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00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苏州市统计局
苏 州 统 计 局
2001年2月19日
2000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也是“九五”时期的最后一年。面对世纪之交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地区间竞相发展的新态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围绕全年的目标任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加强城乡环境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各项改革和发展的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经济发展
2000年,全市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达到1540.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7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已超过3200美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6.5:56.2:37.3调整为6:56.4:37.6。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58.27亿元,比上年净增48.89亿元,增长44.7%,是增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以压缩粮棉种植面积、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生产规模为主的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7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67:33调整为54:46;养殖业的比重达到4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产品加工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农民运销人、经纪人队伍继续扩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经营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34亿元,完成土石方6539.76万立方米。太湖综合治理的环太湖大堤除险加固应急土方工程已完成115.99公里471.5万立方米复堤土方任务,望虞河、太浦河工程全面竣工,工程质量在水利部验收中达到优良。长江江堤达标和淀山湖防洪工程进展顺利。土地复垦整理继续推进,全年完成土地整理面积7128公顷(10.69万亩),其中新增耕
地1379公顷(2.07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量7.0亿千瓦时;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9.49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713台,联合收获机5966台。
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重点的新兴主导产业,努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强化企业管理,积极开拓市场,新兴主导产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呈现恢复性增长,产销衔接较好,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工业用电量153.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1%。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601亿元,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8%和2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总产值198.5亿元,集体工业总产值379.8亿元,三资工业总产值11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1.4%和34.6%;轻工业产值1163亿元,重工业产值12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31.4%;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22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利税总额178.8亿元,其中利润总额9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5%和68.9%;亏损面为22.7%,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9亿元,比上年下降1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6.9%,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乡镇工业活力增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销售收入1080亿元,利税总额7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和3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全市建筑行业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在城乡建设尤其是重点工程建设中作出了新贡献。全市83个二级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全年施工项目3707个,竣工项目2635个。施工面积925.9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39.6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2.5%。实现施工产值61.54亿元。
运输邮电业
全市机动车辆增多,社会运输能力提高。年末拥有机动车77.49万辆,其中汽车12.87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23.0%。全年完成客运量1.8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01.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23.7%;完成货运量7815万吨,比上年增长13.8%,货物周转量45.9亿吨公里。全市港口吞吐量8028万吨,比上年增长3.3%。邮电业改革继续推进,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发送函件5476万件、特快专递158. …… 此处隐藏:773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论中学语文课堂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