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B统考模拟试题2
时间:2025-04-07
时间:2025-04-07
大学语文B统考模拟试题2
《大学语文B》统考模拟试题2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分)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2.“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
3.20世纪40年代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著名长篇小说有丁玲的《
波的《 》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宋玉的代表作是( )。
A.《九章》B.《九歌》
C.《九辩》D.《天问》
2.先秦时期最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作品是( )。
A.《老子》B.《庄子》
C.《孟子》D.《荀子》
3.《尝试集》的作者是( )。
A.闻一多B.徐志摩
C.胡适D.冯雪峰
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新月派
2.程甲本
3.报告文学
》、周立
大学语文B统考模拟试题2
四、文言文翻译(共15分)
1.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
2.解释文中画线字词(每个1分,共4分)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汉书·苏武传》)
五、简答与默写(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灯光”的象征意味与抒情氛围。
2.简释《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3.默写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六、论述题(共15分)
郭沫若诗歌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新诗的贡献。
七、作文(共40分)
以《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
大学语文B统考模拟试题2
参考答案:
1. (1) 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
(2) 郑光祖;白朴
(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
2. (1)C (2) B (3) C
3.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答出相关要点,酌情给分】
(1) 新月派:1926年,围绕北京《晨报》的《诗镌》,集合了一批立志要
为新诗创格律的诗人,(1分)其中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1分)他们随后还创办了《新月》和《诗刊》,“新月派”由此得名。(1分)
(2) 程甲本:《红楼梦》最初以八十回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行,本名
《石头记》。(1分)高鹗和程伟元增补后四十回,书名《红楼梦》,通称“程甲本”。(2分)
(3)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现代散文史上崭新的文体,是现代传播事业
的产物。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是瞿秋白的《俄乡纪程》。(1分)“报告文学”这一名称正式由外国传入,并取得极大进展,是在30年代。(1分)报告文学非常有效地将通讯报道、人物特写、形势分析及叙事散文融合起来,成为一种信息量极大的新型散文文体。(1分)
4.文言文翻译(共15分)
(1)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取得教训。内心困窘,思虑阻塞,而后方能有所
作为。表征于脸色,兴发于声音,而后才能被人了解。在国内没有尊重法度的大臣和辅弼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忧患,这样的国家一定会衰亡。
【每个文言分句的翻译为一分,共11分】
(2) 治:审理。
发:泄露。
状:情况。
及:连及。
【每词一分】
5.简答与默写(每题5分,共15分)
【第1、2小题大意一致,酌情给分,不要求完全与答案相同】
(1)“灯光”是全文的核心意象。作者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1分)分别象征了昏昏欲睡、了无生气的旧家庭的命运,对被旧家庭葬送而无缘再见的姐姐的思念,作者追求新的生活、新的理想的心理动力。(1分)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整体。(1分)现实中的姐姐在与爱尔克姐姐的重叠中,姐弟之情变成了终其一生的守候,(1分)变成了绕梁多年、挥之不散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带着永远遗憾的传说,使这篇散文中的忆旧充满了独具一格的
大学语文B统考模拟试题2
抒情氛围。(1分)
(2)赋、比、兴的含义,按照宋代学者朱熹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分)赋就是铺陈叙述,雅诗、颂诗多用这种手法。(1分)比就是譬喻,诗中运用譬喻,从而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1分)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的开头,是诗歌一种特别的开端。(1分)《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1分)
(3)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此处隐藏:4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第四章-果树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