西周年代学的研究。由于自西周共和以前无确切纪年,造成我国文明初史若明若暗。长期以来,人们对武王克商之年开展攻关,但各种认识分歧甚大。“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聘任李学勤、仇土华、李伯谦、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组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权威专家200多人,就工程九大课题的36个专题开展联合攻关。该工程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西周确定比较准确年代;商代后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年代框架;夏代提出基本年代框架。该工程从1996年5月启动到2000年11月,历时四年多时间,终于向世人公布了一份三代年表。这份年表虽不能说是最后结论,但无疑代表了当今学术界的最高水平。

关于武王克商之年,专题组提出公元前1050年至前1020年之间可作为武王克商年的参考范围,具体有前1046年、前1044年、前1027年三个方案。西周积年有257年、270余年、277年等不同说法,另外专家组还推算出商代始年为前1598年,夏代始年为前2069年(前2071年),取其近似值,估定为前2070年,正好在工程考古测年所取得的夏年始年范围内。

二、简答题

1.周公旦述评。

周公,姬姓,名旦,文王子,武王弟。自幼跟从父亲和兄长处理大小政务,西周初年的大事他都曾参与其中,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武王去世的时候,成王诵还是幼子,全靠周公辅佐。

鉴于三监之乱的教训,周公决定营建洛邑,称为成周,西部的都城镐京把“殷顽民”迁到远离故土的地方,同时派兵震慑。周公辅政七年,天下基本平定,洛邑修建完工,成王也已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决定还政于成王。周公多次作文告诫兄弟子侄戒淫逸、礼贤人、尊天命、重民生。

周公在辅政期间制礼作乐,不但奠定了周代政治规模,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按照孔子的说法,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有前后承袭的关系。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期间周公在成王六年的制礼作乐起了重要作用,他制定的礼乐制度是一个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信伦理规范体系。周公把礼关注的重心从神事转向人事,改变了殷人尊神尚鬼的文化传统,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实人间。周公处处强调天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获得天命要靠明德,明德的主要内容则是贤明的政治。

周公列土分侯、制礼作乐,奠定周初统治规模,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政治文化遗产。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制礼作乐,就没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因此,孔子考察比照三代制度文明后,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周公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

参考第一题

3.简述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封诸侯,建藩卫。”也叫做“分土封侯”制。这种制度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的。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承者;庶子为小宗,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周王以其政治权力封之为诸侯。在中央,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既是中央机构的首领,又是诸侯的共主。据《周礼》记载,周有六官,为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冠、司空。冢宰就是宰相,统率百官,辅佐天子;司徒管理土地和户籍,其它官职都各有职掌。现实中,辅佐周王的最高官职是卿士,其下有卿大夫。实行的是世袭制的世卿世禄制。

地方行政制度则是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保持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春秋五霸

春秋列国长期为掠夺土地、人口、财物征战不已。强国凭借武力成为诸侯盟主,所谓“春秋五霸”就是指在争霸角逐中出现的霸主。而春秋五霸有人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也有人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诸侯争霸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因素的增长。

2.弭兵之会

春秋时代,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会议。公元前579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了彼此不使用武力,互相救助危难,共同讨伐违命诸侯的盟约。结果,订约不到三年,公元前575年,晋、楚战于鄢陵,公元前557年,又战于湛阪。随后晋楚两国陷于内忧外患,小国更渴望和平。一时间,弭兵成为大势所趋。公元前546年,楚、晋、齐、秦、鲁、郑、卫、宋、许、陈、蔡、匠、邪、曹等14个国在宋都(河南商丘)西门举行了弭兵大会。晋、楚两大国利用弭兵会议,以牺牲中小国利益的办法,瓜分了霸权,形成了均势。虽然如此,弭兵会议的举行,为小国赢得了比较安定的和平环境。此后40多年中,中原战争大为减少。

3.葵丘之盟

春秋时齐桓公主持的一次诸侯盟会。桓公在阻止戎狄、荆楚对中原侵犯和安定王室之后,于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邀集鲁、宋、卫、许、曹诸国君于宋之葵丘(今河南民权)会盟。周襄王命卿士宰孔莅会,赐齐桓公祭肉。盟约规定:凡同盟诸侯都要和好,不要乱筑堤坝壅塞水流,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废黜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不要让妇人参与政事,不要擅杀大臣,等等

4.合纵连横

在齐、秦对峙时期,各诸侯国间产生了“合纵”与“连横(衡)”的斗争。因为南北方向为纵、东西方向为横,故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以抗击秦或齐,叫做合纵;而以三晋为主,东连齐而西抗秦,或西连秦而东抗齐,叫做连横。就策略而言:“合众弱以攻一强”谓之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谓之连横。随着斗争的发展,合纵连横的含意也在逐渐变化。至战国后期则变为:六国联合抗秦是合纵,六国分别投靠秦国是连横了。

5.李悝变法《法经》

战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春秋时代的世家大族几乎都已烟消云散。由于社会经济、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各国之间的频繁战争,促使各国政治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兴起了一场变法运动。战国时代各国新兴的统治者,无不关注如何维护自己的威权。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各国纷纷变法。

