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构成导学案第一课时(鹿邑二高生物组(2)

时间:2025-02-22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生物群落和物种丰富度的概念

2.理解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种间关系。

二.重点难点:

深入理解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

四、课堂探究

(一)设疑自探(时间7分钟)

1.群落的概念是什么?群落和种群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物种丰富度的概念是什么?

2.互利共生的概念是什么?互利共生的例子有哪些?画出互利共生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竞争的概念是什么?竞争的例子有哪些?画出竞争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4、捕食的概念是什么?捕食的例子有哪些?画出捕食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在捕食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中如何判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5.寄生的概念是什么?寄生的例子有哪些?画出寄生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二)解疑合探(25分钟)

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和小组内成员发现的有关问题,并准备展示和评价。 展示要求:板书要规范迅速,书写要工整,语言要精练准确。

评价要求:声音要洪亮,教态要自然,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可适当补充。

一、群落的概念及实例判断

群落的概念: 。

1.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 )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

(3)一片草地( ) (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

(三)质疑再探

五.课堂例题讲解

例题1(2009 全国卷Ⅱ)5.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例题2 (2012 大纲)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 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来源:]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

课后巩固练习:

1、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2、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3、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4、2008 全国I)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

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

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

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5、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

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

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

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

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

生物群落的构成导学案第一课时(鹿邑二高生物组(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