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一、各章重点
在讲各章重点前,先理一理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哲学引论》共分七章和结束语。第一章哲学总论主要介绍哲学的含义、哲学的产生和演变、哲学的问题、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与语词的关系、哲学的价值等问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中西哲学史,从史的角度介绍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国哲学史主要分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四个阶段;西方哲学史主要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四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宇宙观、本体论、认识论。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介绍哲学的问题,包括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主要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第七章主要介绍当代哲学,中国的当代哲学就是新儒学,西方的当代哲学就是解释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结束语,中西哲学的会通与发展。
第一章哲学总论。本章重点是哲学的产生和演变,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哲学的性质和特点,哲学的价值和作用。
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从逻辑上看,它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和沉思。
哲学与科学具有特殊的渊源关系,在早期,两者是一个东西,从苏格拉底之后,开始出现分离,但两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哲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属于理论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属于实践哲学。
从方法论层面来分析,哲学是一种关于实在的研究;是一种关于辨明性的研究;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
哲学具有思想探索性特征:表现为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表现为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哲学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在哲学为人类生活和人类实践指示理想目标;为科学研究和日常思考提供分析基础;为精神文化和思想理论提供批判根据。
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本章重点主要集中在与中西哲学发展历程有关的那些历史阶段、理论形态和哲学家的识记和理解上。
中国哲学史重点是先秦哲学和宋明理学。
先秦哲学重点是儒家、道家和法家,儒学可归结为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仁学” 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以孝来解释仁;以礼来解释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以及君子人格。在唐代中期,儒学自觉吸收佛教思想的合理成分,形成了韩愈的“道统说”和李翱的“复性说”;道家侧重于探讨宇宙观和人生观问题,倡导“无为”和“逍遥”,提出和论证了“道”这个概念,“道”是它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在政治观上主张法术势,哲学认识论上,提出了“参验说”。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形式,主要有道学、心学和气学三种形态。主要特点是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西方哲学史重点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思想和观点。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观点;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和“灵魂回忆说”;亚里斯多德第一次明确地将“是者”确定为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并对“是”进行了逻辑分析;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贝克莱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念”、“我思故我在”和“二元论”思想;休谟和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两个代表人物;黑格尔的核心概念是“绝对精神”。
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中西哲学的交流与碰撞中,出现了天学和理学之争、天学和佛学之争、礼仪之争。中国哲学对法国的哲学家培尔、马勒朗士和伏尔泰,对德国莱布尼茨产生过影响。在中西哲学的交流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从1949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
第三章形而上学。本章重点是本体论和自我论,重点概念是“是者”、“在者”、“是论”、“在论”、心理事件、物理事件。
本体论在哲学领域中的地位很高,无论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以及其他任何哲学门类,都有某种本体论作为它们的基础,大致指示着其发展方向并规范着其研究内容。自我论实际上就是人学本体论。从“是”这个角度来说,本体论也可叫“是论”;从“在”这个角度来理解,本体论也可以叫“存在论”。“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在”是语言的语言界限。“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也是本体论之为本体论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在论”同样是本体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心理事件表现为意识性的经验或体验、感受,属主观性的东西;物理事件则表现为一个空间上的和时间上的过程,属物质性的东西,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具有本质区别。
第四章认识论。传统认识论中,重点是经验论、唯理论、批判论,重点概念是经验、理性、分析判断、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现代认识论中,重点是观念论、实在论和分析哲学。中国认识论重点是道家认识论。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在传统认识论研究中,首先关注的是认识路线问题:是以经验为认识的根据,还是以理性作为认识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构成了传统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涵。
理性:在直观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大致可分为感知、内省和直觉。
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人;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来自经验;认为经验提供的知识具有可靠性;他们并不否认经验需借助逻辑推理才能形成“共相”或与共相相类似的一般概念或普遍原理,但坚持认为推理本身不过是经验的一种结果。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依存理性的,主张认识的先天性;他们并不否认认识中感觉经验因素的存在;他们自觉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哲学思考,运用怀疑方法来考察与认识相关的所有知识。
批判论是一种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对立,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对经验和理性的认识作用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认识理论,即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康德提出了分析判断、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三个概念,分析判断不能带来新知识,是独立于经验的。综合判断能带来新知识,综合判断是经验的。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增加知识的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