公元前445年,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主持变法,是各国中起步最早的。李悝,魏国人,约生活于前455年至前395年,是战国初期法家的始祖。在他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李悝主张取缔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特权,把他们的财产、权力没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使众多的贤才来为魏供职。此举使一些无功旧贵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庶族能为魏国作贡献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②推行以重农为主“尽地力之教”的政策。李悝主张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俚制定“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③推行“平籴法”。李悝认为粮价太贱,农民就会贫困;粮价太贵,则一般百姓负担不起。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不利于国家稳定与发展。因此,为防止商人盘剥小农,调动小农生产积极性,李悝推行了重农抑商的“平籴法”,即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李悝的措施由于行之有效,巩固发展了小农经济,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

④制订《法经》,以加强法制。这是一部保护封建制度的法典。这部《法经》不仅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张本,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所以李俚被列为战国时代法家的始祖。

⑤改革军制,精选武士,实行“武卒制”。武卒由国家严格挑选,作为常备军成员。不仅有力地加强了魏国的军事力量,也为魏国培植了不少的小农和地主,有助于新型封建经济的发展。

李悝开创的改革纲领,如废除旧贵特权,发展农业,提倡法制等,在当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革新原则。变法为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6.五德终始说

又称“五德转移”。阴阳家代表邹衍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后来的挂名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等,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思想基干。“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但却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7.商鞅变法

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秦、齐、韩、赵等国相继进行的改革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施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

秦孝公继位后,奋发图强,发布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秦国的。商鞅生活于约前390一前338年,出身于卫国旧贵族,姓公孙,名鞅,又叫卫鞅。后因在秦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商鞅带了李悝的《法经》入秦,在秦国进行了两次变法,使秦国一跃而为强国。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新制规定:即便是国君亲属,若无军功也不得列人宗室属籍。奖励军功,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实行军功爵制。爵位共分二十等级,最高为彻侯,最低为公士。按爵位高低相应地可占有土地、住宅、奴婢,以及享用车骑、服饰等。没有军功的人虽可以富有,但不能尊贵。禁止私斗,私斗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刑罚。

②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凡境内居民均须登记于户籍,5家为伍,10家为什,互相监督。一家犯法,若别家不告发,则10家同罪连坐;告发人,如同杀敌1人受奖,赐爵一级。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连坐。

③奖励耕织。规定凡使粮食和布帛产量超常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凡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招徕三晋无地农民到秦垦荒,不但给予田宅,而且免除三世劳役。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成年后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④推行县制。合并乡邑等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采邑制。

⑤废井田,开阡陌。平毁井田中的纵横疆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

⑥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⑦制订秦律。参照李悝《法经》制订了秦国的法律,公布于全国实行。

⑧烧诗书,禁游学。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商鞅变法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遭到嫉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秦惠王上台,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秦兵杀死,又处以车裂的极刑。商鞅的悲剧性结局,与秦国因商鞅变法而振兴,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深思。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长平之战

秦国为争夺赵国上党郡,引发长平之战。赵派大将廉颇援韩,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秦将白起、王龁猛攻长平,廉颇以逸待劳,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三年,不分胜负。秦施反间计,赵王中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毫无作战经验,公元前260年,赵括轻率出击,结果被秦军切断后路,粮草断绝,围困四十六天,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被坑杀。

9.马陵之战

公元前344年魏国主盟“逢泽之会”,韩国害怕魏国继续强大会吞并自己,未去赴会。魏国认为韩国背叛自己,公元前342年,魏惠王派兵大举攻韩.韩向一直与魏争霸的齐国求救。齐派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攻魏救韩。魏惠王以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带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公元前341年,孙膑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庞涓果然中计,仅率轻骑追赶。追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时,被齐军包围,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接着齐、秦、赵从东、西、北三面夹攻魏国。齐国和宋国军队围攻魏国。马陵战后,魏国元气大伤。

10.胡服骑射

赵国居北方,东与中山国相连,东北邻东胡;北方、西北与林胡、楼烦、匈奴接壤。战国以来,赵在与边族“胡人”的战争中,屡遭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失败,以致成为各国中国势较弱的一个。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位国君,他奋发图强、立志变法,决心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当时中原各国战争,以车战为主,甲士身着宽袍大袖,再披上笨重的铠甲,不利于山地作战。而同赵接壤的胡人都善于骑马射箭,衣装简便,在战斗中行动迅捷。赵武灵王提出实行“胡衣骑射”时,遭到了公族中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赵武灵王和他们反复辩论,指出衣着礼仪都是为了方便行事,治国必须根据变化的情势制法制礼,他带头“胡服骑射”。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二:

把原来宽袍大袖的服装,改为胡人那种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练、作战。

通过三种不同途径组建骑兵:其一是“招骑射”。改变以往按地区和兵籍征召和编组士兵的办法,而在接近边胡地区,招募有骑射基础的赵民当骑兵。其二是“建骑邑”。在赵国境内一些水草丰盛、适于骑兵训练的地方,建设专门集训骑兵的军事基地。其三是“致胡兵”。即收编胡兵,招引、改编胡人的骑士以补充赵军。

“胡服骑射”获得巨大成功。新骑兵部队组建后不久,就战败林胡、楼烦,“辟地千里”,还屡次攻陷并最终消灭了中山国。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对中原国家军队的发展影响极大。从此,各国逐步以步骑兵代替了车兵而成为军队主力。

11.初税亩

初税亩,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12.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着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简答题

1.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它说明什么问题?

