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6-05

文化视野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反思

20世纪90年代,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农村教育中掀起一场热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以“撤点并校”为特征的一次教育空间重新划分的运动,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进而推动农村的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实施,农村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有不断回顾过去,反思过去才能更好得继续前行。因此,要在文化视野下来审视这场农村教育运动。

文化视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近年,我国城镇化道路不断发展,这导致大批农民涌入城镇,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子女。这使得农村学校生源骤减,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开始被人们提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按照中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农村学校布局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据统计,2006~2010年,我国农村小学校数累计减少84158所,教学点22143所,合计106301所,每年减少26575所,每天减少约73所,减幅和减速非常之大。可以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是“撤点并校”。然而,大量的撤并学校导致农村学校急剧消失。如果学校撤并的速度依然不减,势必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局面。

学校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伴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洗礼,学校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单一的教育功能。可以说,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对于文化相对贫乏的农村来说,学校代表着文化与教育的象征性空间。因此,农村学校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农村学校大量的撤并对乡村文化无疑是一次重大创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标志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学校不仅是为村民提供教育的场所,而且还被赋予传播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族群情感和认同等职责。因此,学校在村落中,不只是有建筑物的物质功能,更是乡村文化的一种标志。在我国,对于许多偏远山区的村落而言,农村学校往往是村落中唯一带有文化韵味的标志性建筑,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点,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代表。随着学校布局调整,一部分农村学校终结了它的教育功能,当然伴随的还有它的文化功能的淡化直到消失。最终,这些带有文化气息的建筑变成了一座普通的民居,从而失去了乡村文化的标志地位。农村里没有了学校,让这片相对文化贫乏的地方没有了生气,显得更加衰败甚至是落后,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乡村文化的衰落。

其次,文化客体的“不在场”。乡村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经过了代代的传承而得以延续。作为乡村文化的客体主要是指年轻的一代。学校布局调整后,撤并的学校学生不得不到中心学校去上学,甚至还要寄宿在学校。这就意味着作为乡村文化的客体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学校,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环境。而乡村文化的传承需要这些文化继承者们“在村中”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必要条件。学校消失后,乡村文化必然面临失传的局面。

最后,文化载体的流失。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中我们可

文化视野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