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oZo NT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实习报告(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介绍基于VirtuoZo NT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流程
依次将每个小白框围住对应的框标后,框标近似定位成功。选择界面左窗口下的接受按钮。
左影像内定向:
该界面显示了框标自动定位后的状况。可选择界面中间小方块按钮将其对应的框标放大显示于右窗口内,观察小十字丝中心是否对准框标中心,若不满意可进行调整。框标调整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自动方式:选择自动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人工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上、下、左、右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右影像内定向:
与左影像内定向相似,进行右影像的内定向。如果之前做过内定向的,系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左像片的内定向参数(系统在完成左像片的内定向后再启动右像片的内定向),并询问是否重新进行内定向。如果不想再进行内定向,选择否;退出内定向模块,进行相对定向。
(2) 相对定向
每张像片至少要有三个地面控制点,才能进行定向,但实际生产中,控制点数量不能满足定向要求。在内页求解定向所需控制点的过程叫空中三角测量,其本质就是用尽可能少量的地面控制点,在内页加密出每张像片或每个像对所需要的控制点。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采用光束法定向,利用光束法平差未知参数的初值,从而进行高精度定向。在竖直航空摄影或已知倾角近似值的倾斜摄影时,相对定向一般采用迭代解法。但是当不知道倾斜摄影中的倾角近似值以及不知道影像的内方位元素时,则采用相对定向的直接解法。进行模型的相对定向,主要是通过找同名点,来确定两张影像之间的关系。
相对定向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构成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相对方位,恢复摄影时相邻两影像光束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被摄物体的几何模型。其数学模型是相应的摄影光线与基线应满足共面条件,观测值为上下视差。
步骤:
选择菜单 “处理→模型定向→相对定向”;
在影像显示窗口内点击右键,选择“自动相对定向”;
自动相对定向完成后,在定向结果窗口检查同名点的上下视差,如果比较大,则比较大,则把它删除或进行调整;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
(3) 绝对定向
相对定向建立的立体模型,是一个以相对定向中选定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为标准的模型,比例尺也是未知的。要确定立体模型在地面测量坐标系中的正确位置,则需要把模型点的摄影测量坐标转换为地面测量坐标,这一工作需要借助于地面测量坐标为已知值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这个过程称为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所以绝对定向的目的就是将相对定西后求出的摄影测量坐标变换为地面测量坐标。
模型的绝对定向,要求变换前后的坐标系大致相同。而地面测量坐标是左手直角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是右手直角坐标系。因此首先应将点名测量坐标系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绝对定向前,我们要以手工的方式在当前模型的左右影像上准确地定位一些控制点。
一个像对的两张像片有十二个外方位元素,相对定向求得五个相对定向元素后,要恢复像对的绝对位置还要解求七个绝对定向元素,包括模型的旋转、平移和缩放参数。它需要地面控制点来解求。这种坐标变换,在数学上成为三维空间相似变换。
下一篇:ch02计算机史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