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破坏,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春秋列国长期为掠夺土地、人口、财物征战不已。强国凭借武力成为诸侯盟主,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诸侯争霸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因素的增长。此时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井田制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所以说春秋争霸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

2.孔子对中国文献的贡献。

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孔子一方面学习它,一方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论语》所涉及的有《易》,有《书》,有《诗》。虽然有“礼”,却不是简册(书籍)。据《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那么《仪礼》诸篇虽出在孔子以后,却由孔子传出。孺悲这人也见于《论语》,他曾求见孔子,孔子不但以有病为辞不接见。还故意弹琴使他知道是托病拒绝,其实并没有病。但孺悲若是受哀公之命而来学,孔子就难以拒绝。《论语》没有谈到《春秋》,然而自《左传》作者以来都说孔子修《春秋》,孟子甚至说孔子作《春秋》。《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记载孔子出生的年、月、日,《左传春秋》也记载孔子逝世的年、月、日;而《公羊春秋》、《谷梁春秋》止于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左氏春秋》则止于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三种《春秋》,二种记载孔子生,一种记载孔子卒,能说《春秋》和孔子没有什么关系么?我不认为孔子修过《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过《春秋》,而认为目前所传的《春秋》还是鲁史的原文。尽管王安石诋毁《春秋》为“断烂朝报”(初见于苏辙《春秋集解·自序》,其后周麟之、陆佃以及《宋史·王安石传》都曾经记载这话)。但春秋二百四十年的史事大纲却赖此以传。更为重要的事是假若没有《春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秋》,就不会有人作《左传》。春秋二百多年的史料,我们就只能靠地下挖掘,总而言之,古代文献和孔子以及孔门弟子有关系的,至少有《诗》、《书》、《易》、《仪礼》、《春秋》五种。

3.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观点并比较其异同。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的主要观点: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仁”、“礼”、“中庸”,而“仁”居于核心的地位,孔子以仁为中心建立了儒家伦理学。对于统治者来说,能够宽以待民,惠以使民、勿行苛政,就算“仁人”,其所施政就算“德政”。“礼”即礼仪、礼节、礼教,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也不乏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信条。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意即加强主体道德修养以符合社会性的道德规范,这就涉及“仁”与“礼”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一对矛盾,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孔子更重视对于道德主体精神—— “仁”的培植,以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认为人若缺乏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单纯凭借社会性的外在约束。其效力是非常有限的。“中庸”是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力倡“仁政”,反对暴政。孟子倡导的仁政,实际上就是耕织结合的个体小农经济,这是一条有利于当时社会封建化的主张。此外,孟子的仁政说在政治上主张“尊贤使能”,在军事上主张: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还提出“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他认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民众,民众是国家、诸侯、天子存亡或变更的最根本的因素,这就是所谓“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天子、诸侯、大夫、国家都是可以改立变置的,只有民众是无可改换的,因而人民是最根本的。 墨家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书中。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墨家可是说以利为先,义利并重。墨子 “尚利”与“贵义”,但以“尚利”为第一要务,墨家在“尚利”的前提下,又提出“贵义”而“天下之利”才是最终目的,而道义、原则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他们所倡导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利他主义,公而忘私。墨家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治”和“富”。

而儒家是义重于利,不忽视利,“利者,义之和”。儒家重视“仁义”众人皆知。但他们同样是重视物质利益的,孔子就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一方面谈“君子谋道不谋食”,另一方面也用物质利益激发学生:“学也,禄在其中矣。”孟子也政事主要是发展经济以足“财用”,“无政事则财用不足”,“无恒产者则无恒心”。但是相对来说,儒家还是更加重视义的,要求对利要有节制,要以义制之。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意思是说,如果对人们求利的行为毫不限制,必然造成许多怨恨。可见,对富贵他们是不舍弃和反对的,只是不能“不义”而已。

墨家崇尚朴质,反对礼乐和文明,在义利关系上义利并重,但反对私利私义,提倡公利公义,提倡先人后己,由人及己,而儒家更重实用,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较为切合人性伦理的实际,故更为人所欢迎,为当世所遵从,也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4.评论春秋战国政治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5.战国变法运动与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完成,在各诸侯国内部,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与秦汉大统一国家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权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就是郡县制。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为县。县和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直接统治。到春秋后期,晋国把县制推行到内地,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管理,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郡在春秋末期才有,最初出现在晋,设在新得的边地。由于那里是偏僻之地,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后来由于这些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

由于郡县制便于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所以进入战国后,魏、赵、韩、燕、秦等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郡最初设在边地,具有边防作用,所以一郡的长官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往往由武官来充任,有征发一郡壮丁出征的权力。县为从属于郡的地方组织,县的长官叫做令,郡县制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推行,使各国形成了中央、郡、县、乡等一套比较系统和健全的行政机构,郡和县的长官由中内委任,国君进直接掌所握着郡、县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

