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2)
时间:2025-02-25
时间:2025-02-25
帝。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其文亦清峻通脱。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二、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一)曹操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在尔虞我诈的政治争斗中,为获得最后胜利,曹操很明白顺应民心的重要性。他为取得人心,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用尽一切手段,能人所不能。
曹操羽翼未丰时,欲得卫弘相助,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相求助!”卫弘答应。操大喜,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他以大义晓之于卫弘,打着“忠义”的旗帜招兵装大自己的力量[1]。可见他非常洞悉民心并且利用民心的圆滑手腕。
第十六回曹操明明已经意识到刘备是自己日后的劲敌、死对头,是自己日后争天下的极大阻碍,但他总想把刘备留在自己的营垒中,他身边的谋士们多次建议要寻找机会杀掉刘备,程昱谏曰:“刘备终不为人之下,不如早图之。” 操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想争取百姓的民心、士子的忠心固然是曹操作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而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便不肯下辣手,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篇:金属饰面板墙面施工工艺
下一篇:国土廉政微电影剧本