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动态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第26卷第2期Vol.26 No.2
统计与信息论坛
Statistics&InformationForum
2011年2月Feb.,2011
统计应用研究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动态效应研究
胡宗义,刘亦文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通过采用结构式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引入5个分别反映产出、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变量,建立相应的联立方程,以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至今,货币政策在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效果要强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需求都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货币政策对需求波动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增加财政支出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一定的正向冲击。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11)02-0031-05
一、引 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
收稿日期:2010-09-17;修复日期:2010-12-26
大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植根于双方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
作者简介:胡宗义,男,湖南宁乡人,应用数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量经济模型;
刘亦文,男,湖南攸县人,博士生,研究方向:计量经济模型。
参考文献:
[1] NaeemSiddiqi,CreditRiskScorecards[M].NewJersey:JohnWiley&Sons,2006.
[2] LynC.Thomas,DavidB.EdelmanandJonathanN.Crook,信用评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 陈建.信用评分模型 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FreundY,SchapireR.ExperimentswithaNewBoostingalgorithm[C].MachineLearning:Proceedingsofthe
Thirte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1996.
[5] 吴喜之,马景义,等.数据挖掘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 Breiman,Leo,Bias,Variance,andArcingClassfiers[EB/OL].TechinicalReport460,http:///
documents/arcing.pdf,1996.
CreditScoreModelBasedonImprovedAdaBoostAlgorithmYANGHai jiang,WEIQiu ping,ZHANGJing xiao
(CenterforAppliedStatistics,SchoolofStatistic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ThispaperappliesAdaBoostalgorithmtoclassificationproblemincreditscoremodels,andimprovesAdaBoostinconsiderationoftheshortcomingemergedwhendealingwithunbalanceddata.ThisimprovedAdaBoostisusedtobuildcreditscoremodels.EmpiricalresultsshowthatcreditscoremodelsbasedonimprovedAdaBoostalgorithmcandecreasethelosscausedbymisclassification.
Keywords:consumingcredit;creditscore;AdaBoost;improvedAdaBoost
(责任编辑:王南丰)
统计与信息论坛
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两大政策的紧密联系还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方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货币政策的分析。该方法通过对普通VAR模型施加识别约束条件来推断结构冲击。如Blanchard和Quah基于经济理论对VAR模型施加长期限制性条件,从而减少了模型的待估参数,并识别出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冲击[1]。笔者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出发,采用结构式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引入5个分别反映产出、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变量,建立相应的联立方程,利用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变量间波动的动态影响[2][3]267-318,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货币当局有效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提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传导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Yd(Y)Pd(P)M2
(一)SVAR模型的识别
先采用ADF、PP法进行单位根检验:
表1 各变量的ADF、PP平稳性检验表
变量
(c,t,k)(1,0,11)(0,0,11)(0,0,0)(0,0,11)(0,0,0)(0,0,11)(1,0,0)(1,1,0)
ADF-2.25-2.5*-0.63-3.16*
1.08-7.43*-7.04*-9.78*
P值(ADF)0.19
PP-3.92
P值(PP)0.290.000.630.000.900.000.000.00
结论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非平稳平稳平稳平稳
0.01-16.43*0.16
-0.17
0.00-10.02*0.930.000.000.00
0.90-7.58*-7.04*-9.788
d(M2)TG
注:检验类型中的C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其中滞后阶数均按照AIC准则由系统确定,常数项、趋势项的确定经过反复调试得出;*表示在5%水平下是显著的,当P值小于0 05时拒绝原假设,即该变量是平稳的。
由表1可知:Y、P、M2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是不稳定的,但经过一次差分后均具有显著的平稳性,而G、T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zt=[Yt,M2t,Pt,Tt,Gt] 是平稳的过程,简化VAR模型扰动向量:et=[eYt,eM2t,ePt,eTt,eGt] ,结构扰动项为:ut=[uYt,uM2t,uPt,uTt,uGt] 分别代表供给冲击、货币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财政收入冲击以及财政支出冲击。模型中包括5个内生变量,为了模型识别,需要对SVAR施加10个长期条件。假定:财政收入冲击对产出没有永久性的效应;政府支出冲击对产出没有永久性的冲击;货币冲击对产出没有永久性的效应;需求冲击对产出没有永久性的效应;货币冲击对政府收入没有永久性的效应;政府支出冲击对政府收入没有永久性的效应;需求冲击对政府收入没有永久性的效应;货币冲击对政府支出没有永久性的效应;需求冲击对政府支出没有永久性的冲击;需求冲击对货币没有永久性的效应。
通过EVIEWS5.0,得到关于SVAR模型变动项的分解估计结果如下:
ey=4.0513uy
(13.115)*
[4]210-220[5]
二、数据分析及实证结果
