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摩托车的消音器 内环线两侧的透明隔离墙 高架道路旁的隔音板 工人佩戴防噪耳罩 A B C D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一只苹果所受重力约为
( )
A .0.2牛
B .2牛
C .20牛
D .200牛
2、为了不妨碍他人,公共场所通电话时要放低声音,主要是为了降低声音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下图是控制噪声危害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控制噪声源”的是
( )
4、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30 °,则折射角可能为 ( ) A .0°
B .22°
C .30°
D .42° 5、在用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 )
A .铅笔
B .毛笔
C .圆珠笔
D .钢笔 6、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的是
( )
A .伽利略
B .笛卡尔
C .亚里士多德
D .牛顿 7、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
A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受到的重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8、光斜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 A .EO 为入射光线。 B .BF 为水和空气的界面。 C .AD 的右侧为空气。 D .折射角的大小为60°。
9、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离透镜5厘米时,观察到正立的像;当物体离透镜16厘米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的范围为 ( )
A .f <5厘米
B .8厘米<f <16厘米
C .5厘米<f <16厘米
D .5厘米<f <8厘米
10、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两物体分别从P 点与Q 点同时出发,它们的S ﹣t 的图像如图2所示,经过2秒钟,则
( ) A .甲物体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物体的速度
B .甲、乙两物体反方向运动一定相距2米
C .甲、乙两物体反方向运动可能相距8米
D .甲、乙两物体同向运动可能相距10米
二、填空题(共30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1、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了白光的色散现象(填人名)。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
镜后________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我们把红、绿、_____光称为三原色光。
12、图3(a )、(b )表示了一辆小车驶向一根弹簧的运动过程。在小车碰到弹簧前,以弹簧为参照物,小车
上的木块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小车碰到弹簧后最终会静止表明了力能改变物体
的 ;弹簧受力后会被压缩表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 。
13、一学生站在离镜面0.5米处,镜中的像离学生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米;若该生向远离镜面方向移动了
0.3米,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米,此时像的高度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 14、如图4所示,小玲手持的是一个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已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则
此时透镜离她左眼的距离__________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我们通过透镜看到小玲的
“眼睛”其实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图4 (a ) 图5 (b )
图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利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完成一些小制作。如图5(a )是一对“土电话”,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就可以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是利用发声体的________而制成的。图5(b )是重垂线,它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的性质。
16、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的航天科技正飞速发展。中国航天员已在2013年为我们带来“太空第一课”。在太空中的航天员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把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选填 “无线电波”或“声波”)。相信中国实现载人登月的那一天不会遥远。如果未来宇航员背着装备来到月球,与在地球相比,这些装备的质量__________,所受重力___________,惯性___________。(以上三格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用钢丝绳吊起一个重力为500牛的物体,当该物体在空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牛;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500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18、一根绳子用10牛的力拉着重为8牛的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若绳子突然断了,物体将_______________(选填“处于静止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做曲线运动”或“慢慢停下来”),这时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牛。
19、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图5所示为甲、乙的s-t 图像。甲的速度为 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9米,甲、乙的运动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若运动12秒时,丙、乙两车相距0.5米,则丙的速度__________小于甲的速度(选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20、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弹簧A 、B 、C 、D 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 、C 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 、D 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 、B 原来的长度均为L 0,C 、D 原来的长度均为L 0′,且A 、B 、C 、D 的横截面积均相同。他将弹簧A 、B 、C 、D 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L 1、△L 2、△L 3和△L 4。如图6(a)、(b)、(c)和(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6(a)和(b)或(c)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
②分析比较图6(a)和(c)或(b)和(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
得: 。 12 2 4 6 8 10 0 0.2 0.4 0.6 0.8 t /秒 甲 乙 图5 图6 (21)
(27) (28)
图12 三、作图题(共12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 铅笔。
21、重为6牛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它所受到的力。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8中画出平面镜MN 中物体AB 的像A ′B ′。
23、在图9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 画出反射光线OB ,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4、根据图10中给出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四、计算题(共18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5、一列200米的高铁列车以80米/秒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共用40秒,求:隧道的长度。
