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三章单元测试试题(2)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⑴图A表示__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___动作。
⑵①表示__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状态,而同时②___________则处于_________ 状态;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相反。
6、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喷洒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的大量繁殖。在有可能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时,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 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⑴ 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 、 、 三部分构成。 ⑵ 在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 属于恒温动物。
⑶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为什么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2分) ⑷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⑸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女士发表了一份震惊全美国的报告,并写了一本名为《 》的书,她向美国总统及国民提出警告:DDT等化学药品的滥用已经引发了生态和健康的灾难,连雀鸟也被毒害,鸟的歌声也听不到,春天变得寂静。
7、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中,中间放一块玻
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 上述实验证明,某些 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 能力。
8、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中,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 上述实验证明,某些 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 能力。
上一篇: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