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的基本原理(18)

时间:2025-04-27

热浸镀锌的基本原理

4.1 对铁损ΔW(即铁的溶解量)的影响

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通常用浸镀时的铁损作为铁-锌反应速率的体现。铁损包括铁-锌反应形成合金相的铁和漂移至锌渣中的铁两部分,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生成的合金层是连续致密的,当温度超过490℃时,铁锌反映加剧,ζ相是不连续的,500℃ζ相消失,锌液直接与δ相接触反应,其生成物是以破碎的形态存在的。在540~560℃反应又趋于平缓,生成致密的合金层。所以普遍认为锌液温度超过480℃,锌对铁的侵蚀过程较快,将浸镀温度控制在475℃以内,这对延长钢制锌锅的使用寿命是十分必要的。

4.2 对铁-锌合金层成长速率的影响

当浸镀温度达到490℃时,ζ相层在锌液温度中的溶解加速,ζ相层呈现不完整状态,从而使ζ相晶核的生成与相层的成长减缓。此时,锌液的流动性也提高了,所以合金层厚度与纯锌层厚度都呈现下降趋势;如果继续延长浸镀时间就会发生以下变化:ζ相层全部溶解,δ相层可以直接从锌液中获取锌原子,从而δ相层得以快速增长,铁锌合金层厚度随时间的延长继续增加。浸镀温度与时间对合金层厚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对镇静钢来说,延长浸镀时间对铁损和镀层厚度的增加程度就更为明显了。故在生产实践中,应当尽量缩短浸镀时间。

  

             

热浸镀锌的基本原理(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