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机理与生产特征(6)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机理与生产特征
沁南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机理与生产特征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兴隆, 赵益忠, 吴桐, WANG Xinglong, ZHAO Yizhong, WU Tong
王兴隆,WANG Xinglong(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3), 赵益忠,ZHAO Yizhong(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吴桐,WU Tong(中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01)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2009,37(5)0次
参考文献(5条)
1.何伟钢 煤层气井排采历史地质分析 2003(03)
2.傅雪海.秦勇.姜波 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 2004(05)3.王红岩 煤层气吸附特征研究 1997(zk)
4.冯三利.叶建平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2003(15)5.苏现波.张丽萍 煤层气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2002(04)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叶建平.吴建光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潘河先导性试验项目的进展和启示 2006
潘河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先期仅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100口井的钻井和完井、40口井的压裂,完成了地面集输工程建设,并投入商业化生产.地面集输工程包括:单井井场工艺流程和4套阀组;集气站一座,日增压处理80000m3;供气站一座,日压缩80000m3;燃气发电站一座,日发电2175kW,输气管线总计约41km.自动传输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一套,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初期排采生产结果显示,单井产气量高,单井套压高,产水量低.单井平均产气量达到2000m3/d,单井最高产量7434m3/d,产水量平均7m3/d.本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生产能力.
潘河项目在地质和储层研究、工程部署、井网优化、钻井完井技术、增产改造技术、排采技术、煤层气田集输技术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采用的空气钻井技术、氮气泡沫压裂技术、煤层气田集输技术、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等属于国内领先的技术,多项技术成果具有高度的创新性,成为潘河项目建设过程中耀眼的光辉.它将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密切结合,成为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典范.潘河项目的成功建设和投产,使公司从煤层气勘探阶段步入开发阶段,也成为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
2.期刊论文 张建国.苗耀.李梦溪.张君庭.张玲彦 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以樊庄区块水平井开发示范工程为例 -中国石油勘探2010,15(2)
多分支水平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煤层气开发新技术,从沁水盆地南部已实施的60多口水平井开发效果来看,单井产量差异较大.以华北油田在樊庄区块水平井开发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单井地质条件、钻井工程和排采控制3个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煤层含气量高低、钻井进尺多少、分支展布是否合理,以及排采过程的连续性是影响煤层气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地质条件优化井位部署和分支轨迹设计,水平分支的钻井过程注重储层保护,是煤层气水平井实现高产的重要保障.
3.期刊论文 孙强.孙建平.张健.侯岩波 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 -中国煤炭地质2010,22(6)
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开发示范工程》成果为依据,以以往的地质勘查及研究成果为参考,对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南部柿庄南区块构造简单,煤变质程度高、煤层厚度大、埋深适中而且分布稳定,有利于煤层气生成,煤层吸附能力较强,储层渗透率较好,煤层气保存条件好,是沁南煤层气勘探开发最有利区块之一.开发利用该区块煤层气资源,可有效改善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降低后期煤炭开发风险,具有非常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4.会议论文 王国强 影响煤层气井生产特征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地区为例 2008
煤层气井的生产,不同的井之间以及单井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生产特征,这些特征受各种不同因素的控制."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先导性试验项目"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地区,其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井网于2005年进了整体压裂改造后,转入生产排采阶段,形成了国内第一个经过大面积整体改造,并且可以进行单井、单层计量的煤层气生产试验示范区.截至2008年5月,井网整体排采已经进行了30个月左右.通过单井详细监测及跟踪研究,发现井网内各井主要呈现出两种典型的生产特征,即:"中高产→低产→高产","中高产→高产".本文就以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地区为例,对影响煤层气井生产特征的关键因素进行阐述及分析.
5.期刊论文 白建梅.秦义.石惠宁.樊彬.程浩.王胜利.BAI Jianmei.QIN Yi.SHI Huining.FAN Bin.CHENG Hao.WANG Shengli 沁水盆地煤储层应力敏感分析及工艺对策 -石油钻采工艺2009,31(4)
随着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开发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研究最基础的储层伤害机理着手,对沁水3#煤岩开展了应力敏感性、驱替压差实验,结果表明每口井有一个压降临界值,不同井的临界值不同.生产压差的控制非常关键,超过临界值以后生产压差越大渗透率越低.针对影响煤层气解吸的关键参数,开展了排采控制技术研究,应用自动闭环控制技术实现了井底 …… 此处隐藏:20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