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在奴隶制政权中,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是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大分职,封建政权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的官吏,在国君之下设有相和将,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的政务。将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要求,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又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互相监督的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国君已遍用玺印,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到了国君手中。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成为秦汉统一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宣布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受到百姓的热烈拥护。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黄老无为政治

黄老之学源自齐国稷下学宫的一派,以道为主兼有法、儒的复合思想。这个学派主张,道生法,守道就是遵法,法和礼并用,从而达到“清静无为”。汉初,社会疲弊,人民经过暴秦摧残,渴望宁静安定的情绪。汉初统治者顺应人民的要求,推行这种无为政治。汉代第二人宰相曹参特别欣赏黄老思想,在郡国与中央执政均以无为政治为执政方针。随后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也用黄老无为作为治国方略。文帝的皇后窦氏也好黄老之学,强令其子景帝及其它子弟都读黄老学派的著作。文景之治的出现,与黄老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

3.七国之乱

汉初汉高祖分封同姓王,旨在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诸侯王日益骄横,文帝和景帝采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削藩等措施压制诸侯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举兵叛乱。景帝派周亚夫率大军反击,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诸侯王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

4.文景之治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着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出现,与黄老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

5.宣昭中兴

汉武帝死后,昭帝(前86-前74)、宣帝(前73-前49)相继当政。昭帝时由霍光辅政,节约财政开支,二十年内不断减税,对匈奴的政策由征战转为和平交涉,从而缓解了武帝晚年面临的危机。至宣帝时,采取王霸并用之术,一方面减免农业税、人口税,以及贫困户的徭役,另一方面,以文法吏和刑名术监督各级官吏。昭、宣时期的政策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昭宣时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安定,民族关系走向融洽,经济有所发展,受到后世史学家的称赞,班固称之为中兴之世。

6.度田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清查核实全国的田地及户口、年纪,即所谓“度田令”。在实行度田过程中,豪强大姓都反对清查,隐瞒不报。而刺史、太守惧怕他们的势力,不敢按章如实查核。光武帝于建武十六年秋九月,以“度田不实”罪处死河南尹张权等郡守10余人。即使如此,垦田顷亩仍未检核清楚。度田虽然没有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不过对于促进开垦荒地、鼓励小农生产积极性起到一定作用,建武十八年(42年)汝南太守开垦鸿郄陂数千顷,不仅郡内殷富,而且利及他郡,便是最显着的事例。

7.党锢之祸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袖和楷模。桓帝时,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8.算缗告缗

元狩四年(前119年),开始实行算缗。算缗即征收财产税,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两千钱即纳税一算(120钱)。同时实行告缗,即在算缗令下达后,针对富豪大家隐藏财产不肯实报者,由专人主持鼓励告发事,当时揭发者极多。9.代田法

“代田法”是一种先进的耕作方法。所谓“代田法” 就是把一亩地分成三甽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一下种时把谷物种在圳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甽里.这样作物入土深,抗风耐旱。代用法配合便巧的农具,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每亩产一量增加一斛到三斛。

10.假名公田

东汉初期,由于人口锐减,各地有大片荒芜无主的“公田”。东汉朝廷除了将这些“公田” 的一部分赐给功臣贵族外,主要用于“赋民”或“假民”耕种。“赋” 与“赐” 同义,即给予。赋民公田,就是将国家所有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也就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按法令独立向国家缴纳租税的自耕农。接受假田的贫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向国家缴纳赋税。朝廷有时给予粮种、耕牛加以扶植。东汉初期实行赋民公田或假民公田之策,目的都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 东汉在明帝、章帝时期多为赋民公田,和帝、安帝时期多行假民公田。

11.河西四郡

公元前122年,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杀匈奴三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匈奴西部地区在一年之中,连受两次打击,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一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都、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这次战役后,汉先后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

12.《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司马迁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太史记》。司马迁字子长,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父职出任太史公一职,在太初元年(前104)参加制定《太初历》后,开始撰写《史记》。经十余年努力,终于成书。

该书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讫于汉武帝,历时三千余年。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三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和列传是全书主要部分,与表、书、世家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该书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该书取材丰富,对《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乡所采摘,又利用了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保存的古文书传,并增添了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的材料。作者在广泛取材的同时,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淘汰无稽之谈,表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在撰写过程中,“不虚美,不隐恶”,力求实事求是。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汉代以前,出现过多种体裁的历史著作,但就记事的久远、内容的广泛、史事的详实、材料的系统、组织的完善来看,都不如《史记》。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该书堪称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由它开端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后来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一体裁。它的大部分文字生动精炼,写人叙事形象鲜明,对中国后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有良好的影响。

13.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河北枣强县)人,习《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诏举贤良文学之士,他以贤良身份上《天人三策》,系统地阐明其儒学主张。《春秋繁露》是其代表作品。

