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执行力到制度设计(完整版)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智猪博弈1 2
解说
笼子里有两只猪,一只大,一只小。笼子很长,一头有 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出口和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在
远离踏板另一头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 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 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假定落下8个单位的食物,踩踏板消耗1个单位的食物。
小猪踩踏板 等待
大猪
踩踏板
5,1
3,4
等待
8,-1
0,0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2
解说
在此博弈中,不论大猪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小猪的最优 策略选择均为“等待”。 而对大猪来说,它的策略必须依赖于小猪的选择。如果 小猪选择等待,大猪的最优策略是“踩踏板”,还能得到3 个单位的净收益(吃到4个单位食物,减去1个单位的踩踏
板成本),否则大猪的净收益为0;如果小猪选择“踩踏板”,大猪的最优策略显然是“等待”,此时净收益为8个 单位。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3
解说这个博弈的均衡解是:大猪选择“踩踏板”,小猪选择
“等待”,这时,大猪和小猪的净收益水平分别为3个单 位和4个单位。
亦即大猪小猪的策略组合:(踩踏板、等待),对应的收益组合:(3,4)。
这是一个“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假定落下8个单位的食物,踩踏板消耗1个单位的食物。
小猪踩踏板 等待
大猪
踩踏板
5,1
3,4
等待
8,-1
0,0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3
案例(大小股东)
股份公司中,股东承担着监督经理的职能,但大小股东 从监督中获得的收益不同,大股东收益明显大于小股东。 因而小股东便会选择不监督,而大股东明明知道小股东要
“搭便车”,但别无选择。这样一来,与智猪博弈一样,从每股净收益(每股收益减去每股分担的监督成本)来看, 小股东要大于大股东。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3
案例(激励机制)
回到智猪博弈中,如果改变一下游戏规则,猪圈里还会 出现“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 规则改变1:减量方案,投食量为原来的一半。 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把 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把食物吃完,所以谁也没有
踩踏板的动力了。正如企业中的激励机制设计,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人人有份,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假定落下4个单位的食物,踩踏板消耗1个单位的食物。
小猪踩踏板 等待
大猪
踩踏板
3,0
-1,4
等待
4,-1
0,0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3
案例(激励机制)
规则改变2:增量方案,投食量为原来的一倍。 结果是:小猪、大猪谁想吃谁就去踩踏板,而一旦发现 对方踩了踏板,自己就“搭便车”,反正对方一次也不会 把食物吃完。这就如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 人人有份,奖金已失去了激励作用,成本高不说,员工的
积极性并不一定高。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假定落下16个单位的食物,踩踏板消耗1个单位的食物。
小猪踩踏板 等待
大猪
踩踏板
11,3
8,7
等待
13,2
0,0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3
案例(激励机制)
规则改变3:减量+移位方案,投食量仅为原来的一半, 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 结果,小猪和大猪都拼命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 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正如企业中,奖励并非人人有份,且与努力程度有关,
既节约了成本,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假定落下4个单位的食物,踩踏板消耗1个单位的食物。
小猪踩踏板 等待
大猪
踩踏板
3,1
4,0
等待
0,4
0,0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智猪博弈重要启示:合理地设置或改变游戏规则,就能 “借用”当事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博弈, “借风使船”,来实现组织的政策意图
和管理目标。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从博弈论到制度设计1 3 2 3 4
囚徒困境
智猪博弈动态博弈 从博弈论到制度设计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从博弈论到制度设计陶瓷业中,坯体在磨制后,还需逐个补水,以消除磨痕、 平滑坯面、除去坯屑,以往这两道工序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
题,只有在上釉或者烧制后才能发现,根本无法厘清责任,扣奖金都不知道该扣谁的,谈何质量控制。怎么办?
2015年8月9日
Tsinghua University
从博弈论到制度设计我们的建议:在瓷业公司人事招聘制度中专门增加一条:
“磨坯工、补水工必须招一对(最好是夫妻)”。让夫妻两个分驻前后工序,“肉烂了,也是在你们自家锅里”。 从此以后,景德镇经常可以 …… 此处隐藏:10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国外交通标志设置技术研究
下一篇:咬文嚼字100个常见错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