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2)

时间:2025-04-20

大学观后感作文

实、感人,获得1990年的百花奖。记得里面有一位演员在最近电视采访上说过,当时演这部片的时候,当他站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看着这些神似的演员,他以为真的穿越到了1949年。不光是参演的演员被震撼了,而我也被其中朴素且不失宏伟的场面而震撼。

影片以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为开始,让我对这些为国捐躯的士兵们肃然起敬。歌曲《白桦林》中有唱:“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为了祖国的安定,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他们就这样把最后一搏永远保留在了雪地里。共产党们的艰苦朴素,住在简陋的延安窑洞中,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而每一次的胜利,都是中国广大百姓欢歌的日子。相反,想依靠帝国主义进行战斗的国民党方,虽然过的是小资生活,可打仗却是屡战屡败,总裁蒋介石的身心也是每况愈下。国民党内部的一些人也看不到信心,最终还是注定了失败。

毛主席与在中南海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我的心也随着激动起来,充满了期待。当毛主席一行领导人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开展奠基仪式时,念了周总理亲笔写的那首“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震撼心灵的诗。一抔抔黄土,领导人们就这样把祖国的沙土浇在了墓碑上。

影片最后的开国大典,虽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原声和一幅幅历史画面,我之前也接触过,但每一次接触,感动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毛主席激动而振奋人心的那句话,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也回荡在了我的心中。百姓们的笑容便是对毛主席功绩最大的肯定,训练有素的士兵们,也信心满满的为一个全新的中国做好了准备。晚上,北京城上,美丽的烟花绽放,同时,影片插入了战争时炮火的片段,士兵们举枪奔跑,画面在烟花和炮火之间对比变换,让人敬畏之情无限激荡。同时也感到了开国大典的举办,真的很不容易。

毛主席建设了新中国,这个意义到底有多大?

在人类出现之后,经历了漫长的进化,众多的人在一起生活,形成了社会。从最早的氏族,也就是原始社会,到生产力更高的奴隶社会,再到有君王统治着的,更加有秩序的封建社会,都经历了无数先祖的变革与献身。而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已经持续了上千年。安乐的社会看起来似乎可以永远这样下去,但自从有了宇宙,一切万物必将遵循发展的规律。于是,当西方帝国已经迈向工业化时,我国仍然过着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享乐生活。法国的启蒙运动,英国的

1989年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