董仲舒的思想吸收了当时颇为流行的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了《春秋》的微言大义,阐发“天人感应”思想。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异来谴告和威慑。如果人君在灾异之前不知悔改,就会出现“伤败”。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14.《春秋》及三传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榖梁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详细。据这两书记载,孔子作春秋时,与左丘明参观鲁国的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明聘以正礼乐,其中有所褒讳贬损,不可写明,乃口授弟子。而弟子们后来所言互异。左丘明惟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实,故讨论本事而作传,证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至于公谷二传,则是口传要义,传了几代以后,始写成文字。公羊传是齐国的公羊高受传于子夏,再传其子,子孙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由高的玄孙公羊寿与齐人胡母生合写成书,谷梁传至何时何人始着为书,史记不详,据汉志注,只知始承传者是鲁国的谷梁子。颜师古注,谷梁子名喜,桓谭新论以为名赤,王充论衡以为名 ,阮孝绪七录以为名俶。四名何者为是,难以考证。

公羊谷梁二传用汉时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春秋传。左氏文字则是古文,秦禁诗书后,左传不见于世,到了汉朝,由北平侯张苍献出,称为古文春秋传。文心雕龙史传篇说:「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左公谷三传都是转受春秋经旨,以授后世者,但左传详于记事,公羊谷梁详于诂经。诂经必须依经训解,所以春秋所无者,公羊谷梁未尝言之。记叙事实,则须原始要终。所以左氏或把事实列在经文之前,以叙其始。或把事实置于经文之后,以终结其义。或为春秋经文所无者,而左氏特着其事。或为春秋所有者,而左氏不蓍其事。因此,西汉今文博士曾谓左氏不传春秋,而以公羊谷梁为得春秋真意。

15.轮台诏

汉武帝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耗尽文景以来的余财,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于是汉武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自责“深陈既往之悔”,申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16.谶纬之学

在汉代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谶纬神学非常盛行。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又称谶语,以之预测吉凶,因通常配有图,故又叫图谶。古人多用于政治斗争中,如秦始皇晚年,卢生奏《录图书》说:亡秦者胡。纬是相对于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意解释儒家经典,又称为“纬书”。实际上,谶纬神学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政治宣传心理学,以此为谋求权力者或已登上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从而收服具有传统天命观的民众,证明其权力的合理性。谶纬神学在西汉末年的哀、平之际大兴,在王莽与刘秀的推波助澜之下,到东汉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本来,董仲舒以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附会儒家经义,提出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使儒家学说宗教化。谶纬之学的盛行,更使得儒家学说神秘化。

17.《过秦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是一篇,最广为流传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是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

二、简答和论述

1.张骞通西域

西域的地理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范围很广,除了中国新疆地区以外,还包括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狭义的概念指的是新疆地区,包括新疆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一些地方,当时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布了36个小国,大部分在天山南部。匈奴势力强大时占领了西域,匈奴单于把西域分给下面一个日逐王统辖,在西域设立了官吏——僮仆校尉,统治西域各国。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很残酷,西域各国和匈奴的矛盾尖锐,希望摆脱匈奴的控制,西汉为削弱匈奴,亦利用匈奴与西域各国的矛盾,与匈奴展开了对西域各国的争夺。为汉朝沟通西域的功臣是张骞。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旨在联合大月氏,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要联合乌孙。这两次出使的目的就是联合他们打败匈奴。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率众一百余人向西域进发。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抓去,居匈奴中十余年。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返回长安。他出使时率领一百多人,回来时,只有他和堂邑父二人。元朔六年受封为博望侯。张骞的西行,传播了汉朝的情况,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所以司马迁把此行称为“凿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出使西域。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金币丝帛巨万,牛羊万头向西域进发,张骞到乌孙,原定目的未达到,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数十人返抵长安。随后,被张骞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的副使,也同这些国家报聘汉朝的使者一起,陆续来到长安。从此,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2.试析楚汉战争中刘、项成败的原因。

刘邦的政治思想非常成熟,他在进军关中途中,已经开始注重网罗人才,在军事行动中又往往能在遇到顽强抵抗时与守军约降,保留其首领原有的军权和地方行政权,避免过多的伤亡。人关中后,刘邦约法三章,对秦国原有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得到了关中地主阶级的拥护。

刘邦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注意克服狭隘的地方主义观念,致力于建立统一帝国。萧何人咸阳后抢先收藏秦宫律令、图书案卷,使刘邦知晓天下形势。刘邦拥有富足的关中地区作为稳固的后方,使兵员和作战物资不断得到补充。另外,刘邦能够以较宽广的胸怀对待其它地区的文化传统,知人善用。相比之下,项羽政治形象粗暴,不能任用贤才,失败是必然的。

3.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西汉初年为恢复封建经济稳定封建统治而实行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先秦诸子中的道家思想中含有许多政治、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所谓“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或“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种思想到战国末期发展成为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当时所谓黄帝之学,也属于道家的一个流派,它同道家的区别是,黄帝之学在道之中含有法的成分。二者合在一起称为黄老。黄老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恰好符合了汉初统治集团的需要。西汉初年接秦之弊,经济萧条,人口散亡,作业穷困,财政匮乏,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和发展。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自刘邦统一,历经孝惠、高后、文景,其间君臣多好黄老之术,治道贵清静宽舒。因此,执行与民休息的“无为”的统治术,成为汉初政治上的一大特色。所谓“无为”,并非统治者一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无为的原则有两个:一方面无为即是“守而勿失”,也就是说对于刘邦、萧何在汉初所确立的政治法律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不作原则上的大变革。另一方面无为并不是放弃阶级统治,而是在不伤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在封建统治阶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作些尽可能少的干预,使之休养生息。汉初黄老政治的内容主要有:重农抑商,恢复并发展生产。如提倡以农为本,鼓励从事农业生产;对商人实行抑制政策,禁止他们衣丝乘车,并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除秦苛法,约法省刑,禁网疏阔,治民尚清静宽舒,以求百姓安辑。黄老政治实行的结果,使社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西汉封建统治得到稳定。同时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起来。但在太平盛世的背面,也存在着农民破产失业的现象。

