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
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乔楠(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0 6 ) 10 3
摘要:能主义翻译理论出现在 2功 0世纪 7 0年代的德国。这一
理论不仅吸取了传统译论中的精髓,突破了其制约,创的又独
视角和方法令人赞叹,一新的译学流派为整个翻译界做出了巨这 大贡献。本文将着重论述功能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关键词:能主义翻译;功目的论;本类型;诚理论文忠中国分类号: 09 H 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7 2 1( 0 0 0 0 0 0 1 3— 1 1 2 1 )4— 19— 2 6翻译目的学派,一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功能学派,自 7 这是 0年代以来在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翻译学派中,有代表性的。这一最学派是 2 0世纪 7 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弗米尔,作为它的创始人,
于 17 9 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EnR h e u ieag— ( i am nfr n l e e lme eTas t nter )文中,对语言学派等各种重形式的 i rnli s oi一 n ao h e针翻译理论的薄弱环节,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率 的理论后,名学者赖斯立即给予了支持和合作,下来该理论 著接又得到他们二人弟子或追随者如诺德 ( hiae N r )安曼 C ri od, tn ( rrt mm n,思 (ui eH ue,尼格 ( asH ng的 Ma e A a )豪 g Jl n o s)荷 a H n o i)支持,而发展成为现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这一翻译流派。进
1功能翻译学派的主要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一方面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阐释了翻译中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翻译,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这一观点进行 即了扩展,进而涉及到翻译行为这一概念。对等原则在功能派与语言学派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去甚远。功能派只将对等原则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而语言学派却将其定位为其翻译理论的基础。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 体系,符合翻译实践。研究功能翻译理论,德国学术界
固有 更是的传统,名的学者赖斯 ( ahr aR i )弗米尔 ( a s e—著 K tai es、 n s H n.V r m e)曼特瑞 (ut oz n ai、德 ( hi i eN r )其代 er、 Js H l a Mat r)诺 t C r t n od为 sa表人物,并在功能派的创建和发展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下面将一一论述他们在功能翻译的主要学术理论。 ( )米尔的目的论 1弗作为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斯 -弗米尔 汉 ( as e e)期致力于语言和翻译的研究,表的译学作 H n.V r r长 me发
据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目标文本的功能是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功能也就是目的,决定这一目的的这而则是翻译发起者 (客户或委托人 )与此同时,户或委托人即。客要求目标文本达到的目的,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目标文本的使用者 (读者或听者 )以及其所在环境和文化背景。再有,即,根据上述翻译本身是一种行动,是行动,必然有其在目的支配既就下产生的结果。翻译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是“品” t nl u 译 (r s tm; a a t nl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目标文本。前瞻式翻译观与传统译 r st, a a论的后瞻式翻译观大相径庭,者倾向于源文本,翻译中易于后在采用规范性策略。 根据弗米尔的观点,译者的特定目的来说,文本是翻译从源委托的一个组成因素,是影响最终译品形成的诸多因素的基也础,源文本的措辞对翻译的重要性来说是第二位的。译者作为但翻译活动的组织者和进行者,要根据具体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决定源文本在翻译行动中占据何种地位。一般情况下,文本面源向其所在的源文化,目标文本面向其所在的目标文化,者的内两容,构不一,结目的也可能不一,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而分,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中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在翻译行动中在仅仅变换源语符或者把源语符迁移到目标语中,不可行的。是 当然,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也可能存在“文连贯” i e—源互 (n r t t ta
