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沙俄时代民粹主义者米海 洛夫斯基认为,群众是一 串“零”,再多也是零, 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 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 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1
00000000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马克思 恩格斯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 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93第一段)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更有尊严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人民群众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 脑力劳动者。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 D C B A 脑力劳动者(知 识分子)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P93小字):1、人民群众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或英 雄)。 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 时期有不同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 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3、劳动群众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 4、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 国统一的爱国者
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地 位和作用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制造和开动,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 生产…… 想一想: 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 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青岛跨海大桥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 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 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2)《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 《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 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 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实践≠实践经验(认识)
鲁迅:田园诗人陶渊明如 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 穿、住、用,那他就不但 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 只能
饿死在东篱旁,哪里 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陶渊明赏菊
信天游:黄土地带韵的名片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 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 峁、沟壑、赶 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 游,抒发感情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 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 的精神世界。
(3)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 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 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 财富
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辽沈、 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 支前民工就有490多万,支 前粮食就有40多万吨,从 而有力的保证了战役的胜 利。
思考:
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扮演了什么 角色,起了什么作用?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 “分田到户 ” 的“秘密协议”,打破了大锅饭,拉 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极大地调动了农 民的积极性,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思考:
在改革开放中,人民群众扮演了什么角 色,起了什么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 会精神财富的创 造者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 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 提高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出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漫画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在 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的有( ) ①袁隆平的杂交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 ② Google的实用特殊功能,使工作效率提高好几 倍 ③小说《蜗居》近来销量大增 ④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 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B.物质生产产生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 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 …… 此处隐藏:3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公主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