26、如图11所示,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牛,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 后,静止在竖直墙面上。求(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27、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在运动中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阻的方向始终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为0.49牛,已知在上升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力大小为4.41牛。求:(1)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2)小球的质量。
五、实验题(共20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8、小红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
_______________,若此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偏右,则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选填
“左”或“右”)。小红正确实验后,观察到_______盘(选填“左”或“右”)中有
100克、50克砝码各一个,20克砝码两个,游码位置如图12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图8 A B M N 图7 O 图9 法线 A 30 图10 F F O F 图11 (1) (2) (3) (4)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我们用_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应先使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目的是
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且处于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时,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0、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13所示。
(1)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烛焰放在30厘米刻度处,移动光屏到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厘米;
(2)然后将烛焰放在距透镜15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清晰的实像。
31、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
点,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 点,如图14
(a )所示。然后他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 点,如图14(b )所示。
(1)实验中,小王同学两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 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在图14(b )中,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牛。 32、某小组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成员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A :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和接触面的接触面积有关。 猜想B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 :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
讨论方案过程中,小华提出“该如何测量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这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将一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该木块,如图15所示,并在表一中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木块对所应的运动状态。
木块 重力(牛) 底面积(厘米2) A 5 1.5 B 5 1 C 6 1 D
7
1
序
号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木块运动状态
1 0.5 静止 2
1.8 加速运动 3
1.5
匀速直线运动
图13
烛焰
0 c 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凸透镜
光屏
图14 图15
F
表一
表二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经交流讨论,他们得出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牛。 为了验证猜想A ,有多块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可供选择。表二为各木块的参数。
经过思考,他们选择了适当的木块进行实验,他们的选择是木块_____________。(选择字母)并通过正确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和接触面的接触面积无关。
接着,他们又按正确步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木块 序号 接触面 压力(牛)
滑动摩擦力(牛)
B
1
木板
5
1
2 毛巾 5 1.5 C
3
木板
6
1.2
4 毛巾 6 1.8 D
5
木板
7
1.4
6
毛巾
7
2.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验证猜想B 。结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与5(2与4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16) (17) (18) (19)
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要求
题号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一、20分(每题2分)1.B。 2.A。 3.A 4. B。 5.C。6.C。 7.D。 8.D。 9. B。 10.D。
二、30分(除第27、28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11.(1)牛顿;(2)折射;(3)蓝。
12.(4)运动;(5)运动状态;(6)形变。
13.(7)1;(8)0.8;(9)不变。
14.(10)凸;(11)小于;(12)虚。
15.(13)振动;(14)竖直向下。
16.(15)无线电波;(16)不变;
(17)变小;(18)不变。
17.(19)500;(20)等于;(21)竖直向上。
18.(22)做匀速直线运动;(23)零。
19.(24)0.1;(25)相反;(26)一定。
20.(27)横截面积和原来长度均相同的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其长度的增加量与绕制弹簧的金属丝的种类有关; 2分(28)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且横截面积相同的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原来长度长的弹簧,其长度的增加量大。 2分
三、12分(每题3分)2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各1分
22.虚像,垂足,对称。各1分
23.光线方向,反射角,度数。各1分
24.折射光线方向,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虚线。各1分
四、18分25.
(5分)
(1)s=vt=80米/秒×40秒=3200米 4分
(2)s道=s-s车=3200米-200米=3000米 1分
26.
(7分)
(1)G=mg=0.5千克×9.8牛/千克=4.9牛 4分
(2)因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F摩=G=4.9牛 2分
方向:竖直向上1分
27
(6分)
(1)G=F合-F阻=4.41牛-0.49牛=3.92牛3分
(2)
m=
g
G
=
kg
9.8N/
3.92N
=0.4kg;3分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
五、20分28.
(4分)
(1)零刻度;(2)左;(3)右;(4)196.5。
29.(5分) (5)玻璃板;(6)同一高度;(7)静止;(8)匀速直线运动;(9)这两个力。
30.
(2分)
(10) 10;(11)放大;
31.
(3分)(12)使两次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3)0~10;
(14)4。
32.(6分) (15)1.5; 1分(16)A与B; 1分(17)1与2(或3与4或5与6); 1分(18)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1分(17)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