观念论是把观念作为认识对象加以研究的认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关于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论。
实在论就是关于实在的一般理论。实在既是相对现象的概念,又是相对观念的概念。在实在论看来,实在是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性,是独立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于主体或主体知觉、观念而存在的东西,实在不能由现象决定,实在永远超出我们从现象出发所做的一切探究努力的范围。
分析哲学就是认为语言是哲学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全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哲学的基本方法就是语言分析,而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分析弄清楚包括日常语言、哲学语言等在内的各种语言的意义。分析哲学实际上已经开始“语言的转向”了。
道家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路径有为道和为学,体道的方式有坐忘和心斋,认识具有局限性。
第四章伦理学。重点是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重点概念是“是”与“应当”、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等概念、利己主义、功利主义、非结果论中的圣谕论和义务论。应用伦理学中重点是能够用有关伦理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自卫等问题。
“是”是指 “人们实际做了什么”,是一个事实判断,是认识论的问题,而“应当”是指“人们应当做什么”,是一个道德判断,是道德研究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在做之前要想一想。道德是一个“实现”的概念,道德只存在于人的行为和行动中。事实判断指那些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事情、事件、事态所作的陈述。价值判断指对某事物在性质上是不是善的、好的、应给予肯定的所作的陈述。价值判断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影响选择、确定价值的因素有持久性、幸福性、卓越性、建设性、自主性五个因素。
把伦理学当作一种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来看待就是道德哲学,道德哲学是一种关于义务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哲学研究。从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所持的看法来看,伦理学又分为结果论伦理学和非结果论伦理学。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就是结果论伦理学的两种理论形式。利己主义认为,如果人们想要达到道德,他们就必须假定自己的行为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强调利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信条,把行为的利己取向视为天经地义。功利主义则认为,如果我们想要达到道德,我们就应当假定自己的行为是能够为与这种行为有关的各方带来益处。功利主义又分为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两种。圣谕论和义务论则是非结果论伦理学的理论形式。圣谕论又分“经典派” 圣谕论和“人性派” 圣谕论两种。
应用伦理学就是把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道德决定的伦理学理论。
第六章美学。重点是美学总论、艺术理论和中国美学的特点,主要有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审美的客观论和主观论、休谟和康德的美学思想、分析哲学的美学思想、几种艺术定义。
审美体验是指审美活动中人的精神通过感官而与客体形式或结构之间建立起来的某种愉悦性欣赏联系,有审美体验的“内容倾向型”定义和审美体验的“影响倾向型”定义两种。审美判断是指在一定的审美活动中,一个人所作的关于某个事物美的判断,即意味着要对一个事物究竟是美还是不美作出意识上的判断,有两个特点,即它要有判断的条件和不受规则的约束,规则对人的审美判断不发生作用。
审美的客观论认为事物的美是由客观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是一种与主体意识无关的东西,审美客观论是与理性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的主观论认为美不是起源于事物的属性,而是起源于人的心灵,是一个主观概念,否认存在普遍一致的审美判断。审美主观论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休谟否认有先天的一般观念的存在,他推动了美学客观论向主观论的转化,康德在他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对审美判断的客观性进行了论证。
当代的美学观中最有影响的是分析美学流派。他们从自己的分析哲学前提出发,对客观论美学的基础进行逻辑和语言上的分析,由此否定了美是客观的这一传统形而上学美学观念,得出了与休谟殊途同归的美学观。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西方的美学是知识型、逻辑型美学,而中国美学是直觉型、顿悟型美学,具有观照超验和经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特有方式。中国美学在审美实践上,表现为“意境”这个概念的创造和运用。意境就是意义之境,凡是与人的审美判断有关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都是统虚实、合有无的特点。
艺术哲学是对艺术的维度和定义、艺术作品的美学特质、以及艺术理论的美学建构等与艺术有关的内容进行专门研究的学问。艺术是什么?当代艺术哲学中,比较有影响的几种艺术定义是家族相似论、惯例论和意识形式论。
第七章当代哲学。重点是解释学、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主要是狄尔泰、伽达默尔、哈贝马斯解释学观点的异同;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哲学的特点。
解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翻译、解释的学问,即关于“寓意解释”的理论,是关于理解与存在关系的哲学理论。
狄尔泰反对把人文科学向自然科学趋同或靠拢的实证主义做法,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人文科学得以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基础,建立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人文科学;他认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解释学的方法,狄尔泰的解释学理论没有超出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属于传统的解释学的范畴。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一种本体论的解释学,他认为哲学解释学就是探讨人的一切理解活动之所以可能的基本条件。
哈贝马斯同意狄尔泰把解释学的方法看作是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但他把解释学中的理解看作是基于交往联系的一种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既是一种经验交流,更是一种已在日常语言中形成某种固定意义的两种思想框架之间的对话或沟通;他认为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批判运动;他的解释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学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他的解释学方法是为了满足“社会批判”或“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而阐发的。
新儒学是在吸收西洋哲学精髓的基础上,弘扬、发掘、重建传统儒学的一种儒学形态。
梁漱溟创造了“意欲”概念,把世界文化分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三种模式,并认为解决中国文化危机的正确途径是:排斥印度文化;全盘承受而又根本改造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与儒家文化在现实的时空点上相结合。熊十力借助《周易》和唯识学的方法来重建儒学,而冯友兰则借助西方的新实在论和程朱理学的方法来重建儒学。牟宗三则会通中西,圆融古今,完成了对中国儒学的创造性重建,建立了庞大的缜密的哲学体系即道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提出了儒学三期说和“三统”说。
后现代主义哲学从理论风格看,它具有激进的反传统倾向;从理论形式看,它立足于现代哲学“语言的转向”来阐明自己的哲学主张;从理论特征看,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是利奥塔、福柯和德里达。