4.论复故爵田宅的意义。

高帝五年(前二○二)西汉统一,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著名的以功劳行田宅和复故爵田宅。“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之。”诸侯子居留关中的受到加倍的优待,这是为了减轻安置和监护六国贵族后裔的阻力,不能说是扶植地主阶级。后来刘邦强徙六国贵族后裔于关中,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答辱。”陈涉起义之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可见“聚保山泽”之民,主要是农民的武装,当然也不排斥有地主的坞壁。即便是地主的武装,其基本队伍仍是依附的奴婢以及被裹协的农民群众。刘邦用“复故爵田宅”的办法来分化瓦解“聚保山泽”之众,目的是对农民“书名数”。颜师古注:“名数,谓户籍也。”所以诏令告诫地方官吏不要对回乡的农民“答辱”。这条措施在客观上减轻了关东的地主阶级兼并势力对农民是有好处的。

5.论王莽

王莽(前45-23年)是汉元帝皇后侄,初始元年(8年),以外戚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当时贵族官僚大量兼并土地,封建剥削加重,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为此,王莽进行托古改制:⑴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不准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而占田超过一井(900亩)的,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者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分配。⑵建国二年(10年),推行五均六筦。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税收,“命县官榷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⑶屡次改革币制。⑷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也屡加改变,甚至连新朝的国号多次变更,最后连官吏都弄不清楚那么复杂的名称,使政府机构难以运转,贪污成风。

王莽改制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因为他的改制首先遭到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对;同时改制给广大劳动人民也未带来好处;加之他又征发30万人准备进击匈奴和东北各族,激化了民族矛盾,也给内地人民造成负担。王莽改制失败进一步加剧了各方面的矛盾,但王莽能抓住西汉末年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改革,虽遭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仍有其进步意义。

6.汉武帝财政政策改革措施及后果评议

答案要点:

(l)统一货币。为了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的问题,汉武帝推行“王锡钱”。“五嫌钱”质量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

(2)盐铁官营,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

(3)实行均输、平准。均输法就是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 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以营利。实行均输和平准的措施,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4)实行算绢、告结 算绍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规定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结”。这些改革措施推行之后,政府府库得到充实,商人受到沉重打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建立中朝

西汉初年以功臣封侯者任丞相,丞相地位声望很高,对皇帝敢于直言不讳。丞相权重,势必与皇权发生矛盾。汉武帝初年,丞相田吩十分骄横,汉武帝要有所为就必须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打破惯例,任用布衣出身的公孙弘为相,从此结束了功臣列侯子嗣独占相位的局面,丞相完全处于皇帝掌握之中,动辄得罪,自杀或下狱至死。在压制丞相的同时,汉武帝又从贤良文学、上书言事者及现任官员中选拔有才能的官员,在其本职之外,给传中、常侍、给事中等加官,让他们出入宫廷参与大政。另任用宦官为中书,掌管尚书职务,将部分相权转移到尚书。又里太尉,改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官,由亲贵大臣担任。由此,中央机构便有了“中朝”和“外朝”之分。由大将军、侍中、中书、尚书等官组成中朝,成为中枢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汉武帝可以不受牵制地有所作为。

(2)强化军队

汉武帝时,在中央常备兵中,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羽林军,隶属南军。此外,又增加楼船(水军)等军种。军队的加强,使中央集权有了更坚强的支柱,同时也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能力。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上也加强了专制统治。这时,汉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已不适于中央集权政治,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此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后期的统治思想。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汉武帝还在长安大兴太学、置明师,培养人材,以选拔官吏。建元五年(前136年),又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凡通一经以上者,即可补为官吏。此后,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8.清议与党锢评述。

东汉初,特别重视提倡儒学,这是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也是为了笼络一般地主,使他们能够通过儒学进入仕途。以后外戚专权时,亦注意拉拢他们,逐渐形成了士人官僚集团。东汉中后期,士人官僚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在当时政治日趋腐败的情况下,清议多少能够起一些激浊扬清的作用。安帝、顺帝时相继扩充太学,太学生达3万余人。他们一般出身地主阶级,与士人官僚有密切联系,因而太学就称为清议中心,郡国学的诸生也与之呼应。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袖和楷模。桓帝时,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9.论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参考第六题

10.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史记》是一部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武帝,记述了三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起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专记西汉一代的历史。他的体例基本承袭《汉书》,仅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共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

《汉书》以史家之笔,记录西汉一代的历史,对汉代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对社会危机和民生疾苦,对有功于社会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爱憎和批判。此是《汉书》与《史记》的相似之处。