本文设定的模型中包括5个变量,分别反映产出、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由于GDP数据没有月度数据,用工业增加值作为替代变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同比增长率(P)来衡量需求的变化(CPI、PPI均可以反映需求变动,由于价格传导规律的存在,CPI、PPI的变动趋势大致一致,因此本文只选择CPI);广义货币供给的月度同比增长率(M2)作为货币政策变量,分别用财政收入的月度同比增长率(T)和政府支出的月度同比增长率(G)作为财政政策变量。数据范围为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与 中国景气月报 以及 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处理为对各指标进行cesus-12季节调整,以消除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同时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利用CPI对数据进行了平减。(1)
T
(-1.843)**
eM2=1.399uY-(4.504)*
0.532u+2.429uG+
(11.148)*
1.(13064uM2
.115)*
0(.4006uT-0.008uG
.625)*(-8.787)*
eT=-(-39.5uY+24.045uT.529)*(13.155)*
eG=0.(3795uY+8.579uT+28.187uG.25)*(2.759)*(13.115)*
(2)
eP=-0.0047uY-0(.-004uM2+0.005uP+(-3.469)*5.946)*(13.115)*
(3)(4)(5)
胡宗义,刘亦文: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动态效应研究
括号中为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表示1%的显著水平,**表示10%的显著水平。
根据AIC、SC准则,结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由AR根的图表检验滞后结构可知结果满足稳定性条件。
(二)政策的脉冲响应分析
分别给各政策变量(T、G、M2)一单位标准残差大小的冲击进行脉冲响应,
从而得到脉冲响应函数。
图3 居民需求变化对货币供给量、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冲击的反应图
求的变化产生了持续的负向冲击(主要表现在CPI、PPI的下降),随后正效应逐渐增强,并一直持续到第16个月左右。而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加在开始阶段的作用是乐观的,第2个月后,财政支出增
加对需求带来负向冲击,这种负向作用在第3期达到最大并会持续到第16个月左右。而财政收入对
图1 产出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冲击的响应图
物价的负向作用要比其他两个变量开始得晚,但也会持续到16个月左右。从整个预测期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需求的负向作用较强,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CPI、PPI双降的原因。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国家为了刺激经济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形成实际的有效供给,而是流入了资本市场,大量的货币流入了房市和股市,助长了价格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因此,仅以总需求管理为目标的财政政策难以为继,应更加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果的影响。CPI、PPI双双持续下降的态势,决定了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既不能打折扣,
也不能过度宽松。
由图1可知:财政收入在开始阶段对产出有一个正向的作用,并且在第二个月达到最大,当然此后又出现很明显的负向冲击,除了第6、第8和第10个月度存在正向作用外,其余月度都为负向作用并且这种负向作用会持续到第15个月度。而在开始阶段财政支出对产出有负向的冲击,两个月后正效应逐渐增强。从短期(2个月内)看,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刺激是积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逐渐减弱,直至14
个月左右作用消失。
图2 产出对M2冲击的响应图
由图2可以看出:在开始阶段,货币供给量增加,对产出产生正的冲击。M2变动1%对产出的正向冲击最大达到0.7%,随后负向冲击逐渐增强最大值为-0.6%。总之,通过松动银根,增加流动性,可以实现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缺少有效的传导机制,在短期内拉动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波动性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却出现了CPI、PPI双降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信贷额增长的矛盾现象。下面将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物价波动的影响。
由图3可知:在前3个月,
货币供给量对国内需
图4 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反应图
由图4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M2有近一年的正向冲击,在初期时逐渐增强,在第三个月左右达到最大,此后影响逐渐减弱,基本可持续16个月左右。而财政收入在前两个月对M2增加有正向的作用,随之变为持续的负向冲击,直至第16个月左右作用消失。因此政府在采取财政政策时应关注货币的供给,以免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尤其是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更应该关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国债的认购方是银行时,会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产生扩张的经济效应。当商业银行用超额准备金购
统计与信息论坛
买国债时,会降低了其拥有的基础货币数量,但社会货币供给总量M1和M2并未减少,而国债收入的运用却会对M1和M2造成扩张,并且国债作为 二级储备 还将增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为其增加贷款创造了条件,会进一步扩张货币供给总量。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也并未因大量购买国债而受到流动性约束,而是通过层层 倒逼 方式迫使中央银行加大货币供给。在政府财政压力以及商业银行 倒逼 压力下,会加剧通胀压力,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应关注两者之间的影响[6]。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动态方差贡献度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仅能反映变量间相互作用的趋势和方向,无法比较作用的大小。SVAR模型中的方差分解,可用来反映对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表2 各变量波动对产出波动的方差贡献表滞后期
123456789101112
uY10095.4894.8993.1092.2291.5991.0390.3890.0189.7289.4989.27
uM201.632.102.522.873.654.144.524.754.925.075.21
uP01.781.711.861.811.631.631.561.521.481.451.43
uT00.800.922.002.342.332.342.582.662.762.822.90
uG00.310.380.520.770.810.850.961.071.131.171.20
表3 各变量波动对价格波动的方差贡献表预测期123456789101112
uY17.9121.0316.4417.8717.8417.8018.3118.2718.2618.2418.3118.33
uM246.1642.8235.6033.0932.8832.5931.9231.8431.7931.7531.7331.71
uP35.9334.7729.0829.0429.2429.5629.8429.9029.8629.8829.8429.83
uT0.001.3415.4116.7616.8516.8216.7716.8316.9016.9316.9016.91
uG0.000.043.473.243.203.223.163.163.183.203.213.22
