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件第五章

发布时间:2024-11-21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第五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一、土壤组成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 松表层。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 间,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土壤是由矿物质、 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水分 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矿物质(质量占固相 总质量的95%~98%) 土壤固相 (占容积的50%) 土壤 有机质和生物(质量 占固相总质量的2%~ 5%)

土壤溶液空隙

空气土壤溶液和空气占土壤总体积的50%, 且二者之间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的状态。

(一) 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由岩石经风化而来的,一般占土 壤固体部分质量的95%~98%。矿物质直接影响土 壤性质,又是植物矿质养分的主要来源,故同土壤 肥力有密切关系。 1.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1)原生矿物质: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被 破碎形成的碎屑,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 (2)次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经过化学风化 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有所 改变。

2.土壤化学组成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八大元素含 量约占96%以上,与岩石中各元素的含量相似。 3.土壤机械组成 指不同大小颗粒(沙砾、粉粒、黏粒)的相对 含量。不同粒径的矿物质颗粒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性 质有很大差异,如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和迁移、 转化能力,有效含水量及保水、保温能力等。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参见表5.1;国际制土壤质地 分类见表5.2。

表5.1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颗粒名称石块 粗砾 细砾 粗沙砾

粒径/mm>10 10~3 3~1 1~0.25

石砾沙砾 粉粒 黏粒

细沙砾粗粉粒 细粉粒 粗黏粒

0.25~0.050.05~0.01 0.01~0.005 0.005~0.001

细黏粒

<0.001

表5.2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各级土粒质量分数/%质地分类 砂土类 壤土类 质地名称 砂土及壤质砂土 黏粒 (<0.002mm) 0~15 粉沙砾 (0.002~0.02mm) 0~15 沙砾 (0.02~2mm) 85~100

砂质壤土 壤土 粉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 黏壤土 粉砂质黏壤土 砂质黏土 壤质黏土 粉砂质黏土 黏土 重黏土

0~15 0~15 0~1515~25 15~25 15~25 25~45 25~45 25~45 45~65 65~100

0~45 35~45 45~1000~30 20~45 45~85 0~20 0~45 45~75 0~35 0~35

55~85 40~55 0~5555~85 30~55 0~40 55~75 10~55 0~30 0~55 0~35

类 别

黏壤土 类

黏土类

(二)土壤有机质 由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及施入土 壤的有机肥料经分解转化逐渐形成,通常可分为 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是土壤 形成的重要 基础,与土壤矿物质共同构成土壤

的固相部分。 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大量营养元素,分解后可提供 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有机质腐解后形成的腐殖质,能把土粒粘结成团 粒结构。这种结构保水、保肥能力强,类似储存 水肥的小仓库,随时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有机质 是微生物的食物,土壤有机质丰富而其他条件又 适宜时,就能促进微生物的旺盛活动。

非腐殖物质:包括糖类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 等)、含氮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磷和有机硫化合物。

腐殖物质:是植物残体中稳定性较大的木质素及 其类似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部分被氧化形成的一 类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芳环结构,苯环周 围连有多种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甲氧基及氨 基等,使之具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络合、缓 冲、氧化还原作用及生理活性等性能。

(三)土壤生物 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 藻类等)及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 对进入 土壤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 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 贡献者。

蚯蚓

放线菌细菌

线虫

图5.1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

(四) 土壤溶液 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溶有土壤中可 溶成分的稀溶液,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降雪、 地表径流、灌溉、地下水。

河流

农田灌溉 雪

雨浅层地下水

图5.2 土壤溶液的来源

(五)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来源于大气、生物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的 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氢气、氮氧化物、二氧

化碳等)。

积水的土壤通气不良,导致对植物的危害,茶

树最忌积水,积水的土壤不应用于种茶树。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一) 吸附性 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 土壤胶体: 无机胶体 有机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对有机污染物(如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和无 机污染物(如Hg2+、Pb2+、Cu2+、Cd2+等重金属离 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或离子交换吸附能力。

(二) 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 pH<4.5为极强酸性土;pH=4.5~5.5为强酸性土; pH>5.5~6.0为酸性土;pH>6.0~6.5为弱酸性土; pH>6.5~7.0为中性土;pH>7.0~7.5为弱碱性土; pH>7.5~8.5为碱性土;pH>8.5~9.5为强碱性土; pH>9.5为极强碱性土。 中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呈东 南酸西北碱的规律。土壤的酸碱性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三) 氧化-还原性因土壤中含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质和有机物 质,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 (Eh)来衡量。

Eh>300mV:氧化体系起主导作

用,土壤处于氧 化状态。Eh<300mV:还原体系起主导作用,土壤处于还 原状态。

三、土壤背景值 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或污染程度的标准。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环境 单元中的一个统计量的特征值。 背景值(地质学):指在各区域正常地质地理 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元素在各类自然体中的 正常含量。 环境科学上: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影响的情况 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 含量。※不同土壤的本底值相差很大 (见下页表5.3)

环境监测课件第五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