ch r c )即: e ul oe n e,两者相同或相似。这主要取决于翻译的目 x e 的。翻译的目的可以是模仿源文本的句法或文本结构,而出现进与原文本对等的目标文本。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译目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意义:翻 1翻译过程,即翻译过程的目的;亦 2翻译结果,即译品 (rn—亦 t s a l u的功能;译方式,即所用方式的意图。 a m) t 3翻亦 ( )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2赖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的撒琳娜 斯 ( a aia赖 Kt r h n R i )在大学长期从事着翻译研究与教学的工作,弗米尔一 es, s像样,力于翻译事业,有《致著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以及与汉斯 米尔合作的《弗翻译理论基础》等等。赖斯在她的论文和评述中鲜明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理论。
品主要包括《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翻译教学法》,关于翻译《《理论》,论目的与翻译委托》,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委托》《《《,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是不再问什么叫翻译学的时候了》《 等。其中《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可谓目的论的奠基文献。弗米尔透过这些著作所论述的理论观点如下: 翻译是人类具体形式的行动,所周知,行动必有目的驱 众凡使,因此翻译亦有目的。换言之,从事何种翻译行动之前,译者首要明确的是翻译的目的为何,则,一行动无法进行。这便是 否这前瞻式翻译观,目的论的支配下,瞻式翻译观把立足点放在在前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来决定翻译的方式策略。也就是说, 根
总体而言,赖斯的基本理念与弗米尔是一致的。她认为目标文本应该与其所在的目标语境中的要求,需的翻译目的和文本所功能保持一致。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言行为,的原则有二:目 1 互动由目的决定;目的随着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因此, 2翻译应该采取灵活的态度,适时选取翻译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功能和目的,翻译行动是否成功的重是要标准,考
虑到译作在多大程度上被使用者所接受,目标文要和化的读者和听者产生多大的共鸣,多大程度上和译者的情景相在关,目标文本是否导致了任何意义或形式上的反叛。看 无论在同一语言内,亦或是不同语言间,际中的信息走失交是在所难免的,一论断来自信息论的观点。语际翻译更是如这此。赖斯把这种信息改变划分为“有意改变”“和无意改变”。无意改变源于语言本身存在的结构差异或者翻译从事者个人专业能力上的差异,意改变则是译者根据目标文本目的与源文本不有文学界 .19. 0
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
语言研究
文学界同而特意安排的。赖斯从功能学派的角度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阶段 ( hs f nl i和再次语言表现阶段 ( hs fee az— p ae ay s oa s ) p ae vr la or b i tn。首先是分析阶段( hs f nl i, i ) o p aeo aa s )翻译从事者可以三方 ys面人手,确定源文本所具有的功能:来一是确定原文的功能类别 (et t e, t—y )源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 (nom tet e、 x p i r av p )表情型 f i y文本 (xrsi p )还是运作型文本 ( pr i ye;是确 epes et e、 v y oeav tp )二 te原文接受者之间交际时的背景”而所谓“具”指“;工是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译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做。
“具翻译”调译语文化,在表达“文发送者与译文接工强重原受者之间新的交际情景下的互动”。
2意义与争议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出现,于翻译理论界而言,同为其注对如入了新的血液。早在 2 0世纪 7 O年代,等理论盛行于世,此对在环境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不仅延续了传统译论中积极的东西,而且打破了当下对等理论的束缚,以其独到的“目 的论”为总则,重新定位了翻译活动与源文本的关系,行为理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放入翻译活动中,出了全新的视角来解析提翻译活动。 在功能派之前的传统翻译理论中,源文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行翻译活动的唯一标准,定其质量的好坏。而这一观是决
点在功能学派理论中,彻底颠覆,“目的论”准则的功能被以为观,翻译目的和忠诚准则作为标准,将取代了源文本的位置。功能派的观点,译是一种行动,翻皆有一定的目的,文是否忠实于译和如何忠实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传统译论中居于首要位置的对等或忠实要服从于翻译的目的或功能,可促使翻译批评摆脱无休止的“译”“直和意译”争,翻译过程中为满足翻译目之使
定源文本的体裁 (et aiy, t r t)是否属于超越个体 (u e d i— xv e sp r ni d i v u1的言语或写作行为, a)如告示、社会新闻、品说明书等。三是产分析语言风格,也就是对与选择语言搭配方式,言符号等方面语的关注。这是翻译过程中的分析阶段。其次,便是再次语言表现阶段 ( hs vra zt n,这一阶段,者需要考虑到目标 paeo r eb i i )在 f e l ao译文化中的特定情境,根据这一特定情境,目标文本要满足的功能和目的,在信息迁移和转换中采取适当的策略,信息的走失尽将
可能降低,以达到语言的再现。 赖斯在对等这一翻译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指出应该从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源文本对等,这样的目 标文本是比较理想的。而且对于以源文本为中心的翻译对等理论并没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但是经过实践,赖斯总结出在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在有些方面是不可能对等的,过于追求,而达不反到效果。于是她认为,有时因特殊需要,目标文本的功能会与源文本不同,这时应该考虑的就不是对等原则,而应该是目标文本的功能特征。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如何看待翻译的对等问在题上,相对弗米尔及典型的目的论而言,赖斯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