由表3可以看出:需求波动受M2变动影响最为显著,第1期最多可解释的部分为46.16%,此后逐渐减弱,第12期可解释的部分为31.71%,而产出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在滞后两期时达到21.3%。而在整个预测期内,物价变动最多可由财政收入来解释的部分只有16.91%,财政支出的解释能力很弱只有3.22%,因此货币政策对需求稳定的影响也强于财政政策。从目前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中国已得到了成效,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增加的货币供给主要流入了资本市场,所以短期内没有在物价上有所显现,CPI、PPI双降,有效需求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是不排除资产泡沫消失后有通货膨胀出现的潜在的可能性。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应防止过度的货币投放。
表4 各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方差贡献表
预测期
123456789101112
uY23.32721.23718.89717.38517.26516.92916.69016.61616.55316.50116.47516.455
uM276.67371.07365.98860.36759.30658.40957.85857.53257.23157.03756.93956.868
uP0.0002.3963.3413.4934.2815.8736.6826.9967.3087.5797.7067.798
uT0.0005.2836.56213.67414.13313.87413.85513.92113.99113.98513.98613.990
uG0.0000.0115.2125.0805.0144.9144.9154.9364.9174.8994.8954.889
由表2可以看出:产出受自身变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第12期仍可解释89.27%。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的变动的贡献率,均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而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强于财政政策,在第12期,产出变动部分的5.21%可由M2解释,而可由财政收入解释的部分只有2.9%,由财政支出解释的部分更少,只有1.2%。这说明中国自2002年以来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强于财政政策,这与古宁、陈磊的研究结论不同。1995 2002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强于货币政策,而价格水平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强于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因此,刺激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以防止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反向作用,最终削弱了政策的作用。由表4可知: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其自身解释部分为76.673%,而可由收入解释的部分在第一期达
胡宗义,刘亦文: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动态效应研究
到最大,占23.327%,随后逐渐递减,在第12期可解释16.455%;而财政收入的变动在第1期对货币供应量没有影响,随后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在第5期达到最大,可解释14.133%;而财政支出在前两期对货币供给量没有影响,在滞后两期时达到最大,可解释5.212%,随后作用逐渐减弱。因此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货币的供给量,防止通胀的出现。
济增长方面的效果强于货币政策;同时由于中国政府投资的项目效率低,对私人部门的 挤出效应 较大,使得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方面大打折扣。第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需求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冲击。相对而言,货币供给的增加对需求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增加财政支出时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一定的正向冲击, 两松政策 的共同作用会使中国经济面临通胀风险。大量的货币供给如果没有顺利地进入实体经济而进入资本市场的话,会加剧资产泡沫的膨胀,金融风险也会加剧,更加削弱了政策的调控作用。
第三,以总需求管理为目标的政策调节作用有所减弱,这说明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更加关注微观的有效需求结构以及供给结构的变动,从而保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到实体经济的顺利传导。
三、结 论
第一,2002年至今,货币政策在调节宏观经济
运行方面的效果要强于财政政策。因为从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发展,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更多采用货币政策,其长期效果更加明显。财政政策的短期刺激作用显著,尤其是在短期内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
参考文献:
[1] BlanchardOJ,QuahD.TheDynamicEfectsofAggregateDemandandSupplyDisturbances[J].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89,79(4).
[2] 战明华,李生校.货币与产出的关系(1995-2003):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及其比较[J].世界经济,2005(8).[3]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Eviews应用及实例[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汪同三,王成璋.21世纪数量经济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GaliJ.HowWellDoestheI-LMModelFitPostwarU.S.Data?[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2).[6] 任碧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J].中国经济问题,2009(3).
ResearchofDynamicEffectofMonetaryPolicyandFiscalPolicyonSVARModel
HUZong yi,LIUYi wen
(CollegeofFinanceandStatistics,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79,China)
Abstract:Monetarypolicyandfiscalpolicyarethetwofundamentalpoliciestocontrolthemacroeconomicinthenation.ByadoptingStructuralVectorAutoregressionModel(SVAR)andintroducingfivevariableswhichapartreflectproduction,rateofinflation,monetarypolicy,fiscalrevenue,fiscalexpenditure,simultaneousequationsaresetuptoanalyzethechangesoftransmissionmechanismofmonetarypolicyandfiscalpolicy.Theresultshowsthatfrom2002,theeffectofmonetarypolicyonregulatingthemacroeconomicoperationisstronggerthantheeffectoffiscalpolicy.ThistwopolicieswillmakeanimpactontheDomesticdemandtoacertaindegreeandcomparativelyspeaking,themonetarypolicywillaffectthepricefluctuatesmoreobviously.Atthesametime,enhancingthefiscalexpenditurewillproduceapositiveinfluencetothemoneysupply.
Keywords:monetarypolicy;fiscalpolicy;SVARmodel
(责任编辑:郭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