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笔记二(童庆炳)(8)
时间:2025-05-04
时间:2025-05-04
第三编,考研党笔记
创造原则。
概念解释
1、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印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又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2、艺术概括
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3、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4、形式创造
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结构、体裁、韵律、表现手法)对内容的外在形态的追求。
艺术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形态,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
问题解答
1、艺术真实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有什么不同?
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化的真实,它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认识或反映生活的主观性、内蕴性、假定性与诗艺性。所谓主观性,指文学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立场上对待客体世界,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在作品中建构的是从属于人的目的及意义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作家对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尽管由于创作主体个性不同,达到的深广度存在着很大差别,但它总是对社会生活深层涵义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艺术真实的内蕴性。在文学创造中,以主观性立场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只能通过虚构假定性情境的方式予以揭示与表现,因而,情境的假定性就成为艺术真实存在的必然形态和基本特征。假定性情境是作家运用艺术手段和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这就使艺术真实成为“诗艺”中生成的真实而具有了诗艺性。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主要在于它的内蕴性和假定性。生活真实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真实,即没有经过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的真实。艺术真实不同于科学真实,主要在于它的主观性和诗艺性。科学真实是致力于认知客观性的真实,它排斥主观因素而追求实证性和精确性。总之,艺术真实同自然状态的生活真实和本质上属于发现的科学真实相区别,它是一种创造的真实。
2、为什么说艺术概括是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中实现的?怎样理解“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艺术概括作为使假定性情境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更大概括意义的途径,只能通过“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去实现。这是因为个别特殊事物的特征是不可重复的,掌握并完整地描述它,不仅能够从“特殊”中显示出“一般”,而且“一般”会因“特殊”而意无穷,从而产生艺术的魅力。相反,从一般概念出发,把个别特殊事物只是作为说明普遍概念的例证,则违背文学创造的规律。
所谓“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并不意味着自然主义地摹写这些事物。文学创造作为一种“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它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