对于翻译批评,赖斯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相对于之前的理论更显合理。她的观点如下:当的翻译批评观,该一概而论,正不 而是根据翻译中的取向问题来评判。一是以目的为取向的翻译, 那么功能类别中引出的标准可以用来对其进行评判,同时考虑到特定目标文化的特定读者和听者来调整方法;一是以文本为取向的翻译,那么就应该根据适合其文本功能的相应标准来对它进行评论。值得注意的是,翻译过程中,受到
翻译者的自身能力,在会 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对译作也自然会有一定影响,这些主观因素需要考虑在内,这样才能使翻译批评客观,正。公 () 3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克里斯蒂安 诺德 ( hii eN r)德国翻译目的, C r t od, sa n即功能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同样致力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并且是加强翻译研究国际合作的主要倡导者。19 9 1年出版的《翻译中的文本分析》 Tx A ( et— n yi i Tas tn和 19 l sn a s rnli ) 9 7年出版的《译即目的型活动一功 ao翻
的或译文社会功能而进行的适度的结构调整、形象替换以及局部增删具有合理性。 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的论”主导,具忠诚原则及其他目为兼特定原则,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理论体系,其更具有广泛性和使实践的操作意义。按照功能加忠诚原则,文应以目标语中的预 译期功能为基准,以分析原文为基础,采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与传统单一的对等理论相比,能派翻译观更具有包容性和实用性。功 在看到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诸多优点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其缺点。功能学派翻译观经常受到的批评是:面强调词语用法 1片 (而完全否认词本身的指称意义,即语言学派的主张 )难免陷入“工具论”即将词语与工具等同;, 2功能派的译语取向论忽视了 S T意义的丰富内涵和 S T的多功能性,损于翻译的本体性意 L L有义,总之, T用 L目的来框囿 S L的意涵是削足适履;能学派将 3功翻译与翻译的变体或“摘译” t nl i r f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r s t nbi ) a ao e了,异于取消了翻译。无
3结语用当下的视角来看德国功能主义翻译观,可以将其视为是语言学和哲学上的功能主义思想在翻译中的应用,一条新途径是然而,既是理论,然有其不足之处,能解决翻译中所有的问必不题。所以,要译者在日益的研究和实践中,已有理论的基础需在上,不断探索、发展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能翻译理论诠释》 Tas tna u oe l cit F ntnl ( r li saP r sf t i- u co a n ao p
u A vy i A poce xli d都是她的代表论著。 prah s pa e ) E n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创造者便是诺德,她将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特的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翻译中“实翻译并纪 (ou et yt nl i ) dcm na r s t n”和“具翻译 ( isu n lt nl r a ao工 nt met r s— r a a a
tn” i )。首先, o忠诚(1yl )指的是的译文目的必须与原作者的 oay t意图一致 (1 a ym asta t gtet roesol ecm a— o l en t a e t p p s hudb o pt yt h r xu i b i r ia ato’ t tn。换言之,翻译过程中, h wt oinl u rSi e i ) h g h nno在作为 译者既要考虑到读者的要求,时不能扭曲原作者的意图,做 同要好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工作。其次,需要明确的是对等论中的“忠实” i ei ) (f ly和诺德的忠诚理论存在本质的区别, d t前者指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个人范畴的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诺德的另外一个理论,即前文提到的翻译中“实翻译 (o—纪 dc u et yt nli )和“具翻译 ( isu et rnltn” m n r r s tn” a a ao工 nt m n lt s i )。 r a a ao所谓“纪实”是指“为译语文化的读者如实记录原文化交际互动的背景”纪实翻译”调原语文化,在“现原文发送者同。“强重再 10 1文学界
参考文献:[]刘宓庆《 1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 05
[]谭载喜《 2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 20 04[]李文革《 3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4
[]《 4翻译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94]《当代德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 03 (乔楠( 96 ), 18一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