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中西哲学的会通和发展。重点是中西哲学的区别,主要有产生背景、理论体系、话语形式和逻辑特征等方面的不同。
从历史上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下独立发展起来,这就造成了两种哲学在话语形式和逻辑特征方面的重大差别。西方哲学主要围绕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展开自己的历程,而中国哲学则围绕道德建立道德形而上的真理范畴而展开自己的历程。自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以来,中西哲学的会通就一直是中国学者热烈谈论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中西哲学会越来越相互吸收、会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期末考试形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期末考试题型
本课程试卷题型分为四种:填空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题。其中,填空题20道小题、辨析题5道小题、简答题5道小题、分析题1道。各类题型的分数比例分别为:填空题占20%,辨析题占30%,简答题占30 %,分析题占20%。
四、解题技巧
由于本课程是开卷考试,根据以往的惯例,很多人一拿到题目就去找书,但本课程的教材《哲学引论》在编写体例上,更多的像专著,有些问题又没有概括性的结论和概括性的句子,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往往写很多,完全照抄书本,有时候可能还没有抄对。这样,可能时间也会不够,题目不一定做得完。因此,在做题时,要注意解题技巧。这里主要是就“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的解题技巧作一介绍。
首先,要注意审题,明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辨析题”主要是要求理解含义,分清区别,指出特点;“简答题”简要概括回答所问的问题;“分析题”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但要自圆其说。
其次,要注意层次,要点突出。最好是分段或编序来写。尤其是“分析题”,由于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自由发挥,更要强调层次分明,观点鲜明,说理透明。
第三,要注意概括,观点集中。由于是开卷考试,考生往往以为抄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考生要注意概括,在书中找出概括性的句子,用精炼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泛泛而抄,答不中要点,既耽误时间,也不一定得满分。
第四,要“按图索骥”,节约时间。根据题目首先查找教材目录,然后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再确定题目内容所在章节。“分析题”一般在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主要靠考生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实际上,分析题就是一篇小论文,确定观点后,再去组织材料。
五、解题举例
1、辨析题: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答: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在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思潮。
(1)科学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主要流派有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批判理性、逻辑实用主义等;主要观点是:认为哲学想要切实得到发展,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他们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总的来看,批判、改造传统理性,树立和发扬现代性,是科学主义思潮最重要的特征。
(2)人本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主要流派有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格主义、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主要观点有: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哲学家大都采取“非理性”或“反理性”的哲学立场,他们认为,哲学研究必须超出认识论的范围,超出主客观或主客观关系的范围,把对人的理解作为哲学的最高任务。这些是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特征。
2、简答题:简述法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答:(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最著名的是韩非子;经典有《管子》、《法经》、《商君书》、《韩非子》。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2)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在政治观上,主张法、术、势,即法令、权术、政权三者密切结合,以巩固和维护封建君子专制制度;在哲学认识论上,提出了“循明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的“参验说”,即主张以名实是否统一为标准来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强调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互相参照来检验认识的真伪。
(3)其影响:法家是百家争鸣中在事业上取得最大成就的学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秦王朝就是按照法家思想建立起来的。法家的君权专制,惟法是尊而不分贵贱亲疏的非道德主义主张,并不适应中国的宗法社会现实,故在秦亡以后,便趋于瓦解。但他所倡导的刑罚、法治思想则被保留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并与仁爱、德治互为表里,对后来乃至今日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3、分析题: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思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 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求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请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主要是讲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特点和哲学的价值问题。
(1)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普遍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人类最初为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所惊异和迷惑,继而探究
蕉岭电大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哲学引论各章重点与复习
自然现象背后的根本性、普遍性问题,在这探究过程中,人类获得了知识和智慧,哲学得以产生和发展。
(2)哲学是一种思想性的探索活动,具有思想探索性特征。思想的本质是自由的,哲学是一种自由的学术活动,哲学所关注的是事物背后的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的解释和说明。尽管哲学是发展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永恒的,人们至今谈论的仍然是两千多年前支配着创造了最初的理性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思想的那些基本问题。哲学问题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哲学的关键所在是论证和争论,在哲学看来,一切都必须受到质疑和批判。尽管争论未必有结果,但哲学不注重结果,只在乎过程,在论证和争论的过程中,人们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智慧。
(3)哲学的价值是超功利的价值。哲学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它的价值主要不是表现为直接的、经验的和功利的价值,而是表现为抽象的、分析的、超功利的和理想化的价值,表现在为人类生活和人类实践指示理想目标、为学科研究和日常思考提供分析基础、为精神文化和思想理论提供批判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