但因为班固生在专制压迫、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又因为班固家世传统的影响和他自身性格的软弱,《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又不如《史记》,其主要差别有以下几点:

班固的时代,中央集权加强,经学统治严重,更加上汉明帝对班固的修史有了直接的干预,故《汉书》对人物事件的抑扬褒贬,常常有失于公正客观,而少有《史记》的批判锋芒。

司马迁作《史记》,寄慨遥深,史识亦高;《汉书》于人于事,虽有褒贬,然少寄托,史识亦不及《史记》。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而又有所改易,多用《史记》文字而又有所删省。其体例之改易,得失互见;其文字之删省,则往往失却司马迁的微旨与叙事的生动。 《汉书》一书在体裁上承袭史记为纪传体。亦略有变更,改书为志,省去世家。

《汉书》叙一代之史,取材便利,又因东汉文风,渐趋华丽,故其叙事详密谨严,文字整饬赡丽,一般说来,不如《史记》的文气流荡,富于神韵。

《汉书》从学术和文献的角度,不独在《史记》原有的纪传中增加学术事迹,多载学术文章与经世的文章,更特设《艺文志》,讲论学术源流。把文化学术纳入史的视野,这是《汉书》的一大贡献。

11.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随着西汉统治的巩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统一又重新提上日程。西汉前期盛行的黄老思想和有为政治不相适应,相比之下,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推行以儒家为主的思想,实现了思想统一。

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亲自策问,以研究《春秋》出名的董仲舒脱颖而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汉武帝赏识。汉武帝在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地主子弟;选用官吏也以儒学为标准。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经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观点,与以孔盂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不尽相同,特别是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结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外儒内法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学通过理论修补,使传统的宗法制度更加完备;崇尚“仁政”,对统治者言行形成一定的约束;“大道”理论使政治理论神学化;提倡“和”的精神,贴近“人情”;“中庸”学说较适合农业民族的心理习惯,“大一统”理论适应了加强导权和防止分裂的政治需要,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1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哪些资料?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秦代竹简(秦代包括秦统一前的 秦国与统一后的秦朝,为叙述方便,秦国指七国之一的诸侯国,秦朝指秦统一后的帝国王朝,秦代指秦国和秦朝),其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

墓主人喜生前任县令史,即县令属下小吏,参预过“治狱”。墓葬竹简法条是喜生前从事法律活动 而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主要抄录了行政管理与“治狱”方面的律令条文,记录了刑事、经 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肯定不是秦朝的全部法条,但是是常用法律 条文,其中还抄录了当时魏国的一个关于“赘婿”的法律,可能于秦律相同,也适用于秦国的法律活动。云梦秦简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时至今日,尚未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所见最多的法律条文也仅是睡虎地云梦竹简所载的一千多枚竹简记录的秦朝条文。

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其出土文物异常珍贵。从三号墓中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经考证,比《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能还要早,书中记载了52种疾病,还提到了100多种疾病的名称,共载方280多个,所用药物计240多个。这是我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剂。《五十二病方》的发现,补充了《内经》以前临床医学的内容,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医学遗产。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此外,1号、3号两墓分别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个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州牧

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事,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令各地州牧掌握兵权。董卓进京,靠的就是他在凉州刺史任内拥有的兵权;袁绍、韩馥兴兵讨伐董卓,也是联合各地拥兵的州牧。此后各州牧又互相兼并,形成州牧割据局面。建安元年(196)主要的割据州牧有曹操据兖州,公孙度据辽东,刘虞、公孙瓒据幽州,袁绍据冀、青、并三州,袁术据扬、豫二州,陶谦据徐州,刘表据荆州,刘焉据益州。还有些虽非州牧,也据地自雄,如孙策据江东,韩遂、马腾据凉州,张鲁据汉中。各个割据势力彼此互相攻伐兼并,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在州牧割据的情况下,东汉已名存实亡。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其办法是:选择“贤有鉴识”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本郡、本县的大中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共分九品,分别高下,故名。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此制到北魏河阴之变后,完全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3.《隆中对》

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诸葛亮的作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4.“王与马,共天下”

与王权至上不同,东晋一朝出现了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西晋灭亡,北方士大夫纷纷南渡,构成了江左五朝士族门阀的基本阵容。琅邪王导/王敦,同为江左政权的军政支柱。琅邪王导及颍川庾亮、谯郡桓温、陈郡谢安等门阀家族,已具有了与皇帝“共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天下”的政治权势。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晋愍帝出降刘汉,西晋灭亡。在王导的斡旋下,南、北士族达成妥协,共同支持司马睿。翌年,司马睿称晋王,又过一年才登帝位,建立东晋。

东晋主弱臣强,元帝司马睿企图加强皇权,削弱王氏的势力。王导从兄、荆州牧王敦立即从荆州起兵,以清君侧为名,在王导和另外一些士族的支持下攻入建康(由建业改名),逼死元帝。此后,这种主弱臣强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东晋末年。琅邪王氏之后,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门阀士族相继执政,形成了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之局。这种门阀士族势力得以平行甚至超越皇权的政治就是门阀政治。在门阀政治中,门阀土族对皇权加以限制,门阀之间也互相制约,共同维持皇权于不坠,从而形成具有门阀政治特色的政治制度。

