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健康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健康知识讲座
主讲人:陈远
菌子上市的时节,广大市民要有自我甄别菌类的意识,千万不要吃自己不熟悉的菌子。一般的毒菌都有几个特点:一是外形长的比较鲜艳,通俗点说就是看上去比较漂亮。二是外形就像雨伞一样比较规则,看上去比较好看。三是有毒的菌子基本菌脚上都有图案,有点像裙子上的裙边。四是像这些有毒的菌子,破损掉或者掰开会有浆流出来。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菌子,千万不要采集食用。
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一)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二)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三)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四)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 1 -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二、野生菌加工要求及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不要采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二)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采来或买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无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
(三)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当地群众常食用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四)食用野生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五)食用完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三、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误食有毒菌类。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种。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 2 -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二)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加工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四、菌子中毒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比较轻的胃肠炎型:吃下半个小时到6个小时会 出现恶心、肚子疼、吐、腹泻等症状。
第二种是溶血型:吃下去以后 就会产生溶血,溶血以后就会产生皮肤发黄,小便时会有血或者像浓茶水一样的颜色。
第三种是神经精 神型:吃下一个小时到6个小时出现恶心、吐、腹痛、腹泻慢慢就会产生幻觉,看见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如:看见小矮人在乱跑、看见“鬼”等精神错觉。
第四种叫肝损伤型:一是开始表现的和胃肠炎型一样恶心、 吐、腹痛、腹泻慢慢出现肝损伤转 氨酶升高一般这个潜伏期比较长有些是一两天才会反映出来,这个是最危险最难治的一种慢慢就会产生肝功能衰竭出现昏迷最终导致死亡。
五、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 3 -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求助相关医疗机构。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由家人朋友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食用菌子后,如果自己感觉身体不适,我们可以先自我及时的自救,首先是大量的喝淡盐水然后手抠舌根催吐减少毒性的吸收。第二是最好是把吃的毒菌留样,有利医生进行识别对症下药。第三是要快速的呼救,尽快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救治。采取催吐、洗胃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小结:不吃不熟悉的菌子,不吃加工不到位的菌子,吃菌子时饮食不吃杂,不要多种食用同时一起加工。万一出现不适症状及时自救大量催吐和联系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洗胃等进一步救治。
边江卫生院公卫科
2014年7月20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