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国萍-星载SAR立体观测系统界面设计(8)

时间:2025-07-08

去除平地效应,相位解缠,最终生成三维DEM。其中有些步骤可能需要通过迭代来精化处理结果,有些步骤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处理流程如图2.1所示。实际处理时,往往还要一定的地面控制点来计算有关的参数。

下面将对各步进行简要概述:

1) SAR 图像预滤波

由于两幅 SAR 图像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入射角的差异,导致两幅图像存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频谱偏移,预滤波处理可以滤除不重叠的谱段,只留下重叠谱段,提高图像对的相干性。SAR 图像预滤波包括方位向滤波和距离向滤波,一般在SAR 图像粗配准后进行,根据粗配准结果预滤波。若两幅 SAR 图像频谱偏移不大,可以不做滤波处理。

2) SAR 图像配准

由于两幅 SAR 图像成像轨道、视角或时间的偏差,在距离向和方位向都会存在一定的错位和扭曲,生成干涉图之前必须使同一场景的两幅复图像精确地对准,使得复图像对中同一位置的像素对应地表面的同一回波点。完成配准后,主图像和重采样后的辅图像共轭相乘,生成干涉图和相关系数图,干涉图的幅度图可以辅助 DEM 的生成,相关系数图可以作为相位解缠的质量图,指导相位解缠的路径或权值设置。 3) 干涉图滤波

干涉图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地形、时间或基线失相关、热噪声、数据处理噪声等。噪声的存在使得干涉图信噪比降低,从而严重影响相位解缠的精度。最常用干涉图滤波方法有:多视平均法或中值滤波法、自适应滤波算法、圆周期中值滤波法等等。 4)去平地效应

干涉图随距离向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相位变化,它不反映目标的高度变化,称为平地效应。由于平地效应常常会造成干涉条纹过密,给相位解缠带来困难,因此,在相位解缠前,需要先消除平地效应,得到反映地形高度变化的稀疏干涉条纹。 5) 相位解缠

由于复数对相位的周期性,干涉图中各点的相位值只能落入主值的范围内,只是真实相位的主值,要得到反映高程信息的真实相位值,必须对每个相位值加上整数倍,我们把由相位主值得到真实相位值的过程统称为相位解缠。

6) 生成三维 DEM

通过相位解缠得到反映地形高度的真实相位后,根据 InSAR 成像基本原理及坐标转换可得到相应的数字高程图(DEM)。

鹿国萍-星载SAR立体观测系统界面设计(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