陈寅恪先生称王导之功,在于“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北人指北来士族,又称“侨姓”,南人指江东士族,二者结合构成了东晋政权的基础。吴姓一直是屈居侨姓之下。此外流民武装提供了江左的军事屏蔽和兵源。田余庆先生概括东晋政治特点:皇帝垂拱,门阀当权,流民出力。

5.祖逖北伐

祖逖(266-321年),字士稚,是东晋初年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永嘉五年(311)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徒的首领。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建兴元年(313),司马睿以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军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发展生产,深得百姓爱戴。太兴四年(321),晋元帝司马睿派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以监督祖逖。东晋内乱爆发,北伐难成,祖逖忧愤死于雍丘。他收复的土地又被石勒攻占。

6.淝水之战

383年东晋击败前秦的重大战役。因战役主要发生在淮水支流肥水一带,故名。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以后,不顾大臣的反对,亲率大军南下攻晋。383年八月,苻坚依仗其优势兵力,西起鄂北,东到寿春,兵分三路,全面进攻。东晋宰相谢安沉着镇静,以荆州刺史桓冲控制长江中游,以防御为主。兵力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水陆并进。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拼凑的秦军,在洛涧失败后,谢玄等引兵乘机抢渡肥水猛烈进攻,秦军溃败,晋军乘胜追击至寿春城西的青冈才收军,秦军死者十之七八。苻坚身中流矢,单骑而逃,至长安后不久,于385年,为羌族将领姚苌所杀,前秦瓦解。

7.侯景之乱

 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长期优容士族的结果,使统治集团中贪残、侈靡、轻视武备之风日益严重,吏治极端黑暗,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这就给侯景之乱的得逞以可乘之机。原为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戍卒的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梁武帝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纳降侯景,封为河南王,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朝贵族乘机发展势力。侯景之乱,江南社会遭空前浩劫。东晋以来经营数百年而形成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士族门阀在此次战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过程。

8.侨洲郡县

侨置亦称侨州郡。东晋建立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北方人南迁江东,遂在江东设立了很多和北方侨人原籍同名的州郡机构,并规定:只要注籍侨置州郡,就可获得免除赋役的优待,北方士族亦可继续保持原来的崇高郡望,是为侨置。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以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咸康七年(314),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东晋大司马桓温(312-373年)执政时,又于兴宁二年(364)三月庚戌日行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也予以惩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康宁元年(373),桓温死后,此法不行。义熙九年(413),刘裕再行土断,诸侨置郡县多被裁并。

9.门阀、庶族

所谓门即门第,指家世族望;阀即间阅,指功绩资历。门阀初指政治中累世显贵之家,其后形成为以门第阀阅为依据的等级制度和观念。自秦至西汉,官僚尚不受门第阀阅所限制,不少公卿多为寒族素土。东汉时,由于世家大族垄断察举征辟,操纵乡间清议,门阀观念遂逐渐形成。但门阀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则是在魏晋以后。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西晋建立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07年统考前各校考研真题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排斥庶族寒门。东晋门阀士族达到极盛阶段,形成了琅牙王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家士族轮流执政的局面,造成土族当权派和皇权之间的尖锐矛盾,使东晋的政治极不稳定。

南朝以后,皇帝虽为寒门,但门阀士族的特权仍得到承认。他们竭力维护自己特殊的社会地位,宣扬“土庶天隔”,同庶族寒门保持着严格的界限,不同寒门通婚共坐。

10.元宏

参考简答第四题

11. 宗主督护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施行的地方基层统治制度。当时世家大族力量强大,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甚至上万家佃客或部曲。这些佃客或部曲是世家大族的苞荫户,世家大族则被称作苞荫户的宗主,苞荫户对宗主有程度不等的封建依附关系,实际就是农奴。北魏政权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于苞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了“宗主督护制”。

12.三长制

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太和十年(486年),给事中李冲建议实行三长制。内容包括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成为三长。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北魏后来的均田制,就是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行的。

13.均田制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经济方面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

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

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14.土断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以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咸康七年(314),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东晋大司马桓温(312-373年)执政时,又于兴宁二年(364)三月庚戌日行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也予以惩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康宁元年(373),桓温死后,此法不行。义熙九年(413),刘裕再行土断,诸侨置郡县多被裁并。

15.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约450-约510年)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出身寒微。“好危言高论”,不畏权贵。先后仕齐、梁,任尚书殿中郎、尚书左丞等职。其学继承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反对佛教。曾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发表反对佛教和因果报应的言论,退而着《神灭论》。“此论一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并以不能“卖论取官”,拒绝萧的劝诱。后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为消除《神灭论》的影响,于天监六年命王公朝贵及僧正六十余人对其反驳,仍不为所屈。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了形体和精神的“质”、“用”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认为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又认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抨击佛教奴役人民精神及妨碍生产的流弊。

16.《水经注》

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水经》作者不详,成书于三国时期,是一部比较简略粗疏的地理书,只记述

中国古代史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