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历年答案分析2005---2011年全部详细答案(6)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考查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对数组的操作。
【解析】 数组是存储于连续存储空间中的相同类型数据的元素组合,通过数组元素下标,
就可以找到存储该数组元素的地址,从而获取该数组元素的值。一般对数组的基本操作是查
找和修改。要注意的是,数组的下标是有序的涉及数组上下界的约束问题,故一般不对数据
进行插入和删除的操作。
●试题答案 (41) D
【考查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C语言的编译工作过程。
【解析】 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编译程序的
工作过程如下: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阶段、语义分析阶段、中间代码生成阶段、代码优化阶
段和目标代码生成阶段。在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阶段,可检测出语法错误。
●试题答案 (42) D (43) C
【考查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编译过程。
【解析】 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
连接程序的功能是把几个可重定位的机器代码文件连接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试题答案 (44) B
【考查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解析】 SQL是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非
过程化语言,属于描述性语言。进行数据操作时,只需指出“做什么”,无需说明“怎么做”,
是典型的非过程式语言。
●试题答案 (45) C
【考查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和函数。
【解析】 fopen是C语言对文件操作的函数,其余三项均是C语言的关键字。
● 试题答案 (46) D
【考查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数组元素地址的计算。
【解析】 根据二维数组存储地址的计算公式:a+(i*n+j)*Len。Len为每个数据元素的长
度,此题取值为4.在公式中的i和j都是针对0开始的数组下标的,此题的i和j是从5
开始的,所以套用公式i和j应分别取值:i-1和j-5。N是第二维的元素的个数,5~15共
11个 ,所以n取11.故将i、j和n分别代入公式得a-64+44i+4j。
● 试题答案 (47) C (48) 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函数调用及返回值。
【解析】当参数a、y以引用调用的方式传递信息时,执行语句a=x+1后,a=3,调用函数
f2,执行语句y=2*y+1后,y=7。因为是引用调用的方式传递,变量y和变量a共享一个地址
单元,所以,a的值为7。执行最后一条语句后,返回值为2*7=14.
当参数a、y以值调用的方式传递信息时,那么,第一条语句执行完后a的值不变,仍
为3,调用函数f2,y的值也不变,仍为7.但函数f2执行的值调用传递,变量y的改变不
会引起变量a的改变。因此,执行语句return a*x后,函数f1的返回值为2*3=6。
●试题答案(49)B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
【解析】选项A:高级语言中有大量的运算符,而且优先级也比较复杂,使用括号可以改善
表达式的清晰性,提高程序的易读性。
选项B:文件的结束应该用文件结束符来判断,使用计数方法比较容易出错,导致判断出现
错误。
选项C:在计算机中一般使用近似值来代替浮点数,产生的误差常会出现误差积累,导致对
浮点数的比较因误差而无法得到准确的比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