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联盟若干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时间:2025-04-20

采购联盟若干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博

士论文

采购联盟作为一种中间型组织,能够降低采购成本,降低购买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核心能力互补、知识转移,最终增加企业竞争优势。它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对它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采购联盟为研究对象,以采购联盟的形成与维持为研究主线,对采购联盟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研究。论文结合当前采购联盟的实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结合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及数理模型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1)采购联盟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包括:采购联盟的定义;采购联盟的性质;采购联盟的类型;采购联盟的组织形式和结构;采购联盟与相关组织的比较。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研究,以解决实践中常出现的疑惑:什么是采购联盟?它具有什么性质?有哪些类型和组织形式和结构?与其它组织有什么区别呢?

(2)采购联盟的形成机理分析。分析采购联盟形成的动因、阻碍因素。并用一些管理学、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采购联盟的形成机理。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购联盟为什么能够存在并发展起来?有哪些因素在阻碍采购联盟的形成?

(3)采购联盟的形成决策分析。尽管采购联盟是否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经济因素应是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论文从两个角度分别建立数学模型,比较采购联盟形成前后的相关总利润或相关总成本,最终对采购联盟的形成进行决策。

(4)基于采购联盟的系统优化。建立起供应商与购买者、购买者

与购买者之间4种不同合作情境下的系统优化数学模型。并使用比较分析法对各种情境下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建立起合适的供应链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最终,根据参数设定的不同,建立起四个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推导来实现系统优化。

(5)采购联盟的利益分配。将系统利益分为了供应链合作剩余、联盟合作剩余和综合合作剩余。并分别采用分配方法对这些利益进行分配。特别是用Shapley值法对几种利益类型中最复杂的综合合作剩余进行了分配。最后,针对某种分配方法的局限性,在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因子,并使用它对利益分配进行了修正,使利益分配方案更加公正、公平。

最后论文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工作及研究结果,提出了论文的若干创新点,并对未来的工作给予展望。

文献检索浏览器http:///

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

采购联盟若干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