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3届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9)
时间:2025-05-04
时间:2025-05-04
⑴亦就是“也”,蕴含了一种无奈(1分):承认山里风光确实好,但和以前的生活环境比有落差。(1分)“亦”字用来含蓄委婉,耐人寻味。(1分)
⑵角度:人的活动,自然风景(2分);手法:动静结合、对比。(2分)
⑶对商山风光的喜爱(1分),劝勉自己不必惆怅(1分),落寞无奈(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⑴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⑶夙兴夜寐 ⑷干戈寥落四周星 ⑸属引凄异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 ⑺逸豫可以亡身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参考答案:选取青山上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描写,远近俯仰,相映成趣;(2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分)具体生动地描绘出青山上明丽轻快、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重获和平的自由自在、欢欣喜悦。(2分)
12.参考答案:人类就像花朵重放一样能够缓慢而坚韧地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开创新的生活;(2分)体现作者对于人类走出战争创伤,重建生活的坚定信念。(2分)
13.参考答案:
战时登山时的恐怖与战后登山的自由、幸福
不少人的忘却与我的永不忘记
纵情讴歌战争的诗歌的优美与多得连高空也盛不下的哀歌的深切诅咒
(每组2分)
14.参考答案:“青山”是作者追求的美好理想的象征,包括和平、自由、美与仁爱;(2分)
“远处的青山”则暗示出人类距离“美与仁爱”甚远的严峻现实;(2分)表达作者对人类不能永离战争的忧虑。(2分)
五、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参考答案:⑴实质:环境保护应首先尊重人类的生存权利,尊重人类的根本利益。(2分)(2)具体而言:保护动物,不应损害人的安全;保护生态,不应妨害人的生存;制定标准、采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状况;保护环境,不应采取极端行为。(每点1分)
16.参考答案:⑴第三段举“贫困山民质疑”之例,借以阐明环境保护首先应考虑人的生存权利; (2)
第四段以“减肥”喻指“环保”,阐明不应强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前减肥”;以“对待鲸鱼的不同态度”喻对待环保的不同态度(每点2分)
17.参考答案:适度控制人口数量不能有悖“人道”;环境保护也应该奉行“人道原则”;即便牺牲某些时期、某些人的局部利益或眼前利益,也应该让人自觉自愿,而非强制。(每点2分)(这里采用了类比的论证方式,使道理更为显豁、明白。)
参考译文:
顺天人马子才,家里世世代代喜好菊花,到了马子才这辈爱得更深了;只要听说有好品种就一定想法买到它,不怕路远。 回家路上,子才遇见一个少年,骑着小毛驴,跟随在一辆华丽的车子后面,生得英俊潇洒,落落大方。就同他谈论起种植菊花的技艺来,马子才十分高兴,说:“我家虽然很穷,但有茅草房可以居住。如果你们不嫌荒陋,就不要再找别的地方了。”陶生快步走到车前同姐姐商量,车里的人掀开帘子说话,原来是个二十来岁的绝世美人,她看着弟弟说:“房屋好坏不在乎,但院子一定要宽敞。”马子才忙替陶生答应了,于是三人一块儿回家。 陶生每天到北院,为马子才管理菊花。那些已经枯了的菊花一经他拨出来再种上,没有不活的。陶生的姐姐小名叫黄英,很会说话,一天,陶生对马子才说:“你家境本来不富裕,我还天天因为吃饭增加知交的负担,长期下去怎么行呢?为今之计,卖菊花也足以谋生。”马子才一向耿直,听了陶生的话,很鄙视地说:“我以为你是一个风流高士,应当能够安于贫困,今天竟说出这样的话,把种菊花的地方作为市场,那是对菊花的侮辱。”陶生笑着说:“自食其力不是贪心,卖花为业不是庸俗;一个人固然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利,但也不必去追求贫穷啊。”马子才没有
上一篇:在体验中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