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二)复习资料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年级第二学期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二)复习资料
第六讲 语流音变
1、概念: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音素和
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
4、轻声:
(1)概念: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可有
些词或局子里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把它念成又轻又短的调子。
2、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
轻声 、 儿化 、变调 、语气词“啊”的音变、轻重格式
(2)轻声的作用: 区别词义和词性 、使语言
自然富有节奏感
3、语流音变的类型: 同化、异化、弱化、脱
落、增音
(3)轻音的发音要则:a)要避免“吃字”b)
音高取决于前一个音节声调的高低
(1)同化: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的音,其中
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如:棉 袍【mian】——【miam】
5、儿化:
(1)概念: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
方言中的一种语音变化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1保留3、切忌乱用儿化4、注意语境和语体对儿化使用的限制
原来更弱更轻了。
(4)脱落:语流中有些音在连读时因缩并等原
因而不再发音或消失了,也称减音。如:我们【uo m】
6、变调:音节在连续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
化的现象
(5)增音:在多个音节或由多个音节构成的复
杂语流连续发音时,有时候会增加原本没有的音素。你快看+啊[a]→你快看——哪[na]
7、词的轻重格式:在汉语普通话及各方言中,
由于词义或情感表达的需要,一个词中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的轻重强弱的差别。
———————————————————————————————————————
第七讲 喉部控制
喉部的构造:
(1)由11块软骨构成:最重要的5块—会厌软
骨、甲状软骨、环形软骨、杓状软骨(2块)
b)音强变化:声带振动幅度——声门下的
气压
c)音长变化:声带震动的时间
d)音色变化:虚实变化(以实为主,虚实结合)
音色变化:a)实:声门闭合紧密,声音坚
(2)声带是喉的一部分:分为三区——声门
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a)音高变化:松紧,薄厚,长短
实明亮
b)虚实:声门较松弛,略有缝隙与气流的摩擦声
c)虚:声门适度开启,气流摩擦声较大 d)气:声门大开,声音基本不震动 2、喉部控制的意义
(1)美化声音
(2)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积极有效的保护嗓音
3、喉部控制的要领
(一)喉头的相对稳定 (二)喉头的相对放松
(三)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配合 (四)克服不良的用声习惯
———————————————————————————————————————
第八讲 共鸣控制
一、共鸣及其作用
1、共鸣: 某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
声音又传播到其它物体上,引起其它物体的共振的现象叫共鸣。简言之,是人耳可感知的共振。
(3)口腔、整体舌位后移,加大声腔。
(4)增大肺活量。 2、声发扁
(1
2、用声上所说的共鸣:气流冲击声带产生的
喉原音很微弱,当这种声音在人体各共鸣气管内得(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
(2)共鸣腔在调节过程中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的声音色彩
(1)唇形前突 (2)唇过分用力
4 鼻音过重
(1)软腭状态
(2)舌位偏后,易把气流挤到鼻腔 (3)鼻韵母鼻化早 (4)心理追求鼻音
二、共鸣器官
可变共鸣腔:口腔,咽腔,喉腔 不变共鸣腔:鼻腔 胸腔
三、播音共鸣的特点:
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他采取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三腔共鸣
5 声音散,缺少共鸣
(1)口腔整体处于松散状态
四、常见的共鸣问题
(2)实声少,过分气声、虚声。
1、声音单薄、不厚实
(3)鼻腔共鸣少
(1)个体身体状况、腔体大小。影响低音共鸣强弱。
(2)声源频率低,可变厚。
6、发音偏前、偏后
(1)前a 过前,前腔狭窄。
(2)前腔过大,发音沉闷、偏后。舌面音、舌根音都靠后。
———————————————————————————————————————————————————————————————————————————————
(3)审美趣味问题,并非纯生理原因。
第九情声气的结合
一、什么是情声气:
情:在播音中由稿件或话题引发,并用有声语言表
达出来,始终运动着的情感。
1、不同的节目形态对声音的要求不同 2、同一节目形态对声音的要求不同 3、同一稿件各段落之间对声音的要求不同
声:依据稿件或话题,使用发声器官运用播音技巧
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的规范化、艺术化的有声语言。
(二)声音弹性的特点
1、声音四要素的变化: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对比性
…… 此处隐藏:4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